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沟京城年谱
相比之下,草沟井城是沙漠深处一座鲜为人知的城市,一座风景如画充满苍凉的城市,它的粗犷气息与那些小家碧玉的著名古城完全不同。身在此处,诗人常常有用诗来抒发情感的冲动。
2017大年初一,应沙山村舒书记之邀,邀请三家去草沟景城游玩,挖点锁阳。时光飞逝,一年过去了。前几天舒书记打电话来说要腾出时间再玩,心里被撩拨得写点什么。回去捡起来。但是,每当我想起去年那段远离城市的喧嚣,一头扎进大漠深处的时光,我的心因为平时的设防而紧张,像橡皮筋卸力,一下子轻松了,放松了,就为了这个原因,你忍不住要写点什么。
15岁的时候,父亲用牛拉的大车带我去离家近20公里的沙漠里挖锁阳,路过一座古城,父亲说是草沟井城。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不再纠缠父亲,沿着废墟跑去爬高墙。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能去了,但青春的记忆却烙在了我的心里,有时还会被梦境萦绕。也许人就是这样。离自己越近,越不着急去。他们总觉得机会很多,因为反正离得那么近。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直到他们被邀请去。
草沟井城址是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是研究河西历史的珍贵标本。四周是风蚀草原、戈壁、沙漠,由于道路不通,交通不便,游客少,文字记载少。关于草沟井城的建筑年代,有两个版本:东汉和明代。据明代李应奎《苏镇华支一》一节记载:城南九十里草沟鲍静,万历五年拟设防御兵马;《苏镇华》军事制度篇中记载:草沟井堡,见马步兵六十六人。
从站点看,城址由南北两个城市组成,相距2.5公里。两城中间有墓葬,地表可见五个高大的封土桩(俗称“五疙瘩”),地上散落着大量青砖和灰陶碎片。程楠保存得很好,南墙中间有一个门,一个方形的瓮,城市的四个角落有圆形的角墩。整个城墙都是夯土筑成的,夯土墙的高度有七米多。东西城墙的外墙下,沉积着高达墙顶的流沙堆,与城墙形成60度左右的坡度。西北的大风流沙不断形成了对这座古城的封闭防守态势,这座古城的废墟被湮灭只是时间问题。
走在墙上,悲壮的“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我再也没有见过你,我想到了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我是孤独的,我的眼泪掉了下来。400多年前,明朝官兵在一个前无店铺,后无村落的地方,日夜守护着这样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堡。他们的物质支持、情感归宿、个人理想乃至家国情怀是什么?也许只有这座古老的城堡和一望无际的黄沙知道其中的秘密。
只有这一刻,我们才明白,在这一生中,人在不断的逃离,却又在不断的渴望回归,渴望回到原本疏离而宁静的精神家园。
关注一棵小草,就能感受到天地的生机;关注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地的颜色;关注一片树叶,感悟人生哲理;关注一座城市,你可以感叹时光飞逝。
站在古城墙上,我环顾四周。祁连山被白雪覆盖,大团大团的云从古城顶飘走。放眼戈壁深处,明华滩上有许多城垛、墓葬、塔、土堆的遗迹,草稀少。
走下城墙,我们寻找锁阳,进入一大片红柳丛(当地称为红柳园)。据说它的枝叶可以用开水治愈小儿麻疹,枝条鲜红,韧性极佳。是农民编筐做牙的好材料,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风固沙。柽柳、沙棘、骆驼刺是沙漠中的无名植物。他们最不要文达,耐得住寂寞。正是因为这些柽柳,流沙才得以固定。随着柽柳的长大,越来越多的流沙被固定,最后它们聚集成沙山。
我认为沙山村的名字来源确实与刘宏密切相关。它坚守着自己的家乡,朴实无华的品质很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冷寂无声,环境艰苦,但它的人民向上,精神饱满。
中午,我们回到了老舒的家,温馨和谐。热心的夫妇和姐夫早已准备好了手抓羊肉、扒鸡、锁阳油饼、锁阳茶和烧酒。老叔说,到了老家,不妨喂给……连酒都不会喝的人,也被这份豪爽感染了。就像我,虽然笑声多了几分豪气,但回到家还是醒了!
千帆完了,人到中年,没什么朋友可谈,不是每个人都能突然回头,在那个灯光昏暗的地方遇见那个人。如果人生就像第一次,这种感觉怎么还记得!
回首往事,那座幽幽的古城,历史悠久,仿佛在世界的尽头,像在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