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数量关系的五个“猜题”技巧
技巧一:观察问题的题干。如果问题中存在比例关系,选择满足比例中数字整除的选项作为正解。
一个城市有四个区* * *。A区人口是4/13,B区人口是5/6,C区人口是4/11,D区人口比C区多4000,整个城市人口是多少* *?
a . 1860万b . 1560万C.21.8万d . 2230万
这类问题不需要直接计算,用“数字特征法”就能很快得到答案。看到“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4/13”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全程总人数应该是1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要求。
技巧二:最大值问题,四个选项一起增减。不管是最大还是最小,答案基本都在B项和c项。
例1:圆形跑道上有100个标记点,已知任意两个相邻标记点之间的跑道距离相等。有人在圆形跑道上跑了半圈,问他最多能过几个阅卷点。
A.49 B.51 C.50?D.100
拨号的问题是他最多能过几个标记点,四个选项依次递增。根据我们的猜测经验,答案在B和C选项中。
最有价值的题,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每年至少有两道题,属于高频考题。通过梳理近几年的真题答案,该方法的猜题正确率高达95%。
技巧三:总结重庆2011-2016历年真题答案,第一题不选D,第六题不选A。同一个选项从未连续三个标题或以上出现,如31、32、33,A、A、A从未出现;四个连续的问题中从来没有过a,b,c,d,比如51,52,53,54。千万不要把选项猜成ABCD!
提示四:根据重庆2011 -2016上关于数量关系的90个问题的统计,我们发现数量关系选择C的频率最高,占总数的30%;其次选择B,占总数的26%。如果你在考场上,如果你能准确的做出1-2题,比如B项,其余的题建议为c。
技巧五:通过大量的数量关系试题进行验证:难题的答案放在前面,易题的答案放在后面。换句话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AB如何决定选择哪一个?一般来说,看完题目,明显感觉题目很绕,无从下手的答案是a,在易题中如何选择光盘?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能负担得起的问题答案是D,大多数人能负担得起但需要更多时间的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