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29分,含每道选择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日本的这场浩劫,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文明的脆弱。现代人看起来很强大。他可以建造大规模大功率的核电站和水电站,因为他有很多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人类存在的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并被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才能看到大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是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理念,但它包含着摧毁我们生存基础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无法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转化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欲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之间不可逆转的规律内,去争取人与自然的利益。于是,所有人类强行向大自然索取的地盘,都被大自然以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了回来。每当我说起这个,我都不得不为中国先民的智慧致敬。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都江堰创造了把水分成四六份的治水方法,直到今天都很神奇。这是体现人与自然统一的法则。堰是指根据情况对水进行引导,同时又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大坝意味着与水的强硬对抗,意味着对水流方向的强大威慑,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正面碰撞。哲学家指出,这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对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至关重要的基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紧随其后。如果看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思想被各种偏见和流行观念蒙蔽,那么我们的行为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向真相敞开心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摆脱不了古怪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局限造成的狭隘视野。或许,退一步,放弃(至少暂时)那种疯狂的自我表达,包括由此产生的扭曲行为,听从自然,让事物回归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相或许就向我们敞开了。事实上,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没有准备好的变化。以基因工程为例。我们想好要安排什么样的基因组合了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基因工程的手段,但我们没有产生出利用这种手段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想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思维,我们必须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为了洞察我们的真实存在,理解这种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这场核灾难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又一次开放:人如何影响已经主宰了人类的技术?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划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技术,从而实现与自然的经济效益(适应、协调以及与自然的关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型11-15。(20分)第九节车厢,俄罗斯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我想坐15次列车从里加到列宁格勒。我来到火车站,买了第二节车厢的票。我走近火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不存在!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车票的乘客,一半被安排到其他车厢,一半换乘下一趟列车。最后,大家都怒气冲冲地来到了列宁格勒。回到莫斯科后,我在《于努》的《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一封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我正好在基辅出差,所以晚上去拜访了作家。他真的没让我白跑。”如果我坐的火车没有前三节车厢,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火车居然挂了两节第九节车厢。当然,买了第九节车厢车票的乘客都是上一节第九节车厢的,因为所有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九节车厢在后面。谁会想到第九节车厢或者第九节车厢?列车启动后,最后一节第9节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车,莫名其妙,就去找列车员:“我车上没有乘客!”"但是售票员说,"售票处一定又弄错了!”列车员说完,立即通知下一站发售第九节车厢的车票。火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九节车厢车票的人也是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大家都跑到前一节第九节车厢门口,排队上车。看着这么多乘客,乘务员慌了,停在车门口说:“我这里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在1车厢,让他安排大家去其他车厢。快点,否则汽车要启动了!“愤怒的乘客提着大包小包冲向1车厢。列车员看着这么多乘客跑得远远的,很疑惑:“你们从哪里来的?”乘客们说,“从第九节车厢...”“车厢已经满了...”售票员没有时间研究此刻发生了什么。他需要马上安排这些乘客。忙碌了一段时间后,乘客们终于安静下来,他一口气下达了出发的命令。这时,后段9号车厢乘务员又来了,说:“我车上没有乘客。”“这怎么可能呢?“这一次,列车员认为乘务员一定是疯了。于是,列车员决定和乘务员一起去车厢,却发现列车有两个第九节车厢。售票员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长长舒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下一站:“第九节车厢下车!”“当时已经是半夜了,负责接车的人也是正常人,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九节车厢,摘下来,拖到备用车道,重新组装列车,通知列车员。列车员又一次下令开始,然后回到自己的包厢睡觉。但是后来,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我的车上还是没有乘客。”我不知道这一趟下来列车长是不是疯了,我只是一边抽着烟一边想:“火车怎么听了这么久?”然后他向窗外望去,却发现前后的车都不见了。不说半天,四周一片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九辆车的备用车道上。他匆忙叫醒了所有乘客,所有人都没穿外套就跳下铺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哪里。听他说到这,我忍不住笑了。结果说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我们第九节车厢的这些乘客打算去保加利亚旅行!(本文已修改)11。小说以“我”的一次乘车经历开始。有什么作用?①用作铺垫,引出故事主线②强化(衬托)故事主线的叙事效果③突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12。补充第二段“极端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例:你的遭遇和我和我老婆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请来吧,我相信你不会白跑的。13.哪个人是故事的主要部分?有什么效果?第三人称叙述。(1)突破开头用第一人称写“我”时所见所闻的局限,自由展现事件的过程、人物的心理、异地发生的事情。(2)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更加客观。14.欣赏线描部分的景物描写。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寒冷的圆月渲染了一种悲伤、空旷、贫瘠的气氛。(2)烘托了人物的无奈;(3)以满月表现人物的感情和结局的残迹,与结尾指出的破落旅游形成对比。15.第九节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举例:①粗心的管理和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接车的人看似在纠错,但错误越来越大。原因恰恰是工作作风的问题。②机械武断地判断问题,不要靠惯性思维解决问题。误挂两节车厢造成的错误迟迟得不到纠正,与列车长和接车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