为什么宋代“贵子多来自贫寒之家”?

宋朝享国320年,* * *开榜118,考生人数超过110000人,是唐五代毕业学生总数的10倍以上。其中北宋考生总数约为665,438+0,000人,平均每年录取360人左右。元、明、清三代的进士人数均低于宋代。通过漫长而严格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社会到科举社会,从门阀士大夫到科举士大夫的转变过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高度竞争和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有效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起源于隋,产生于唐,兴盛于宋,清末1905年废止,1300年实行。其中,宋代的科举制度是公认的严格、完备、成熟、有效的。南宋郑樵在《同治》中说“选官不问家世”,即选官不问家世、门第、社会关系,只问考试成绩。那么,宋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又是如何实现“出身贫寒”的呢?

01

唐代的“行卷”与“公荐”

对穷孩子有点不公平。

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不是由当时的考试成绩决定的。不仅候选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声誉、外貌口才非常重要,而且“写论文”和“公开推荐”往往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跑纸”是指考生为了推荐录取,在考前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公推”是指公职人员或大臣向考官推荐人才。

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直很有名,所以他得到了于震公主的推荐,应该被召进京拜翰林。这是推荐的走路方式。白居易的《赋得古送别》、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阿房宫赋》都是家喻户晓的画卷,也都有了自己的姓氏。这是自荐和公开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考试制度对贵族子弟有利,但对穷人子弟有点不公平。晚唐时期,杜荀鹤出身贫寒,屡试不爽。他在《离阙叔而去》中感叹:“海中散空章,朝中无亲人。”没有做官的亲戚朋友帮忙,有个中文名也没用。

宋之交有言:“唯名尚时,孤寒应求之。”也就是说,糊名制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孤寒子弟要努力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这就是唐宋科举制度的转变。

宋代科举分为解考、省考、宫考三级,逐级淘汰,择优录取。

一级解考,全称解考,是当地各县、开封府、国子监组织的考试。考试通过了就有省考资格,可以去京城参加礼部组织的全国选官考试。因为属于尚书省,所以叫省考。省考是三级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级,基本决定了考生的命运。

通过省考后,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宫考,皇帝亲自在金殿参加考试。通过皇帝的宫廷考试,可以直接授官。由于殿试的主持人是皇帝,所以所有通过殿试的人都可以说是天子的弟子。所以宋朝的学生都是天子的弟子。

然而,宫廷考试曾经是一种耻辱。仁宗嘉佑皇帝在位后,殿试不再废职。宫考不再被淘汰的原因有很多。据说,一些考生在最后一关的宫廷考试中失败了,在回家的路上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甚至被淹死。皇帝觉得可惜,就要求宫考按照程序,不再淘汰人。

02

死记硬背或为傅背诗。

很难在宋朝赢得比赛。

与唐代相比,宋代科举的变化有:一是考试门户开放,几乎人人皆可考。唐朝规定犯法者、工商杂记、州县衙门小官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完全取消了出身和门第的限制,允许所有的士农工商加入政府。南宋时期,连恶霸、官员、从事屠戮的人的子女都允许参加考试。要想进入仕途,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偶尔可以信任我填补一个官位,但是我的级别很低。我还是要去应聘的,不然一辈子都不会升职。

第二,废除推荐残余,以文成为未来。不公开推荐,不公开论文,按成绩取,防止考场内外的营私舞弊活动。

第三,考试制度要严格,学校名字要平行抄。禁闭室制度是指考官和工作人员在考试前被叫到贡院,日夜锁起来,与外界隔绝,直到成绩出来。粘贴姓名系统是指粘贴所有考生的姓名。今天它被称为“印章系统”,考官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转录系统是指工作人员对所有考生的答案进行重新转录和抄写。经过阅卷官、抄写官、校对官三道程序,确定抄录的试卷(粗卷)与考生原答案(真卷)一致后,送考官审核。

第四,考试内容多样,强调能力、见识、应用。进士考试由注重诗赋转变为经学、诗赋、谋略、理论并重,经学由试墨意转变为试义。对于考生来说,仅仅靠背或背诗是很难得到一门学科的。只有扩大知识面,有主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第五,扩大录取名额,录取比以往更多的学者。宋朝享国320年,* * *开榜118,考生人数超过110000人,是唐五代毕业学生总数的10倍以上。其中北宋考生总数约为665,438+0,000人,平均每年录取360人左右。元、明、清三代的进士人数均低于宋代。

第六,官可中授,升迁比较快。唐代士大夫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授予官职,所以称为“考生”。三年期满后,才能参加吏部的文官选举,通过吏部的体、言、文、判考试,才能为官。这是进士做官的常规道路。而且就算是进士,也只能从五品中颁给一个小官,比一个五品官尹子所颁给的官品还低。如果不是出身名门,没有有权有势的人相助,必然会沉沦堕落。在宋代,科举是由秀才晋升后授予官职,晋升速度远远快于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官职的人。

03

乞丐、孤儿、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当进士高官。

宋代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公正,一切由考试成绩决定。欧阳修感叹“无情如自然,公平如平衡”。这样一来,虽然家庭条件好的读书人有机会做官,但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升官。这方面的案例数不胜数。

宋初,张勇和安得(今山东陵县)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经常沿街乞讨。但他们对《诗经》有很深的认识,太祖开宝六年考上了科举。他们在真宗时做过财政大臣、开封知府,最终随尚书右丞退休。大概是因为早年怕穷,做官后依然勤俭持家。杜衍,殷珊(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四处流浪,一贫如洗,以替人抄书为生,在真宗、仁宗听课。

