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含义既相对不同又密切相关:

第一,我们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不能离开它。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者明确了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者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现实中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新的概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农业人口比重较大、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较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较大比重,逐渐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第四,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渐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贫困人口占比较大,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都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区域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先发展后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第七,通过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等制度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九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