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如何备课

一、如何备课

所谓备课,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理解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

显然,深入研究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核心。

(一)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通过备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要从整个知识结构出发,进一步明确所要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宏观教材和微观教材统一起来,不能孤立地、割裂地对待任何一部分知识。

之所以要坚持这种观点,首先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知识与知识之间不仅有纵向联系,也有横向联系。没有把握全局,就很难处理好局部。

北京教师马新岚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孕、迁、交,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陈景润同志曾经向我们提出,要特别注意第一节课。原因是我们在前一章对第一类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如果缺乏对教材的宏观理解,教学中就难以避免科学上的失误,这往往表现为把局部现象当作普遍规律。

如果缺乏对教材的宏观理解,即使教学中没有科学错误,也很难达到更高的水平。有的课看似完成了任务,仔细分析并没有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往往就是这个原因。

备课时如何体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坚持单元备课和班级备课相结合。

首先要了解整个单元,然后分析所有的例题。找出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基础,研究每个例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对学生的理解逐渐加深和完善的过程就有了很好的了解,也就很容易找到每节课应该达到的高度。这样虽然也是在地面上,但是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二)深刻理解编辑的意图

通过备课,教师不仅要全面理解教材,而且要深刻理解。能否理解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度的重要标志。

如何理解编辑的意图?我觉得主要还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例子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习题要这样安排?为什么结论会导致这样?等一下。那我们自己来回答。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我们一定会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比如“简单方程”一节,教材里安排了一些平衡图。有的图片左右两边都标注了具体数量;有些图的一边有一个未知数。编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为了先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再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

平衡图在这部分教学中还有其他作用吗?我觉得有。至少有助于理解方程的解。因为只有当未知的x取某个值时,天平的两边才会保持平衡。

对编辑意图理解得越深,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认真确定目的要求

对于任何一个班级来说,确定教学目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指明了教学的主要方向,规定了整个班级教学活动的归宿。

教学的目的要具体、明确、恰当。不要被禁锢和模糊。

在制定目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构思实施方案,使之真正成为现实。没有具体实现的想法,再好的目的要求也等于零。

(四)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中有方法,但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达到目标要求的关键。

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原则。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素质。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教学方法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是传统教学的通病,也是注射教学的关键。死记硬背,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等等,都是必然的后果。

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关注过程。对于概念,要注意抽象概括的过程。对于公式,要注意推导的过程。对于任何题目的答案,都要注意分析的过程。

之所以要关注过程,是因为只有采用了最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才能称之为高质量。而这种战略层面只体现在过程中。另外,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认知规律,才具有启发性。

其次,要处理好认识上两个转变的关系。

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两次转变。第一个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第二个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变。

教师重视第一次转化,但往往对第二次转化不够重视。

认知的第二次转变,往往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但也不能说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有助于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因为要分析实践的内容和方法。

练习要从基础和简单开始,但不能全模块化。相反,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灵活的、全面的和创造性的思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全面、深刻、敏捷、灵活。

另外,学生除了备书,还要做好备课的准备。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备课、教好课。

二、如何写教案

教案,即课堂教学的计划。

(1)好的教案应满足哪些条件?

1.应该是科学的。

教案是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体。因此,从要求、内容和方法上来说,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教学要求是否科学,主要表现在程度上。过低和过高都是不科学的。比如最初对分数的理解应该具有“初步”的特征,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在要求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一旦要求过高,势必缺乏其科学性。

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最重要的表现在于概念和总结的规律。比如数字的整除,首先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讨论,即不研究零、分数、小数、负数。这种局限性决定了有些问题是应该避免的。像“最小的偶数是()”很明显学生只能填“2”,这个问题是不正确的。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最重要的表现在于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使用的手段是否都能揭示本质。

2.应该是系统化的

任何教案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将相对独立性和前后联系统一起来,体现孕、迁、交,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任何一部分知识的传授,总有一个对应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生长点,也一定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就需要在整体的、相关的观点指导下处理这一部分。这是备课时应该坚持的系统性原则。

3.应该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总是面对特定的学生,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教学的起点、斜率、密度、难易程度可能不一样的原因。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可行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科生。例如,学生对“等分问题”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求平均值”的教学

4.应该是有启发的

教学不应该靠老师“给予”一切,而应该启发学生主动“获得”。所以要创造必要的场景,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大量迁移。

编写教案

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的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总结一下就可以了。

例如,识别5。

用2的乘法公式求商

垂直线和平行线

综合得分(1)

因为“一般要点”的内容不是一节课就能讲完的,也不容易确定本节的具体题目,所以可以采用上述方法。

总之教学内容很具体,要总结清楚。

教学要求的制定应全面、具体、适当。

所谓全面,就是不仅要对知识有要求,还要对能力有要求,不仅要对智育有要求,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思想品德有要求。

所谓具体,就是不说大话,不空谈,但是40分钟就能做到。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它的用途要求。

首先,让学生理解和使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第二,启发学生用剪补的方法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所谓适当,就是要求的学位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

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上面两项是第一节提出的,这是基本要求。第二节课,当实践继续深入时,可以再次提出:利用公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是已知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的问题。

当然,基础好的课也可以在第一节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案的关键部分是教学过程,从复习检查、基础训练,到分析讲解例题,再到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考试或者基础训练。

第二,新课。

第三,巩固练习。

第四,布置作业。

之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在于说和练的处理。

实践既是一个教学环节,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说练有练,说练结合似乎更好。

在教学计划中,还应说明教具和学习工具的使用,以及板书的整体设计。

总之教案是给自己写的,怎么用方便教学就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