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初中地理试题。

生物(一年级)

生物学期末复习(由基因战士完成)

第一单元生物学和生物圈

第1章了解生物学

第一节生物特征

一、生物特征:

1生物需要营养,2生物可以呼吸,3生物可以排泄废物。

4应激,5细胞(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生殖,8遗传变异

二、P2的观察方法

第二部分调查我们周围的生物

第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记录调查情况,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农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第一节生物圈

1.生物圈范围:大气底层:飞鸟、昆虫、细菌等。

整个水圈: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岩石圈表面是所有陆地生物的“落脚点”。

第二,生物圈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女生活影响的实验(对中考试卷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提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沟通。

四。对照实验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学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之间的关系,生物因子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物)和种内争斗(两只豹子争夺羚羊和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豹争食)、互助(犀牛和犀鸟)。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P19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植物枯叶、枯枝腐烂后可以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可以改良土壤,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和温度。

第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量越少;营养级越高,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如日本的水物病。

第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就会被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通常是练习论文题目)

第二单元有机体和细胞

第一章是观察细胞结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体;

镜柱:支撑镜柱上方的部分;

镜臂:持镜的部分;

载物台:放置载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一个透光孔,两侧有一个平板夹,用于固定被观察物体。

快门: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孔可以与透光孔对准。灯光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度:

镜子:可以旋转使光线通过透光孔向上反射。双方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物镜,后部安装调焦螺丝。

准焦螺丝:粗准焦螺丝(又称粗调):镜筒旋转时升降幅度大;微调焦螺旋(也称微调)。

旋转方向与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旋转准焦螺丝,镜筒下降;反之,就会上升。

三、显微镜P37-38图的使用掌握。

1.观察到的物体图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率=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这样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将其加工成载玻片标本。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观察

一、切片、涂抹和组装P42的区别

二。实验过程P43-44

第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撑,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体和流动的。

4.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地方。

第三节动物细胞的观察

首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第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体和流动的。

第二章细胞生命

第一节细胞生命需要物质和能量

1.物质由不断运动的分子组成。以糖融化的实验为例来说明。

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第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通常含有碳和可燃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无碳):水、无机物、氧气等。这些是小分子。

第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气的过程。

线粒体:它执行呼吸作用,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和“发动机”。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的例子p55

第二,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结构就像一个螺旋梯

2.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第三,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一物种的个体,染色体在形式、数量上保持一定。

3.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的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遗传病。

四、细胞的控制中枢是细胞核。

第三部分的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一、生物体从小的成长是由于: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第二,细胞分裂

1,染色体复制

2.原子核分为两个相等的原子核。

3.细胞质分为两部分。

4.植物细胞:在原始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侵入,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试后的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细胞如何形成有机体

第一节动物身体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

第三,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四、几种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多种功能的结构,以满足植物体内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六、四种组织按一定顺序形成,其中一种占优势形成器官。

七、动物或人体内能够* * *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系统。

八、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P65问题3

X.八大系统名称

第二节植物的结构层次

首先,彩色开花植物的六个器官

1.滋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第二,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运输组织等。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草履虫、衣藻、土元、阿米巴。

第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皮、集合管、收缩小泡、肛管、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微核)。

功能:记笔记

第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方面:备注

2.有害方面:注意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一,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第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也有运输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的,而是在夏季繁殖时可以看到,孢子萌发时可以形成原叶体。

4.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以食用;②部分药物可用;③有的是为了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蕨类植物的遗迹,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煤。

5.苔藓植物有两种:一种有茎叶分化,但茎很小,叶小而薄,如葫芦藓、壁藓;另一种没有茎和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叶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离不开开水的环境。

七、苔藓植物生长密集,植物之间的缝隙可以储水。因此,苔藓植物斑块对林地和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将苔藓植物作为指示植物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九、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10.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释放出的氧气不仅供鱼类呼吸,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岩藻聚糖和琼脂可用于工业和医药。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一.病毒的类型

根据宿主不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第二,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种子植物

首先,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下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和胚乳。

第二,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可以产生种子。

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见注释)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生活

第一节种子发芽

第一,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湿度,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种子饱满,胚完整,有活力,已过休眠期。

2.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和抽样检验

第三,种子发芽的过程

吸收水分运输养分——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植物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幼根的生长

1,增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取决于分生组织细胞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加。

第三,芽的结构

1,芽轴-发育成茎

2、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3.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产生新的芽原基和袁烨基。

4、袁烨基地——发育成幼叶]

4.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氮、磷和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花是由花蕾发育而来的。

第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第三,授粉和受精

参见注释

第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胎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五、人工授粉

授粉不足时,可以辅助人工授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命需要水

首先,水在植物中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组成部分

2.水可以保持植物的自然姿态。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物质的溶剂。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

