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听力障碍,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
过去人们认为所有的新生儿生来都是聋子。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表明,胎儿听觉感受器在胎儿6-7个月时基本成熟,超声成像可以观察到胎儿受到外界声音刺激时会眨眼。正常新生儿生来就有听觉定向。
听力障碍常见于婴儿吗?
听力损失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占所有出生缺陷的20%,发生率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不等。婴儿期的听力障碍会对宝宝以后的语言学习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导致宝宝又聋又哑。
父母如何尽早发现宝宝听力障碍?
婴儿的早期听觉能力如下
出生后1个月:突然的声音刺激会引起惊跳反射、眨眼反射、觉醒反射和吮吸反射。在哭闹或者跳舞的时候,宝宝听到声音就会停止当前的行为。在耳朵附近晃动发声玩具时,宝宝偶尔会慢慢转过脸。
出生后2个月:睡眠中受到较大声音刺激时,可出现跳跃、眨眼、手脚发抖等现象。和宝宝说话时,他能发出“啊哦”等元音。
出生后3个月:睡眠时听到声音,可有眼睑闭合、手指紧握等动作。电视的声音可以让宝宝转头或者翻白眼。听到吵架的时候会感到不安,听到调侃和音乐的时候会有高兴的表情。
出生后5个月:能转头寻找耳朵里的闹钟,能分辨父母和熟人的声音。害怕突然的人声刺激。
出生后6个月:跟他说话或唱歌,他会用眼睛看着你,追踪声源。能迅速找到发出声音的地方。
如果听力正常,一岁的时候应该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比如来,拥抱,再见。大一点就会模仿大人说一些简单的话。一岁半的时候,他会根据语言指令正确指出自己的五官或熟悉的物体。
怎么检查宝宝听力障碍?
听力筛查主要包括两种筛查方法: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1.耳声发射
是指正常耳蜗在接受外界声刺激后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会通过听骨链和骨膜传到外耳道的现象。
这种自发的声音可以通过仪器记录下来,以评估耳蜗的功能。由于仪器需要记录微小的声音,所以耳声发射检查会受到环境声音、外耳道状态以及受试者配合程度的影响。对于婴儿来说,这种测试在安静睡眠时更准确,可以避免孩子哭闹和吞咽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耳声发射只能评价耳蜗的功能,不能评价听神经的功能。但因为实验操作简单,普及面广,第一次听力筛查多是为了这个项目。
2.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用仪器给孩子声音刺激,然后通过贴在孩子头部皮肤上的电极片,记录孩子听觉神经活动的生物电活动,从而评估听觉神经和脑干听觉核的功能。
这个测试在孩子安静睡觉的时候也比较好。检查不会受到外耳道的干扰,是诊断听力障碍的常规项目之一。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缺陷是能反映高频听阈的障碍,但容易漏诊低频听阈的障碍。
总结:耳声发射可以很好的筛查低频听阈的缺陷,所以结合耳声发射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可以全面掌握儿童的听力情况。
美国儿科学会也强调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宝宝什么时候做听力筛查?
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如果第一次筛查失败或没有进行,需要在出生后42天重新筛查。
未通过复检的儿童:出生后3个月需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障诊疗机构进一步确诊。
如何看待听力筛查结果?
作为新生儿的家长,需要记得在出院时查看医生开具的听力筛查结果表,上面会写着筛查结果和复查的时间、地点,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复查。
1.初筛时可能出现假阳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失败率是15%-20%,但是不用担心,大部分宝宝都是正常的。假阳性结果可能是由于羊水、胎儿脂肪等残留物堵塞新生儿耳道、环境噪音干扰、中耳病变等原因造成的。
第一次筛查没通过不一定意味着听力障碍,需要重新筛查才能明确。
2.初筛已过,但存在高危因素。
如果初筛通过,但孩子有高危因素,出生后三年内需要进行年度听力筛查。有些听力障碍直到新生儿期后才出现,所以需要定期检查。
3.注意通过筛选观察。
宝宝听力障碍怎么办?
如果感觉宝宝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者不会开始说话,就需要及时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有听力障碍的可能。听力障碍最好在出生后6个月内开始早期干预,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振动音桥等手段帮助孩子听到声音,再通过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
如何保护宝宝的听力?
