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真题
1.所有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振动物体声源。?
2.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真空无法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为声速。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4.回声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并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第二,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方式:?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不仅可以通过耳朵传递,还可以通过颅骨、颌骨传递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传播方式被称为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强度等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依据。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音乐和三个特点?
1.音乐是物体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等级。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以1s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响度与发生器的振幅和与声音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动时,离其原始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色调:由对象本身决定。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乐器或人。?
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噪音是指发声体做不规则、混沌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噪声是指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干扰人们想听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级。?
4、?噪声衰减方法:声源衰减、传播衰减和人耳衰减。?
动词 (verb的缩写)声音的使用?
声音可以用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
所有发声的东西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声音空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空间?
2.传声?
声音的传递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1)声音是由所有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的,这些气体、液体和固体称为介质。即使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也需要依靠无线电。那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在声音传播过程中,人遇到障碍物时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回声与原声的区分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0.1秒以下,反射声只能加强原声。?
(3)?回声可以用来测量海的深度或者测深体离障碍物有多远吗?
4.语气?
声音的高低称为声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与发声器振动的幅度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质量是不是叫音色?
7.噪音及其来源?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噪音是指发声体不规则无序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来说,一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声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级。30分贝-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如果超过50dB,会影响睡眠;如果超过70dB,会干扰通话,影响工作效率。如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如何降低噪音?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被衰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大纲
首先,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和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和电灯。月亮本身不发光,它不是光源。
2.定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3.光是从一束很小的光中抽象出来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雾天可以看到汽车大灯发出的光束是直的?
光在空气中以直线传播。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一部分光遇到雾会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使人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上看到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这一现象表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和现象:
①激光准直。
(2)阴影形成:光在行进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阴影。
③日食的形成: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日食。
④针孔成像:针孔成像实验早在莫箐就记载了针孔成像为一个倒置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c = 3×108m/s = 3×105km/s;光速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 108 m/s,光速在水中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中的2/3?。
第二,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从一种介质发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称为光反射。
2.反射定律:三条线共面,法线居中,两个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与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分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经过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
状况:反射面光滑。
应用:看面朝太阳的平静水面,特别明亮。黑板“反光”等等,都是因为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向不同方向反射,每条光线都服从光反射定律。
状况:反射面不平整。
应用:你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光打在物体上时会漫反射。
练习:☆请举例说明光反射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物体都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缺点:黑板反光;光污染是城市中高楼的玻璃幕墙和琉璃瓦墙的反光造成的。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它。原因是光线在桌子上漫射。
4.镜子: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等距、垂直、虚像。
①图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②图像与物体和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图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子。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功能: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形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形成的像。
(2)球面镜:
凹面镜的定义:用球体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面镜能将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于一点;从焦点到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大灯?
凸面镜的定义:以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
凸面镜的性质:凸面镜发散光线。凸面镜形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的应用:汽车后视镜。
习题:☆在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性时,我们经常使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选择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确定成像位置,比较图像和物体的大小。
☆汽车驾驶员前方的玻璃不是垂直的,而是顶部向内倾斜。除了减少前进时的阻力,从光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车内物体的影像在驾驶员视线上方,不影响驾驶员对道路的视野。汽车大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的障碍物在路面上形成长长的影子,便于驾驶员及早发现。
第三,颜色和不可见光
1.白光的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彩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洋红、黄和青色。
2.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概述
首先,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条线在同一平面,法线在中间,在空气中角度大,光路可逆。
(1)折射光,入射光与法线在同一平面。
⑵折射光和入射光与法线分离。
(3)光线从空气中斜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向折射。