陈生之,建阳(今福建)人,幼时出身贫寒。他得到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在仁宗读书时努力与他们见面。谢深福,临海(今浙江)人,家境贫寒。他的父母靠给别人送米为生,后来父亲去世,生存更加艰难。然而,他决心努力学习,几年不睡觉。为了不让自己困的时候睡着,晚上甚至在地上放一个瓷瓶装满水,把脚放在上面警告自己困了,最后到学校当个孝子,宁宗朝拜。

还有两个伟大政治家的故事,你可能听过。范仲淹两岁,孤苦伶仃,母亲贫穷无助,改嫁常山朱,生活贫困。他先是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后来他哭着告别了寡母,来到应天府书院日夜苦读。据史书记载,我已经五年没脱衣服睡觉了。如果我困了,我会给我的脸浇水,醒来再学习。每天太阳西下吃一点粥,往往连粥都稀少。最后高中是秀才,官至连参政(副总理)。

另一个是家中独子欧阳修。4岁丧父后,随母亲郑到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叔叔。我叔叔家也不富裕。幸运的是,我的母亲郑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女士,她用芦苇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17岁时,欧阳修在随州第一次参加国考,因官运不济而落选,但有格言警句。回国后读完韩愈集我会尽量温柔一点。五年后,应试礼仪科再次失败,不得不改变学习方式。后来终于升为进士甲科。这位官员和范仲淹一样,参与了政治事务。

一个书童的故事更励志。王澍是王绩极其博览群书的人,她对主人的阅读印象深刻。她和王绩同时考上,苏轼和曾巩也和他一样。王澍仍在曾巩之上。这是一个“取士不问家世”和“贫家子弟”的佳话。

宋朝时,读书进京赶考要花很多钱,贫困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助学金。政府办的学校和书院也会给一定的生活补助。民间有义校,家庭有义村。士人在日常生活、婚丧嫁娶中,如果急需帮助,往往可以得到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帮助。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有一种“公券”送给长途跋涉的杨东鑫,在往返途中可以免费入住公驿站招待所,所以又叫“驿券”。

据统计,唐代新旧书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大部分来自贵族家庭和官宦子弟,高达71%,少姓13.1%,汉族子弟仅占15.9%。可见唐代科举的社会成分很窄,穷人出贵子真的很难。北宋历史上被报道的1.533人中,55.1.2%为布衣。一至三等官员中,来自布依族的约占53.67%,从宋初至北宋末逐渐增加,达64.44%。

从宰相一职来看,崔氏十府前后唐代共有23人,占唐代369位宰相的1/15;宋代宰相中,布衣出身的占53.3%,超过半数,证明宋代的权力结构是建立在布衣士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开放的平民社会,寒门子弟较多,有打拼的机会。

04

朝廷非常重视善待士人,促进文化普及和社会流动。

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被任命为礼部乡试考官。第一场,写了一首诗,一首诗,各有一个不知名的话题。第二场,我写了一篇文章:《刑忠论》。在第三个场景中,有五种策略:一、于的供水方法;第二,废官升民;第三,皇帝和六军的制度;第四,长期休整军队,使国家受益;第五,关陇流民私铸钱,江淮兵士为贼的原因。第四场,考经,考墨的意思(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默写”或者“名词解释”)。

北宋前期的考试是“一一不及格”,即考生在第一首诗、赋之后直接打分,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考生没有资格参加后三次考试。后来大家觉得“一局定终身”不合适,就改成四局后算总分。嘉佑二年,这次考试采用了更合理的模式。

名单* * *录取了388人,现在能知道名字和家乡人脉的有204人,包括前面提到的王绩和王澍。回望千年,此榜众星云集,可谓千年科举第一榜。举例说明其要点:

苏轼、苏辙、曾巩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宋八大家”。其中,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杰出人物。苏辙是曾巩的一位部长助理(副总理)和官员。

程颢是宋代杰出的道教和理学大师,是洛学的创始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

张载:伟大的思想家和管雪的奠基人。“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承前启后,万世太平”是他的“横渠四句教”,也是宋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按照陆的说法,南宋进士分支又细分为经学和诗歌两个分支。精一科考试内容为:精一一课,理论一课,策略一课;诗赋考的内容是:诗赋一篇,理论一册。

南宋绍兴十八年、宝都四年都在列。由于机缘巧合,保存了完整的检查记录,非常珍贵。

绍兴18年的榜能流传下来,应该归功于朱,因为有大理秀才朱毕业的记载。朱的军衔是五甲中的第九十名,算是比较靠后的了。大概是因为通过了考试却没有取得高分,朱批评科举制度,甚至认为“国子监实在无用”。但他的《四书注》却成为元明清考题的出处和标准答案。

宝玉四年是蒙元入侵的前夜,其中三次在历史上表现突出。文天祥,第一科第一,人称文丞相。他出生在南宋灭亡的时候。他竭尽全力拯救民族,历尽艰辛百折不挠,被俘后不屈不挠,最后死而无憾。他只有47岁。谢枋得是迪美的第一位爱国主义者,他独自战斗。袁兵下到东方后,改名换姓,隐居山林。宋死后,多次拒绝被元朝征召,被迫北上。到达元大都后,绝食而死。二班二十七号卢秀福,意志坚定,忠心耿耿。元兵沿河东走,很多官员都逃了,他却坚持不住。1279年,袁兵攻打崖山。他背着项星帝投海自尽,终年42岁。

宋朝重视并善待士人,士人也努力回报宋朝。当然,宋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但从整体上看,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通过漫长而严格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社会到科举社会,从门阀士大夫到科举士大夫的转变过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高度竞争和开放的社会。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越强,就越难硬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都勤于学习,文化也相对普及。再加上明显的社会流动性和大众化特征,可以说宋代处于近代早期。

在这里,我们不妨编一句顺口溜来总结一下宋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穷人生贵子,富人穷人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