1,不要让宝宝躺着喂奶。
宝宝的咽鼓管是直的,躺着吃奶容易噎着。乳汁会呛入咽鼓管,进入耳腔,引起中耳炎。不仅鼻炎呛宝宝,口腔疾病也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炎在婴幼儿中非常常见,也是伤害宝宝听力的重要因素。
2.不要只抠宝宝的耳朵。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垢,痒得受不了,要给宝宝清理。其实宝宝耳朵里有一些耳垢,其实是很有益的。能有效保护宝宝耳膜,减轻强音对宝宝耳膜的冲击。而且适量的耳垢还可以防止异物和飞虫进入宝宝的耳朵。
3.不要强迫婴儿吃药。
宝宝很难吃又苦又涩的药。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用手捏住宝宝的鼻子,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强行给宝宝灌药。强行灌药会导致药物呛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后果几乎和呛奶一样。
4.不要给宝宝滥用抗生素。
新生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弱,所以很容易感染疾病。家长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会给孩子服用各种抗生素。
有些种类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对耳部的神经细胞有很大的损伤,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耳聋,这就是所谓的耳毒性药物。
5.避免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这可能是父母容易忽视的问题。据测试,家中电视机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冰箱为34至50分贝。此外,室内敲门、大声的家庭争吵都在范围之内。听力下降是渐进的,不容易被发现,而家庭噪音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家庭噪音对宝宝听力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建议家里噪音比较大的设备不要同时打开,同时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
作为一名非专科医生,我没有专科经验,但我可以从宝宝的听力发育入手,给家长展示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有听力问题。将收集以下信息:
一、宝宝的听力发展规律
(1)0 3个月
新生婴儿中耳仍有羊水残留,几天后可完全吸收。此时,宝宝听不到微弱的声音,但能听到很大的声音。
如果突然出现60分贝以上的声音,婴儿很容易受到惊吓,会颤抖、眨眼、皱眉、前臂迅速弯曲、握拳、哭泣、喘息甚至停止进食。
(2)4-6个月
婴儿开始听出他妈妈的声音。和宝宝说话时,他可能会用眼睛看着你,也可能会专心听你的声音而停止其他动作,把头转向声源,表现出对熟悉声音的感知能力。
(3)7 11个月
婴儿能主动将头转向声源方向,即具有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当他们听到妈妈的挑逗声音时,他们会大笑,有些宝宝甚至会听从妈妈的指示做相应的动作。
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宝宝的耳朵,甚至宝宝会失聪。让我们来看看:
擤鼻涕太用力。
捏鼻子这种小事也可能导致宝宝听不见。很多家长会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宝宝的鼻孔,然后让宝宝用力吹气。这种行为可能会使宝宝鼻腔内的细菌因压力而侵入鼓室,从而影响听力。轻则孩子的耳朵会有堵塞的感觉,重则可能导致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其实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先按孩子的鼻子,然后把里面的分泌物吹出来,再按另一个鼻子把鼻子吹出来。
过度拔耳
父母给婴儿拔耳朵是常有的事。不过提醒一下,给宝宝掏耳朵很容易查出问题。要知道,父母把孩子的耳朵抠出来是很重要的。很多妈妈喜欢掏宝宝的耳朵,比如用发夹、火柴棒、木棍等。家长的不经意行为会导致病菌进入宝宝的中耳腔,导致中耳腔感染,严重的会导致鼓膜穿孔。孩子的耳朵要适当清洗,但要注意,工具也要注意。不要用硬的不干净的东西,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噪音过大
根据调查,许多孩子因为噪音污染而患听力疾病。孩子经常在噪音下学习或生活,听力会逐渐下降。高分贝噪音是儿童听力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家庭氛围。如果周围有噪音,记得及时带走或者捂住耳朵。
游泳不注意保护耳朵。
现在,许多孩子开始学习游泳。但由于游泳池的水不干净,孩子抵抗力差,这样的水侵入耳朵后很容易引起中耳炎。所以,如果家长要带宝宝游泳,就要做好保护耳朵的措施。
用错了药
有些药物也会影响孩子的听力,比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如果孩子体质过敏,很可能会有影响,不要盲目用药!
