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考什么?
1.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掌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3)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思路、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呈现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使用教材。
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的一般知识。
(2)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和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现有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1)根据《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和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关系,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2)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确定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理解教学目标的意义。
(2)根据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2)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典型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3)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课堂组织和控制
(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具备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
(2)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规范教学活动的方法。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
(1)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够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评价
1.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拥有科学的评价观,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能够按照《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扩展数据: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
1.等待检查。
考生持面试准考证和身份证准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进行考试。
2.选择一个话题。
根据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考生)
从提取的2道试题中选择1,其他类别只提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系统会打印测试单。
3.备课。
考生带着备课纸和试卷进入备课室,写教案(或活动演示计划),备课20分钟。
回答规定的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题。
考生回答5分钟。
4.试用/演示。
考生根据准备好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10分钟。
5.回复。
考官会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的内容和测试项目提问,考生答辩5分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百度百科-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