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四部伟大的古典小说,分别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它来源于“四大奇书”的说法。

据我所知,金圣叹是第一个给通俗小说排名的。据他说,他打算评论《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六本天才的书。清末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之名修改了《三国志》,称之为第一才子之书——《三国演义》(也可以说明他们以金圣叹之名而非更早的人所托的一些问题)。当时有“明代四绝”之说,其提出也应视为书商的商业手段(书商至少起到了宣传作用);后来红楼取代《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最终定稿。“四大经典小说”是“四大奇观”的现代表达,所以不会太早。

所以“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在《红楼梦》这本书写出来之后出现的。

但有人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该是明末清初就已经成立了。

李煜曾在《醉达经堂》印本《三国演义》序中说:“冯梦龙也有四大奇书,即三国、水浒、西游记、金瓶梅。..... "可见,到了明末清初,冯梦龙已经制定了李玉成所说的四大奇书,并作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奇书”出版,所以“四大奇书”的提法已经相当固定和流行了。

但无论如何,“四大奇书”的表述是“四大古典小说”的原始表述,这一点应该得到确认。

=======================================

红楼梦

红楼梦,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真是一部奇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著名、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出版物最多的一部。这部经典问世以来,评论界如雨后春笋,纷纷对其进行评论,自然形成了一个可圈可点的流派——红楼梦。人们仍然在出版、阅读和研究《红楼梦》。这就是这部经典的永恒魅力,这就是这部经典的不朽价值。南北国画大师,耗时两年创作350幅彩色国画。画家以文配图,或描写情态,或表现情景,或泼墨浓墨,或工笔速写,艺术地再现了原作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西游记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规模宏大,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名家画四大经典小说西游记”邀请戴敦邦、赵宏本等40多位著名画家,绘制了240幅艺术含量很高的中国画作品,或粗犷豪放,或古朴优美,以人、神、魔、怪、山、水、花、虫、鸟、兽等丰富多彩的绘画,用工笔勾勒,或写意,或粗犷豪放。文字为画增添了优雅,画的韵味独特,图文相间。

水浒传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具有极其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水浒传108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不同的身份和气质。散文《名家画四大古典小说水浒传》集成293幅国画,由戴国邦、何友志、陈白一等41位国画名家共同绘制。所有的画家都画出了生动的生活场景,生动的人物和深远的意义。

三国演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许没有一部作品能像《三国演义》这样长久地吸引如此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她被我们整个民族代代相传。读《三国演义》已经深入到我们国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著名画家戴国邦、陈白一、戴鸿海等35位画家绘制了四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用彩笔绘制了292幅中国画。各位画师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丰富多彩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宏大战争场面和众多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巅峰,也展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这不是中国的瑰宝。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如桃园结义、凤仪亭、料酒英雄论、三顾茅庐、儒教千战、草船借箭、孟获七擒等,精彩纷呈。

======================================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人中很受欢迎。宋元搬上舞台,金元演了30多种三国戏。元代至直年间,新安俞氏出版的《三国志平话》问世。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戏曲、剧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笔记》等史料,基于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俗称“嘉靖版”,共24卷。清康熙年间,毛伦父子毛宗岗对历史事件进行校勘,增删文字,修订成现在的120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版本众多,主要有:明弘治版《三国演义》,文字简单,内容朴实;《三国演义》是清代毛宗岗的增删注释,成书于康熙初年,是社会上流传最广的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

作者

罗贯中(1330-1400)是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是太原(今山西)、钱塘(今浙江杭州),所以不太确定。相传罗贯中曾做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屏客。除了通俗的《三国演义》,他还写了《隋唐演义》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相会》等戏剧。另外,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他的作品。

-

作者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有三种观点:

所有的书都是罗贯中写的。

施耐庵和罗贯中写的。

整部小说都是施耐庵一个人写的。这个观点是大家最熟悉的。

最早的说法是在明朝之前提出的。一些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施耐庵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中也有以下两种意见:

