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08级新闻专业新闻心理学课程考试综述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门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整体性、发展性和扬弃性。
第一信号系统:利用特定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各种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文字为条件刺激建立的各种条件反射。
Maletzke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型揭示了新闻中认知主体——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了引起其心理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1,感性世界是传者的,媒介(复制)世界是受者的;2.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3.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观点。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新颖性、时效性和开放性。
用角色理论解释新闻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和行为:1,界定新闻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2.新闻受众对记者的角色期待;3.记者的角色冲突。4.新闻活动中的角色互换。
非智力因素:指人的活动中除智力和能力以外的一切因素。
为了使成功成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将智慧的潜力转化为智能的行动,而非智力因素在转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应对任何需要采访的人。能不能敲开被面试者的门,跟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有关。
记者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对记者智力活动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是我们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动力和内在驱动力。动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发动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力,称为内驱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力量,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都需要转化为动力,才能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但是,无论哪种动机能够激发人的智力活动,都具有发动机体活动的功能。关键看动机激发的行为的目标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机这一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内驱力的方向上,即目标取向。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强有弱,有正有负。
意志对记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是与新闻工作的特点分不开的:冒险性和竞争性。
新闻工作本身的冒险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从事新闻采集工作。如果他们想抢独家新闻,他们必须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并利用它来赢得冠军。还要意志坚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从两方面醒来锻炼1,增强自制力;2.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因素起着驱动、导向、中介、制约和强化的作用。其实非智力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又红又专的新闻工作者,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新闻敏感,即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认清对方性格特征的意义:对于不同气质和性格类型的对象,揣摩其心理,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使被采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认清记者的性格特征和采访风格,并配合以相应的谈话方法,使采访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原始效应:又称“初始效应”,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是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第一印象的效果不仅强烈而且持久。
近因效应:又称“最近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是指在最近的沟通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沟通关系的影响。
新闻写作心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对近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在内化(认知和理解)和外化(无华为新闻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所谓内化,是指将外在物质对象的外在形式转化为智慧和意识的过程;外化是指人把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外在活动的过程。
情绪是一种相对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由强烈刺激引起的短暂情绪体验。
压力是指突然的紧张或对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严重事件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记者写作的思维方式;
1.形象思维:是在感受和储存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声音节奏旋律和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特点:主要用典型的方式概括,用形象材料思考。
2.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在分析、综合、比较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提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抛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则。
3.创造性思维:对应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特点:敏感、流畅、灵活、原创、重新定义、洞察。
激发灵感的条件是1。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清晰的创新意识。2.集中精神,全力以赴,调动全部精神力量去写作。3.充分利用原型灵感。4、牢牢把握潜意识活动的最佳阶段。5.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6.立即记录刚刚generate给出的灵感。
共情,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术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人际交往中相互作用”,“能够感受和理解对方的感情”。一般包含两层意思:1。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体会对方的情绪。2.把内心的感受移入对方,一起感受。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其所谓的“情感转移”,不仅包括把别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心,即设身处地,还包括把自己的感受转移到别人的心理,即感染他人。
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行为或态度的原因进行推断的过程。
因为人们不愿意轻易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不会把发生的一切都归因于自己。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能将其归因:一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第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1凯利归因理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会使用三种形式的解释:归因于行为者、目标(人或物)和环境。
为此,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行为是否与他人行为一致;
连贯性信息:行为是否与行为人在其他场合的行为一致;
歧视性信息:行为人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是否是一样的。
例子:一致性信息:其他都一样吗?
一致性信息:这个人经常这样吗?
独特信息:这个人是不是只对这个刺激有这样的反应,而对其他事物没有同样的反应?
成败归因:行为原因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韦纳(1974)从内部和外部三个维度分析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稳定-不稳定;可控。行为稳定性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对人的原始动机的理解。
由于可控因素,我们更容易预测行为的变化;
由于不可控因素,我们可以从行为的原因出发,对未来的行为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归因过程中的偏差
1人为因素高估
演员和观察者:作为演员,他更容易专注于身边的事;作为观察者,他会关注演员(感性特征);
3没有充分利用一致性信息
4与行为人的关系:首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与我们的关联程度(满足或付出代价);第二,考虑观察者对其他人的行为是否与他有关的信念。
5时间在归因中的作用
建议四个条件产生影响:
第一,暗示者可以产生某种权威,获得信任;
第二,应当是被暗示人无意中实施的;
第三,暗示的内容与被暗示者的经历一致;
四是避免被暗示人的心理防御。
拜访机会
记者在选择访问时机时,应考虑到在以下情况下不应急于访问:
1,受访者正专心准备“战斗”
2.被采访者正在连续工作的过程中,不适宜甚至不可能随便打断。
3.当受访者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异常时。
面试时间:一般来说,面试应该安排在被面试者认为方便的时候,可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面试,干扰最小。而且不同的科目要选择不同的面试时间。
要掌握两个环节:1,尊重采访对象的选择,和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
参观地点
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1,是保证面试不被打扰;
2.选择访谈对象熟悉友好的环境;
3.选择一个有助于记者和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