宝宝从出生到3岁,每周要进行8次体检。其实体检并不神秘,只是为了检查宝宝的成长进度,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心连心农历为新手爸妈列出每次体检的主要内容,让很多家长在家提前预习~
“第一次体检(出生后42天)此时,孩子的身体发育有以下特点:视力:能看较大的物体,双眼容易跟随手电筒的单向运动。肢体:它的小臂和小腿总喜欢处于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头。
“第二次体检(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动作发展:我可以支撑头部。俯卧时可以抬头,与肩胛骨成90度角。当你直立时,两条腿可以支撑你的身体。视觉:眼睛可以跟随移动的笔,头部也随之转动。倾听:当你听到一个声音时,你会表现出注意的表情,人们在和他说话时会试图转向说话者。口腔:此时孩子的唾液腺正在发育,唾液经常从口腔流出。血液:4个月大的孩子已经摄入了母亲带来的微量元素铁。如果日常食物中不注意铁的摄入,就容易发生贫血。孩子要多吃蛋黄、猪肝汤、肝泥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但不能吃铁类药物”第三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动作发展:能翻身,已经能坐,但还是坐不稳。我会伸手去拿我想要的东西,然后塞进我的嘴里。视觉:身体可以随头部和眼睛转动,可以凝视明亮的目标和玩具约半分钟。听:注意并环顾四周寻找新的声源,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牙齿:一些6个月大的孩子可能有两颗牙齿,而另一些没有。我们应该多给他们吃一些硬的固体食物,比如干面包、饼干,来练习咀嚼,磨磨牙床,促进牙齿生长。由于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现象会持续并加重,有的孩子会咬乳头。血液: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造血物质基本耗尽。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容易发生贫血。需要分析贫血的原因,是饮食引起的还是疾病引起的。尽快纠正贫血。在家注意观察孩子的面部、嘴唇、皮肤黏膜是否苍白。如果有,应考虑贫血,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第四次体检(宝宝9个月大时)动作发展:我能坐得很稳,能从卧位坐起来再躺下,能灵活地来回攀爬,能袖手旁观栏杆。双手可以灵活的敲积木。拇指和食指可以和谐地拿起小东西。视觉:能看到屏幕上的一条线。视力约为0.1。牙齿:儿童乳牙萌出时间多为6-8个月。儿童乳牙的计算公式是:月龄减4-6。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护牙齿。
“第五次体检(宝宝1岁时)动作发展:此时孩子可以自己站起来,拿着东西走路,手脚并用爬台阶,用蜡笔在纸上戳点或路。视觉:可以握住父母的手指、鼻子、头发和眼睛,他们大多会抚弄玩具或盯着附近的物体。听觉:叫他的时候可以转身或者抬头。牙齿:根据公式,应该产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要超过一岁。如果孩子出牙太晚或者出牙顺序颠倒,就要找原因了,可能是缺钙或者甲减引起的。
“第七次体检(宝宝2岁时)动作发展:能走得很稳,能跑,能一个人上下楼梯。能把珠子串在一起,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和直线。大小便:牙齿完全可以控制:乳牙已经出了20颗,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护牙齿。听力:掌握了300字左右,会说简单的句子。如果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就应该去医院做听力筛查。
“第八次体检(宝宝3岁)动作发展:能随意控制身体的平衡,完成跳跃、踢球、跨越障碍、走S线等动作,会用剪刀、筷子、勺子,会叠纸、捏彩泥。视力:孩子3岁时视力达到0.5,已经达到和成人差不多的准确度。这个时候宝宝要做视力检查。中国约有3%的儿童患有弱视。孩子本身和家长一般都不好找。如果3岁就能发现,4岁之前治疗效果最好,5~6岁还能治疗,12岁就不可能治疗了。牙齿:医生会检查龋齿和牙龈炎症。
给宝宝定期体检,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营养保健情况,还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各位新手家长,不要忽视!
