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考研真题
在宋代以后封建社会的长期弹性制度下,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很稳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弹性制度下的稳定,并不是说不会发生社会大动荡、经济大萧条、社会大危机,而是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社会大动荡、经济大危机,封建制度依然存在,封建社会照常运转,封建秩序始终可以维持。宋朝建国后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继位毛,明朝夺位建文帝,都是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成功夺权后,封建制和弹性制不变;再比如金灭北宋,袁灭金,再灭南宋。明朝赶走了元朝的统治,清朝取代了明朝。这些都是帝国王朝的兴衰,封建社会继续运行,封建社会中的弹性制度继续发挥作用;再比如,元末明初的割据政权,无论是起义军的首领,还是趁元朝衰落独霸一方的军阀,还是旧的亲元势力的残余,都打得不绝于耳,但仍然维持着所辖地区的封建秩序。此外,像明末建立的大顺政权和张建立的大西政权一样,封建制度既没有解体,也没有被取代。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主要是指弹性制度下的封建主义超稳定。统治阶段的角色可以改变,朝代的名称可以改变,一些具体的统治方式也可以改变。即使在一个朝代之下,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但制度不变。
在柔性制度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制度外不存在权力中心和异己势力的角度,得出中国封建制度下缺乏可以替代这一制度的政治力量的结论;其次,从封建制度再生产的规律性分析,得出中国封建制度在任何一种动荡和危机下都有可能再现或再生的结论。再次,从基层社会组织的结构和运作分析,得出中国封建社会在经历暴力冲击后仍然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
第一,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下,缺乏可以替代这种制度的政治力量。
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制度大大增加了社会流动,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社会流动。
从社会的纵向流动来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制度下,普通人可以通过读书、参军、经商三个主要渠道向上流动。
1.读书。如果走读书的路子,最有希望的就是参加科举入仕。随着宋代以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规范,许多学者为科举的成功奉献了一生。只要他们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就永远有希望。当然,除了科场成功,进入仕途之外,士人还有其他向上流动的途径,比如做官,后来做官,或者被高官聘为客,等待日后主人的推荐,进入仕途。另外,只要读书人有所成就,有所名气,都有可能被地方官员推荐。推荐是补充官员职级的一种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中的黄仁宇等因素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以元朝南北不同的税制为例(江南实行秋税、夏税,唐朝模仿这两种税制,北方实行分税制、地方税,唐朝模仿租佃制), 说明政策不统一,不连贯,是元朝政局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仁宇:放松历史的视野,三联书店,2001,第67页。
2.参军。对于普通人来说,参军的路基本是一帆风顺的。宋代及以后各朝代的兵制虽不同,但征兵制与征兵制并存是相同的。北宋时,乡兵通常实行征兵制,具有强制性,但也有一部分乡兵被征召入伍。地方军叫湘军,他们有军籍,而皇军是正规军,由乡兵和湘军挑选出来的精兵组成。入伍后可以根据战功逐级晋升。南宋时,正规军称为“大军”,以区别于北方地区的帝国军,南方地区的部分帝国军也被编为“大军”。南宋的“大军”类似于北宋的皇军。明朝初年,建立了保健所制度,派一部分人到保健所,保卫边疆,镇压地方。军队和人民完全分离了。中期以后,禁卫军松懈,招人当兵,军队和士兵成了两个并行的系统。军队有军籍,不受地方行政官员管辖,世代为军队服务。军人是任何个人自愿应征的,与家庭和后代无关。军队有一定的驻地,士兵是流动的,没有一定的驻地。招募士兵已经成为纵向流动的另一种方式。清朝的正规军是八旗军和绿营。八旗军队有旗籍,实行抽兵服役制。绿营是汉人演的。最初是用来装明兵,在战斗中起辅助作用。后来在平定旧金山和加尔丹叛乱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作用增大。雍正以后,八旗军队战斗力下降,绿营开始成为军队主力,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后,绿营连连溃败,清政府改为雍营,即湘军和淮军,对抗太平天国起义。绿营和勇营都招了。入伍后会根据功绩进行奖励,有可能步步高升。另外,到了明朝,尤其是清朝,武术趋于规范化。一个没有名气的武士可以考武艺。考试分外场和内场,外场考的是骑马射击、步射、硬弓、刀舞、投石,内场考的是武术中的一段话。考试的获胜者被授予武官的职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吴汉:明朝士兵。吴晗:《读史》,三联书店,1961年,第92页。
3.做生意。商业作为一种垂直的流动渠道,自宋代以来,随着私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淡化和消失,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的青睐。有钱平民的子女可以自己创业,而穷人的子女往往先被送到某个行业的作坊或店铺当学徒,然后担任店员,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晋升为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成为独立业主。由于土地买卖的限制一般不再存在,商业积累的财富可以用来购买土地,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进入地方绅士的行列。有些朝代甚至可以捐一个官职。