有人认为《水浒传》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三十回是罗贯中写的。

明代儒家学者《百川书志》称《水浒传》为“钱塘施耐庵之书,罗贯中编”。也就是说,它主要是由施耐庵撰写,罗贯中编辑的。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属于累积性大众创作。毋庸置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中参考、借鉴和吸收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史籍、笔记、一些完整的小说、戏曲作品或其中的一些片段,但不能否认施耐庵的创作。

施耐庵(1296-1370),中国小说家。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的作者。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关于他的传记资料的正确性,有一些争议,有人说没有这个人。《水浒传》的作者有争议,有考证说该书根本不是施耐庵写的,而是罗贯中写的。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作者被写成了施耐庵和罗贯中。

-

学术界关于作者的争议

《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现在出版的所有《西游记》版本,署名都是吴承恩。然而,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关于其作者一直存在争议。

明代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清代王在《西游记》中提出《西游记》是南宋丘处机所作。这一观点提出后,清代学者大多认同。清末纪昀等人开始怀疑这一理论,认为《西游记》在很多地方描述了明朝的风俗习惯,丘处机是南宋末人(明朝以前一个朝代的人);另外,《西游记》里很多地方都用淮安话,而丘处机一生都在华北,从来没有在淮安住过。也有明清道士和文人认为《西游记》是道家炼丹之书。

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淮安府的记载,并根据前人的理论,推定《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承恩。这已经成为一个结论。

民国后期,建国以来,特别是1980以后,对《西游记》作者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仍有学者质疑吴承恩的作者身份。原因是写西游记,吴承恩的诗和朋友的话里从来没有提到过。第二,吴承恩在《淮安府志》中写下《西游记》的事实,并未表明是言情或正史,但一般情况下,地方志中并未记载言情和正史;第三,吴承恩的《西游记》在清代藏书家黄裕基所著的《千庆堂书目》中被列入地理类(即地理范畴)。所以有人提出《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或者是他的弟子后人写的。也有少数数学家认为《西游记》是明代“清词宰相”李春芳所作。但由于论据的稀缺性和牵强性,大多数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另一方面,证明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论据似乎越来越有说服力。主要是:第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完全符合西游记创作者的特点。二是对各种质疑给出了更合理、更实用的解释。第三,最有说服力的是《西游记》文本中的方言研究。1980之后,这个领域有了突破,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相关研究可参考刘秀叶的著作和颜景昌的《诗韵与西游记作者》。)

因此,一般认为明代宗教盛行,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唐代玄奘法师下西洋的传记、传说、其他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吴承恩根据上述传记、传说和故事创作了小说《西游记》。

经过吴承恩的重新构思、组织和编纂,小说《西游记》与之前流传的传记、传说、故事、评点相比,不仅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完整严谨,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想象更加丰富多彩,语言简单易懂。更重要的是,小说《西游记》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是高手。

吴承恩(约1504——约1582)江苏淮安人。

吴承恩直到40岁左右才得到一岁进贡生。他去北京等待分配官职,但没有被选上。因为母亲穷,他去长兴当县长,最终被诬告。两年后,他离开了家。晚年以卖散文为生,活了将近80岁。

-

请看:红学。

20世纪初,“谁是《红楼梦》的作者”的问题曾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学说:一是《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第二,《红楼梦》的作者是另外一个人。

至于《红楼梦》本身,第一章就说这个故事的真正作者已经无法考证,被曹雪芹抄了几遍,审了几遍,增删了几遍。总的来说,曹雪芹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种主流观点。

曹雪芹(?1715?1716?1724?1725?—?1763?1764?),本名詹,字,号雪芹,沁浦人。我祖籍辽阳。祖先本来是汉人,后来入了旗籍,就是正白旗。中国在清朝是一个著名的作家。著名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满族作家。字兰叔,一字云书生。他出生于辽宁铁岭,写了40部《红楼梦》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