记得宝宝一个月后去医院打疫苗,医生会说要体检。我们出生在妇孺之省。起初,我们没有在社区医院接种疫苗。在省妇幼儿科打疫苗前一定要看医生。医生在开针前会询问孩子的情况。
当时体检的时候,医生会用各种玩具逗逗宝宝,观察她的反应。其中一个触碰右耳和左耳的铃铛,婴儿会听到铃声并转过头来。我认为这应该是一次听力测试。检查完之后,医生会对发育进行全面评估,会告诉你有没有问题。我觉得这钱在前几个月是攒不下来的。如果有问题,我会开前期治疗。
哦!好像还专门做了一个仪器在头上测了一下,应该是一样的。总之各种母乳检测等等。,大医院还是很专业的,很放心。
一切正常的时候我没有去。果然前几天流鼻涕没完全好。社区医院的小女孩说可以打疫苗。结果第二天她就发高烧了,要过几天才能好。大医院的医生对此要求相当严格。
如果孩子有听力问题,会长期影响孩子的语言、智力和心理发育。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临床治疗、助听器或语言训练等,就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孩子在语言、智力、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海洋之声”的听力专家认为,由于儿童太小,无法表达自己,成年人很难发现听力障碍的早期症状。我们曾经见过一个9岁时被父母带去看病的儿童患者。家长们报告说,他们从来不知道这个孩子有听力问题。在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反应比一般孩子慢。当时家长还没意识到是孩子听力下降造成的。直到孩子自己反映听不清老师讲课,家长才注意到。这时候采取干预措施,不仅会有折扣,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如果听力有问题,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耳聋信号,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够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些早期听力损害的迹象如下:1。婴儿:1-3个月:对突然的巨响没有反应。3-6个月:找不到音源。6-9个月:不要看演讲中提到的人或事。9-12个月:不知道如何遵循一个动作的指令,比如:把球给我。12-15个月:未能说出第一个词,如:爸爸,妈妈,灯,车。15-18月:对你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无动于衷。18-24个月:未能使用二字短句。24-30个月:能说100以内的单词。30-36个月:不会用4-5个单词的句子。
儿童听力障碍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方针。儿童言语发展最快的阶段是0-5岁,时间对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错过这个时间,孩子的说话、气息、理解力等都将无法挽回。早期发现对孩子后期的言语康复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列为必修项目。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已通过,无需复查。后来,父母在家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如果没听说过,42天后再去复诊。如果还是没有通过,需要3个月后再复试。如果还是不通过,需要转诊到三甲以上医院做进一步听力检查。今天早上你需要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如果您有严重的听力损失,您需要佩戴助听器并植入人工耳蜗。
如果孩子有听力问题,会长期影响孩子的语言、智力和心理发育。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临床治疗、助听器或语言训练等,就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孩子在语言、智力、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海洋之声”的听力专家认为,由于儿童太小,无法表达自己,成年人很难发现听力障碍的早期症状。我们曾经见过一个9岁时被父母带去看病的儿童患者。家长们报告说,他们从来不知道这个孩子有听力问题。在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反应比一般孩子慢。当时家长还没意识到是孩子听力下降造成的。直到孩子自己反映听不清老师讲课,家长才注意到。这时候采取干预措施,不仅会有折扣,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如果听力有问题,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耳聋信号,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够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些早期听力损害的迹象如下:1。婴儿:1-3个月:对突然的巨响没有反应。3-6个月:找不到音源。6-9个月:不要看演讲中提到的人或事。9-12个月:不知道如何遵循一个动作的指令,比如:把球给我。12-15个月:未能说出第一个词,如:爸爸,妈妈,灯,车。15-18月:对你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无动于衷。18-24个月:未能使用二字短句。24-30个月:能说100以内的单词。30-36个月:不会用4-5个单词的句子。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判断,争取早发现早干预。
早期听力受损的征兆有以下几点:1。婴儿期:1-3个月:对突然的巨响没有反应。3-6个月:找不到音源。6-9个月:不要看演讲中提到的人或事。9-12个月:不知道如何遵循一个动作的指令,比如:把球给我。12-15个月:未能说出第一个词,如:爸爸,妈妈,灯,车。15-18月:对你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无动于衷。18-24个月:未能使用二字短句。24-30个月:能说100以内的单词。30-36个月:不会用4-5个单词的句子。
如果孩子有听力问题,会长期影响孩子的语言、智力和心理发育。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临床治疗、助听器或语言训练等,就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孩子在语言、智力、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海洋之声”的听力专家认为,由于儿童太小,无法表达自己,成年人很难发现听力障碍的早期症状。我们曾经见过一个9岁时被父母带去看病的儿童患者。家长们报告说,他们从来不知道这个孩子有听力问题。在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反应比一般孩子慢。当时家长还没意识到是孩子听力下降造成的。直到孩子自己反映听不清老师讲课,家长才注意到。这时候采取干预措施,不仅会有折扣,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如果听力有问题,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耳聋信号,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够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些早期听力损害的迹象如下:1。婴儿:1-3个月:对突然的巨响没有反应。3-6个月:找不到音源。6-9个月:不要看演讲中提到的人或事。9-12个月:不知道如何遵循一个动作的指令,比如:把球给我。12-15个月:未能说出第一个词,如:爸爸,妈妈,灯,车。15-18月:对你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无动于衷。18-24个月:未能使用二字短句。24-30个月:能说100以内的单词。30-36个月:不会用4-5个单词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