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于2002年初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教材项目,由编写组策划编写,制定了编写大纲,开始了教材的编写工作。2003年8月,在长沙召开的“教育部非化学化工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生物与医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上,向全国高校代表作了《无机与分析化学》(第4版)修订的发言,并分发了《编写大纲》和部分教材初稿,以听取教师意见。会后,对收集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教材编写中得到体现。
目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适应21世纪生物与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修订过程中将努力遵循“强化基础、趋向前沿、体现现代性、注重交叉”的现代课程建设理念。此次改版,编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原书章节进行补充、调整和修改;2.无机化学部分,增加了环境污染与环境化学第14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应与应用第15章;3.在分析化学部分,考虑到目前仪器分析已成为高校的一门独立课程,删除了原第三版中仪器分析的内容,但仍保留并加强了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4.为了满足有余力学习的读者的需求,大部分章节都附有相关的“拓展知识”以开阔视野。
参与编写本书第四版的作者有:黄(第1、2、3、4、5、9、10、11、12、15章)、薛德平副教授(第6、7章)、陈荣三教授(第8、13、14章)、袁(第18、19章,合编第16、17、14章)全书由陈荣三教授策划主编,分析化学部分由袁教授主编。
我恳请读者批评和纠正本书中的错误和不足。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习其他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因此为学生打好实验基础尤为重要,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在内容上与无机和分析化学课程紧密配合,使实验课和理论课相互独立,形成各自的教学体系,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各具特色,构成了未来自然科学家无机和分析化学的知识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实验为手段,研究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关仪器、装置、基本操作及相关原理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书以宽泛、渐进、互动、开放的方式安排实验,所选实验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础实验,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初步知识、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离解平衡、物质结构理论、元素部分、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原理等等,以及一些理化参数的测定。通过这部分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理论、操作和技能,使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系统化。
第二类是强化实验,涵盖综合性、半设计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项目。结合化学领域新反应、新理论、新技术、新试剂的应用,尽可能筛选出一些重要的、典型的反应,包括无机制备、常数测定、物性测定、成分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通过对原料、中间产品和目标产品的分析鉴定,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
第三类是研究型创新实验: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融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研究内容,总结、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这种实验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从事化学及相关科技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实验内容和选择原则,* * *选择了36个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相关教材、国家标准以及网上的相关内容。相关内容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在此向文献原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与环境专业本科生以及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
这本书是由李志林编辑的,他负责整本书的编纂。马、、翟永清同志参加了本书的编写。感谢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无机化学教研室同志的热心帮助。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存在不足和疏漏,真诚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高校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学生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能很好地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本教材面向新世纪化学课程,以适应高校对本科人才化学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编写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分析化学知识的覆盖面,又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给学生留下一些回味,让他们了解化学的奥秘和意义,对基本原理有更深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无机和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其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参与编写本书的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和科研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编写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的优点,使其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文字叙述简明扼要,注重启发。力求剪枝、优化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强化早期渗透运用意识。联系当前普遍关注的资源、能源、环境、材料、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结合工科、农林、生物、食品、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特点。,为了适应21世纪化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增加新的科技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增加了仪器分析、无机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的应用。为学生将来在跨学科领域创新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