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一个历史问题:

问题: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

北方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互相学习,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民族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孝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控制全国人民,摆脱统治危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

1)制定官员薪酬制度,整顿官员管理。

北魏官员旧社会没有俸禄,中央官员根据等级获得战争中获得的财产和劳动力。地方官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赋税、帛帛,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于是,吏治黑暗,腐败盛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了明确官方管理,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圣旨曰:“故旧约章为纲之始。户加三匹马,谷迎九斗,以为官司有赏。都是预调两匹,就是也是商业。”(《舒威·高祖纪》)俸禄制度是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养禄银,按级别分配给官员,不允许官员自己筹钱。同时,课薪与重罚贿赂紧密挂钩,规定了“行后盗马者死”的重罚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治腐败,使北魏官僚政治的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项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形势,成为促进北魏繁荣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盛赞孝文帝时代,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即“明之纪当存,赏罚必行,旧轨必改,当时多服法”(《舒威好官传》序)。

(2)实行均田制。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民众流亡,造成“千里无烟”,大量土地荒废,政府控制大量无人居住的荒地,使均田制的实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税收,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采纳大臣王安石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土地。如果没有,就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实施影响深远:首先,失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无主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开垦了大片荒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积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及封建地主的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第三,均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北方各族落后的游牧生活向封建农民的转变,促进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此外,均田制对后世的农地制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齐、北周、隋、唐朝都采用了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和实施,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建立三长制

486年,为配合均田制的实施,加强地方控制,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户一邻居;五邻一里长;在五里设立党魁,选一个在家乡“刚强诚恳”的人当党魁。三长制是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收税,征召服兵役和徭役,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的实施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民众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均田制的实施。

(4)实施新的租金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地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要向官府缴纳一块小米石、丝绸或布匹。这一制度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许多受豪强庇护的农民纷纷投靠政府,成为国家的户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核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掌权,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了继续改革,孝文帝首先决定迁都洛阳。

北魏首都是和平之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很深。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急需汉族地主的合作。因此,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许多阻碍;其次,经济上,平城北方寒冷,6月经常发生暴风雪和沙尘暴。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悲平城》,说:“悲平城,驱马入云,阴山常雪,无风停。”流行的歌谣也是这样唱的:“如果把鸟儿冻死在山顶(今山西省大同市东),为什么不飞着玩呢!”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使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没有水陆交通。随着人口的增加,食物供应往往很困难。再次,军事上,相比北方的柔然,经常被骚扰,不安全;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平城以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了保证迁都的顺利进行,孝文帝精心安排,以“南征”的名义迁都。495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随着首都的迁都,大量鲜卑人涌入内地,北魏政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织左手裤,男穿西裤,女领小袖,大部分人不会说汉语,不符合中原的习俗;而且新搬来的人刚来洛阳时,住的是没有椽子的屋子,没饭吃,不擅长农业,留恋过去。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绿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力推进汉化。主要措施是:

简单的衣服。495年12月2日,一道政令禁止士族穿胡服,并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律穿汉服。孝文帝本人带头穿汉服,接见大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用教材《北魏张衡武士》和《北魏文臣武将》中的两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指出鲜卑人的服饰风格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使学生从对鲜卑人服饰变化的感性认识入手,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改革措施的理性认识,这些改革措施对鲜卑人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型发展意义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说中文。孝文帝宣布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臣子“破北语,循正音”。六月,圣旨正式下达:“不许用北关语言与朝廷对话。若犯法,免官居。”下令官员上朝要说汉语,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以改变,但仍说鲜卑方言,暂时不受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否则会被降职。

改中国姓。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将鲜卑复姓改为单音节汉姓。在圣旨中,他说:“从戴军迁到洛阳的英雄的旧族的名字或复制品应该改变。”所以,当时他率先把拓跋氏改为元氏县,因为北方人称土拓,后称后记,而朱未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以土为王,所以就取了拓跋氏的姓。而大地是黄色的,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名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族姓氏。改姓后,鲜卑族的姓和汉族的姓一模一样。他还参考了汉族门阀制度确定鲜卑族等级的做法,根据等级选拔人才、任用官员。

结婚吧。为了进一步融合咸汉民族,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族通婚。他率先用、清河崔宗伯、荥阳郑、太原、陕西的女儿充任后宫,并亲自为自己的六个弟弟分租房间。六位公主中,除了二哥的妻子是鲜卑出身,其余都是中原有名的汉族士族。通过这种婚姻,两个民族的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汉代的“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的深远影响的认识。进而明白“政治婚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重要策略。

换个籍贯。孝文帝颁布上谕,规定迁居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河南,不能葬在平城。于是,从戴军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小块土地,盖几间房子,逐渐成为中原的个体农民。自孝文帝建都洛阳以来,洛阳北郊邙山地区埋葬了四位北魏皇帝,即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明帝定陵和孝庄景陵。

孝文帝提倡中华文化,实行汉化,禁胡夫、胡虞,改度量衡,兴教育,改姓氏,禁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它是西北各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后的一次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