这样,通过读书、参军、经商这三个主要的垂直流动渠道,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总有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柔性体制下,这三个主要的垂直流动渠道相当于社会的三个安全阀,使人们对社会不满有了适当的宣泄口。如果考虑到在弹性制度下,只能继承财产,不能继承官职,那么下层民众的心理会有些平衡。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孩子中考成功,进入仕途,做了大官,如果他的儿子死后没能成就功名,那么他的官场之路可能就此终结。再过一代,儿子考不上,经营不了家业,家就倒了。对于每一个家族来说,都有兴有盛,有衰有衰,但对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这种有升有降,有升有降的局面并不妨碍制度的正常运行或封建秩序的继续维护。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制度下,家庭财产可以继承,不存在平民或佃户不能继承财产的情况,但有影响的是,财产的继承通常采用析产的方式。这样,一个地主的官家在主人死后留下大量的土地财产。如果后代中没有一个人在仕途或商业上有所成就,为家族赚取更多的财产,那么过了几代,经过财产的反复分析,肯定会穷困潦倒。对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家庭财产的聚散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制度不会因为有些家庭由富而贫,有些家庭由贫而富而改变。反而会因为普通家庭有机会通过读书、做官、练武或开商铺买地而变富,即使变穷,也可能再次为家庭增光添彩。所以封建社会的现实安全阀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在西欧封建社会,没有这种垂直的社会流动机制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安全阀。
一个社会,最令人担忧的应该是出现一群绝望的人。绝望的人,不仅仅是对现状的改善绝望,更重要的是觉得前途黯淡。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现有体制下的命运。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制度下,普通人仍然有通过读书进入仕途、通过参军甚至升官谋生、通过经商致富的替代途径,所以绝望的人会减少。当然,受到政府税收、劳动和地主残酷剥削压榨的贫苦农民,往往被迫别无选择,只能聚众起义,或者加入起义军或地方割据势力的行列。这种情况在元末明初非常突出。但是,农民起义的成功只是把皇朝换成了统治者,这样的改朝换代并不会使封建制度消失,因为无论是农民起义军还是封建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都不是制度外的异己势力。如果这些贫农逃进城市,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不是也不可能是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他们不可能成为体制外的异己势力。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制度下,也有过绝望的读书人。他们主要是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失败的人。除此之外,还有被政府欺负的人,或者被土豪恶霸欺压到打官司无门的人,或者因为陷入冤案对未来失望绝望的人。他们自己也不会聚众造反,而是去农民起义队伍或者封建地区的割据势力,成为那里的谋士或者官员。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是封建社会体制外的异己势力。他们只是在为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而努力,封建制度不变。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在弹性制度下,封建社会也始终缺乏取代这种制度的政治力量。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有垂直流动渠道可供选择的普通民众还是处于绝望中的民众,都不可能成为威胁封建制度本身的体制外异己势力。
从思想上看,要注意唐宋以来儒释道一体化思潮的形成及其深刻影响。先秦时期,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参与学术争鸣。事实上,汉代尊儒突出了儒家维护正统秩序的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广泛流行,儒家失去了它的独尊地位,但它仍然是封建思想的正统。自唐代以来,儒释道融合的趋势开始形成。在大一统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因为维护封建社会君主、大臣、父子、夫妻的绝对服从是永恒的正统学说,一直被视为主流。佛教和道教从宗教方面对这一世俗理论进行了合作和补充。“这种思潮对中国后来的封建社会起到了稳定作用,从而延缓了中国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任:唐宋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想,《任文选》,北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104页。
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这是因为,自唐代以来,特别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皇权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为皇帝的最高权力服务的精神力量。儒家关于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思想核心是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这正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需要的。所以在大一统的思潮中,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同时,“佛教是外来宗教,必须接受传统的封建宗法思想,即儒家正统思想,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除了它的宗教素养,也是基于对儒家思想的维护,所以它不得不与儒家思想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以后,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禁锢。即使当时社会存在各种矛盾,但维护社会秩序,也就是维护既定传统的观念,在精神上束缚了各种对现实不满的势力,就像“一个人长期被禁锢在一个僻静的房间里,必然是苍白的,一棵在大石头的缝隙中诞生的树,必然是扭曲的。“儒家压制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体制下,没有体制外异己势力的原因之一。
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特别是宋代以后,即使是明末传入中国的天主教也试图儒家化。“然而,这一尝试并不成功,因为它虽然使天主教一度大发展,并得到相当一部分儒生的认可,但最终并没有真正实现天主教与儒学的融合,这才是天主教在清中叶消失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