当光线从水或其他介质中倾斜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向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入射(或从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中看到水中的物体,或者从水中看到空中的物体,都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高于实际位置。
练习:☆水池里的水之所以看起来比实际的水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向空中投射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在“云”中自由漫步。我们这里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我们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第二,镜头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体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中心的直线。
光学中心:(o)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F):主光轴上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的点,称为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使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火焰的图像在光幕的中心。
在实验中,无论你如何移动屏幕,你都不能在屏幕上得到一个图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对焦;(2)蜡烛火焰聚焦;③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焦距,图像较远,不能将光具座的光屏移动到这个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定律)
f虚而实,2f大,实而虚而正。
3.对法律的进一步理解:
⑴ u = f是实像与虚像、正象与倒像、像的同侧与异侧的分界点。
⑵ u = 2f是图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为放大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为倒置缩小实像。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物体发出的光通过透镜等综合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使人看到这个物体。
2.近视和远视的矫正:近视要戴凹透镜,远视要戴凸透镜。
动词 (verb的缩写)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两端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为放大的实像,就像投影仪的透镜成像一样;目镜就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再次放大这张图片。经过这两次放大,我们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我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对我们眼睛形成的“视角”的大小至关重要。望远镜的物镜形成的像虽然比原物小,但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可以变得很大。
第四章“状态的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热力学温度。
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沸水的温度是100度。它们被分成100等份,每等份称为1摄氏度。一个地方的温度是-3℃,读作-3℃或-3℃。
转换关系T=t+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结构:下面有一个玻璃泡,里面装有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里面有一根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刻有刻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热胀冷缩做功。
普通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其量程,判断是否适合被测物体的温度;并识别温度计的刻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底部或壁面;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一会儿,待温度计的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应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齐。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变大的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变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种措施的目的是一样的:读数准确。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
定义:从固体到液体的变化叫做熔化。
水晶物质:海波,冰,应时水晶。
无定形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盐、明矾、氯化钠、各种金属。
熔化特性:固体和液体并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性:吸热,先软化变稀,最后变成液态,温度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的温度。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固化:
定义:从液体到固体的变化叫做凝固。
凝固特性:固体和液体并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征:放热,逐渐变稠,变粘,变硬,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冰点:晶体熔化的温度。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冰点是一样的。
凝固的条件:(1)到冰点。(2)继续释放热量。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变化叫做汽化。
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称为蒸发。
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空气在液体表面的流动。
功能:蒸发?烂?热量(从外界或自身吸收热量)具有制冷功能。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所有液体的沸点在气压降低时降低,气压升高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优点:体积减小,便于运输。
功能:液化放热。
3.升华与升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宁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运动:☆要让洗好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个有效的方法。
(1)展开衣服,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将衣服挂在通风处;(3)在阳光下或高温下晾衣服;(4)衣物脱水(拧干后甩干)。
☆解释“冷雪是霜前寒”?
霜前冷:只有当外界温度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放出热量,凝结成霜,所以是“霜前冷”。
雪后冷:融雪是一个融化的过程,吸收热量,所以“雪后冷”。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60分,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逝去的是时间,播种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进入知识的天堂。请享用你自己的甜果!?
1.填空(每空1分,***14分)
1,如图,将一把钢尺放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将它的一端移出桌面,轻拨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的声音与_ _ _ _ _ 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的声音就会不一样。(请填写“音调”、“响度”和“音色”)
2.中秋之夜,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走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树叶沙沙作响。月光穿过层层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圆的斑点,仿佛撒满大地的碎银...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美丽的夜晚:
⑴?树叶的沙沙声是因为树叶的产生,这种声音是通过。
⑵?地球上的圆形斑点实际上是月球的吗?(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
3.小明用蓝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一个只有红光的黑暗房间里,他看到的纸是
颜色,你看到的是什么字?颜色。
4.一束光以35度角打在平面镜上,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夹角为。
5.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A和B。已知A的焦距大于B,但是偏转光线的能力有什么更好的呢?。
6、如果要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就要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 _ _ _ _ _处。
7.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的屏幕上形成并排缩小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8.温度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温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分)
9、下列哪个物体属于光源()
A.地上的雪?b .月亮c .通电的探照灯d .放映电影时看到的屏幕
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1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如下()
A.墙壁中的声音传播b .声音反射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利用声音的折射现象
12,池中水的深度为3m,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5km,月亮在池中的影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A.?3mb . 6mc . 7.6x 105km . 3.8x 105km
13.下列哪张图片正确地描述了从空气到水的光路()?
14,玲玲在书房记单词,妈妈在客厅看电视剧。为了不受电视声音的影响,玲玲采用了以下方法,哪种方法更合适()?
A.关掉电视。调低电视音量。
C.打开书房的收音机d .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15,夜晚,当你渐渐靠近路灯,身影的变化是怎样的?)
