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和解谜技巧
讲常识判断技巧,就是在不了解这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提高蒙文题正确率的很多方法。我想在前几篇文章里提一下,然后我们再总结一下正常的解题技巧。
本文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找到“题干与选项的关联性”,提高正确率。例1:柏拉图认为正在变化的事物是不真实存在的,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认为以下哪一个最真实()A .一棵树b .毕达哥拉斯定理c .人的照片d .马的概念分析:b。
这个问题是2017的真题。先来看看梗。变化的东西其实不存在,所以不变的东西存在。这里的核心就是“不变”二字。我们再来看看选项。树木必然会生长和变化。勾股定理是既定的几何定理,不会再改变。人的照片也会变老变黄,马的概念也一定会不断完善。毕竟人的认知是会不断更新的。
因此,与“不变性”最接近的观点是勾股定理,故选b .例2:下列情况下,行为人分别是(a)张某,14岁,李某,贩卖冰毒0.2克,15岁,周某,20岁,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伤,宋某,35岁,聋哑人,盗窃现金5000元。
本题是2016的真题。我们先来看“无刑事责任能力”这个题目,那么马上就反映出有一个实际年龄限制,已经达到16周岁的人要负刑事责任,也就是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即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年龄在14-16的人,不犯上述罪行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你对这个边界不是很清楚,那就直接看option语句。20岁和35岁的成年人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先排除CD选项。我们来看选项A和b,年龄差不多。一是贩毒,二是玩忽职守。很明显,贩毒是很严重的,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选项B也说明了是过失,所以必须选B。
语言和文字真的很神奇。一点点的差别可以解释很多意思,代表很多东西。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上,找到最有语义的选项。
2.常识判断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常识性话题往往紧跟时事。
有时会考察重大会议中的每一句话,有时会考察国家和各地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些特殊事件。总之就是实时,灵活,贴近现实生活!时事可以分为:重要会议、热词、时政新闻。
热词包括:两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大部门制、法制建设白皮书、和谐世界、绿色消费、民主政治、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医改、又快又好、自主创新、“软实力”竞业限制。时政新闻可以分为:经济、科教、文化卫生、民生社会、内需、政治、资源生态。
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关心身边的大事小事。内容涉及1。法律知识主要内容: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其中行政法占比最高。
重点问题:以行政法的规定为主,基本不涉及法学理论问题。具体考试要求:是点,不是面。
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具体的知识点。2、行政管理和政治常识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制度、* *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涉及* * *人事组织关系等。
3、时事常识考试重点:与上半年时事紧密相关,尤其是考前两三个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应对策略:平时关注新闻,考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4.人文、科技常识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但一般贴近日常生活。巧解常识判断题的五种方法灵活多变,需要考生平时的积累。
但还是有一些解题技巧:(1)排除法。排除法是解决客观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考生会很容易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排除最不适合的选项。甚至有些问题可以直接排除其他三个,选择正确答案。
如果选项有矛盾,马上排除一个。即使不能通过排除直接得到答案,也可以降低难度,提高答题正确率。
(2)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合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考生。
考生在看完试题的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的内容或特点大致相同,可以排除,保留那些差异较大的选项,然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准确率。
(3)第一印象法。在一些试题中,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看完试题和选项的那一刻,大脑会产生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要在这个问题中选择一项。
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先用其他方法回答。
如果还是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确定正确的选项,可以选择第一印象选项。这种选择方法虽然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但这样选择出来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4)比较法。在回答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每个选项与该题的要求纵向比较,根据同一题各自要求的差异,确定最符合该题要求的答案。
(5)大胆猜测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它靠运气,正确率相当小。
这种方法只能在考生用其他方法找不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时使用。猜测法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考生对这类试题钻研过深,陷入其中,从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考生的心情。
这种方法虽然靠运气,但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3.判断“正常”解题技巧的常识
讲常识判断技巧,就是在不了解这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提高蒙文题正确率的很多方法。我想在前几篇文章里提一下,然后我们再总结一下正常的解题技巧。本文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找到“题干与选项的关联性”,提高正确率。
例1:柏拉图认为正在变化的事物是不真实的。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认为以下哪种说法最正确()?
A.一棵树
B.勾股定理
C.人们的照片
D.关于马的概念
分析:选b,此题是2017的真题。先来看看梗。变化的东西其实不存在,所以不变的东西存在。这里的核心就是“不变”二字。我们再来看看选项。树木必然会生长和变化。勾股定理是既定的几何定理,不会再改变。人的照片也会变老变黄,马的概念也一定会不断完善。毕竟人的认知是会不断更新的。所以最接近“不变性”的观点是勾股定理,所以选b。
例2: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十四岁的张卖0.2克冰毒。
B.十五岁的李,因过失致人伤残。
C.20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重伤。
D.35岁的聋哑人宋偷了5000元现金。
分析:选b,本题是2016的真题。我们先来看“无刑事责任能力”这个题目,那么马上就反映出有一个实际年龄限制,已经达到16周岁的人要负刑事责任,也就是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即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年龄在14-16的人,不犯上述罪行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你对这个边界不是很清楚,那就直接看option语句。20岁和35岁的成年人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先排除CD选项。我们来看选项A和b,年龄差不多。一是贩毒,二是玩忽职守。很明显,贩毒是很严重的,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选项B也说明了是过失,所以必须选B。
语言和文字真的很神奇。一点点的差别可以解释很多意思,代表很多东西。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上,找到最有语义的选项。
4.最完整的测试技巧
技巧一:有问题应该先看哪个答案?
自从中国实行应试教育以来,我们的应对方式逐年下降。
现在来复习,拿出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这是不对的。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首先要抓住形式上的东西再去做,也就是做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哪一个像答案。
比如最长的,最短的,顺眼的
技巧二:答案的分布规律
如果你仔细研究历年真题的答案,你会发现,如果你通过简单的计算知道答案,选择c。
很难选择AB。
定律:——难题的答案是顶。
-简单问题的答案更低。
理由:——考试要贯穿公正、公平的原则,要体现在考题的难度和选项的设置上。
难题的答案在前,易题的答案在后,这样在难题上花的时间就可以接近了。
同时ABCD回答的频率也差不多。
具体来说:-大多数人很难选择A和b。
一般来说,b的概率大于a的概率,
在言语理解和表达中,有很多难词。
常识判断,题干字数很少是个难题。
-C,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容易
-大多数选D的人都能做到,不要被忽悠了。
5.竞猜的技巧有哪些?
您好,中证在线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解答!
关于准备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建议
“行测”的科目考察范围广,涉及内容多,包括语言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数据分析等。考生可以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逐一复习每道题。以真题为导向,配合优质模拟题,练习题型,掌握答题技巧,针对薄弱点加强训练。
1常识判断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
②在语言能力的运用上要多做例题,仔细分析它的考察点,有规律可寻。
③逻辑判断,考验耐心,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注重思维的层次性,善于发现题干和备选答案的* * *性。
④数的关系,可以总结一些计算技巧,多注意数、算术、比的计算。
(5)数据分析,要熟悉各种表格的形式并仔细看表格中的数据,有些可以直接选择。
如果还有疑问,请直接在百度在线备考平台与老师交流寻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