第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第三,不同时期植物的需水量不同(P109)

第二节水进入植物的方式

一、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这里有大量的根毛。

第二,根的结构

从外向内:树皮:韧皮部(带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第三,水路运输方式

导管:向上输送水和无机盐。

筛管:将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下输送。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首先,刀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和气孔。

第二,气孔的结构,保护细胞不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气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

三、蒸腾的意义:

1,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让植物不会被灼伤。

2.是根系吸收水分,促进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

3、能促进溶于水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可以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天竺葵的实验

1,黑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夜。

2.对照实验:用黑纸覆盖半片叶子的上下表面。

3.脱色:几个小时后,将叶子放入水中,隔离加热。

4.染色:用碘溶液染色

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第二,光合作用

1,产生淀粉等有机质。

2.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用于构建对象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呼吸功能

1,在线粒体中。

2.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出来用于生命活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碳氧平衡

首先,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无机物+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第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第三,种植农作物时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中国主要植被类型

草原、沙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中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植被覆盖度低

2.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生物(二年级)

第一单元生物学和生物圈

▲生物特性:1、生物生命需要营养2、生物能量可以呼吸3、生物能量可以排泄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量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量可以生长繁殖6、它是由细胞组成的(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记录调查情况,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农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生物圈范围:大气层底部:飞鸟、昆虫、细菌等。

大部分水圈: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岩石圈表面是所有陆地生物的“落脚点”。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女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询问流程:1、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沟通。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也有竞争和合作。

▲生物适应和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P19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植物枯叶、枯枝腐烂后可以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可以改良土壤,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把生态系统每一个环节的生物都分开称重,正常情况下,生产者应该是数量多的那一方。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始于生产者,止于消费者,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动物。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营养级越高,生物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的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就会被破坏。

例如,为了防止鸟类吃草籽,实验区用网覆盖。结果发现网罩里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网罩的地方草长得很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许多影响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浓缩)教材第26页的例子。

▲教材第27页1问题第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有机体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体;

镜柱:支撑镜柱上方的部分;

镜臂:持镜的部分;

载物台:放置载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一个透光孔,两侧有一个平板夹,用于固定被观察物体。

快门: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孔可以与透光孔对准。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度。

镜子:可以旋转使光线通过透光孔向上反射。它的两面是不同的:光强高时用平面镜,光强低时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物镜,后部安装调焦螺丝。

准焦螺丝:粗准焦螺丝:镜筒旋转时升降较大;精细准焦点螺旋。

旋转方向与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旋转准焦螺丝,镜筒下降;反之,就会上升。

▲显微镜P37-38图的使用掌握。

▲观察到的物体图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幻灯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体图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这样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将其加工成载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抹、裱P42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体和流动的。细胞质中有液泡,许多物质(如糖)溶解在液泡中。

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在八年级的生物课上

鱼:所以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征很重要:一个是通过尾巴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动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另一个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通过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有壳保护(鱿鱼和章鱼是退化的壳,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类:体表有坚硬的指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和兔子的内部结构是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出现在几亿年前。首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然后是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它们都是陆生动物,适合飞行。

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654.38+0万多种昆虫。

鸟类适合飞行:鸟类全身长满羽毛,前肢变成翅膀,具有快速飞行的能力;车身有气囊;体温高且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点:昆虫有三对脚,会爬行;有些昆虫的脚特化成跳脚,可以跳;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膀,会飞。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的器官——翅膀和脚生于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上的坚韧外壳,可以保护和支撑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节段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脚和触角被分割成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生活在两栖生活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被称为两栖动物。

动物运动:兔子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骼和关节的关系8在P29上。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骨骼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骨骼本身不能运动。骨骼的运动依赖于骨骼肌的牵引。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给,所以也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动物行为:摄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以分为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在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小组间的信息交流:P39上的8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

动物和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厂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学:科学家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生物,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菌落相对较小,表面光滑或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通常比细菌菌落大几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蓬松状、絮状或蛛网状,有时呈红色、棕色、绿色、黑色、黄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莱文·胡克做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年人的牙垢,发现了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细菌是由先存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巴氏杀菌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来,他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非常小,大约6543.8+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有一粒小米粒那么大。细菌的形态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在细胞核8上没有P60。

细菌的繁殖:细菌通过分裂繁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会收缩,细胞壁变厚,形成孢子。孢子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真菌繁殖:真菌通过产生大量孢子来繁殖后代。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给动物、植物和人带来疾病。3.与动物和植物一起生活。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P70上的8

生物分类: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植物分类:8 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八年级以下的生物

植物繁殖:

有性生殖:它们开花、授粉、结果,并从果实的种子中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胎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无性生殖:新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嫁接:将一株植物的芽或枝嫁接到另一株植物上,这样两部分结合起来就能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

异常发育:在从受精卵到新卵的发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