A.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矮?
C.先变长,再变短d .先变短,再变长。
16、A、B两杯融冰,A在阳光下,B在阴凉处,两杯中的水的温度?(?)
a、平等?B,A比B高?c,A低B?d,无法判断
1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望镜变成大小相等的虚像?b .相机变成了一个直立的、缩小的虚像。
C.放大镜变成了一个直立的放大实像?d、投影仪形成一个直立放大的实像。
18、以下摘自肖林《物理学习笔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变成实像,不能变成虚像?光可以在任何透明介质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真实图像都是上下颠倒的。
19.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2 cm处。如果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主光轴上距离镜头15 cm和6 cm处,则两个图像为()。
它们都是真实的图像吗?b,都是直立像。c,都是虚像?d,都是放大的图像
20.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屏幕依次放在桌面上成一条直线,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呈现倒置放大的实像。如果蜡烛和光屏反过来,光屏就变成()。
a、倒置放大的实像B、直立放大的虚像?
c、倒还原实像D、倒还原虚像
三、绘图题(每小题3分,***6分)
21,小明的乒乓球掉沙发下面了,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的光线找到了乒乓球。图中已经标出了反射光和入射光。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一个平面镜,并计算反射角度。
22.如图,是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的图像。请在地图上画出相应的物体及其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5分+3分+7分+3分,* * *: 18分)
23、?2001年7月5日晚,山东省蓬莱市海面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奇观——海市蜃楼。蓬莱阁上空出现了一个“华盖”,前面碧水荡漾,后面碧水环城。“画面”的中心像一个建筑群,市区和道路隐约可见,不时有“天人”穿梭其中...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解释了物理学中的哪些现象?(1)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除了以上材料描述的现象,请举出两个相同现象的例子。(2分)
24.如图,有个同学在做“探索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一张大白纸,然后在中间画一条横线,沿着这条线垂直放一块玻璃板,拿两根等长的蜡烛,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用另一根蜡烛b来回移动。
(1)调整蜡烛B的位置,直到它看起来好像刚刚被点燃。
B的位置是什么?图像的位置。
(2)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发现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的平面同相。两根蜡烛的长度相等,以比较图像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25.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
(1)如果在光屏上获得清晰、还原的实像(光屏未画),蜡烛可能放在镜头左侧的A、B、C、D、E五个点上。在这一点上,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特征制成的。
(2)如果蜡烛放在E点,会立着(填“正”或“倒”)还是(填“放大”或“缩小”)?(填写“真实的”或“想象的”)形象。
(3)如果蜡烛放在?点,你不能想象。
(4)如果实像相等,蜡烛应该放进去吗?点。
26.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先组装好设备,调整好烛焰、镜头、光屏,即使它们的中心都在_ _ _ _ _ _ _ _ _ _。这样做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当蜡烛逐渐消耗缩短时,光幕上蜡烛火焰的影像会跟随_ _ _ _ _ _。(填写“上升”或“下降”)
动词 (verb的缩写)综合应用题?(3分+5分)
27、?196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向月球发射红宝石激光。大约2.6s后,接收到月球反射的激光信号。请计算一下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28.第一个测量声音在铸铁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进行的,采用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按铃,在管子的另一端听两次声音。发生了什么事?如果管道的长度是931m,两次噪音的间隔是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期中物理参考答案第一册。
一、填空
1,响度?音调2,(1)振动?空气(2)实像针孔成像
3.红与黑?4705,B?6、对焦7、9cm?& lt?f?& lt?15cm
8、冷热程度,热胀冷缩。
二、选择题
问题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答c c b b b b b a a a d c
三、画图题
21,(略)22,(略)
四、实验探究题?
23、
(1)光的折射。
(2)大气密度不均匀。
(3)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弯曲,油锅前的景象晃动。
24 、( 1)A?,(2)垂直,大小?
25、(1)a、摄影,?(2)积极?;?放大;虚拟的?、?(3)d?(4)b
26,(1)在同一高度;将图像放在屏幕中央。(2)崛起
动词 (verb的缩写)综合应用题?
27、?3.9×米
28,1),声音一次在空气中,一次在铸铁中;
2)、v?=?39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