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岩石圈明显分块,各块的地壳厚度明显不同[1]。西部有世界上地壳厚度最大的青藏高原,厚度达60 ~ 70 km。东部沿海平原是中国大陆最薄的地区,厚度只有33 ~ 35公里。最厚区和最薄区之间的广大区域为地壳中层厚度区,厚度为40 ~ 50公里。地壳厚度最厚、中间和最薄的三个区域对应着地势最高、中间和最低的三个台阶。青藏高原被一个大规模的地壳厚度陡变带所包围,南部是喜马拉雅陡变带,北部是昆仑-祁连陡变带,东部是贺兰-龙门陡变带。在地壳厚度中等和最薄的两个区域之间是一个大范围的地壳厚度突变带,这是一个即兴的安-太行-武陵突变带,一般呈东北方向延伸。台湾省东南沿海和东部分别有两个北北东向延伸带,但都属于小尺度地壳厚度突变带。中国西北地区的阿尔泰山和天山存在两个地壳厚度突变带。这八个突变带多为大块的节理,对应地表的高山。

中国地壳是结构极其复杂的大陆地壳。有许多稳定的地台和地块,地台和地块之间有许多不同时代形成的洲际和大陆边缘褶皱带。华北、长江、塔里木是中国三大地台。一些新元古代固化地块相对较小,包括准噶尔地块、柴达木和藏北羌塘。中国自北向南有四个洲际增生褶皱区或洲际褶皱造山带:准噶尔-兴安褶皱区、秦-齐昆仑褶皱区、青藏-滇西褶皱区和喜马拉雅褶皱系。

中国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新构造活动带,即晚、近代褶皱(或复活)山区和新生代以来的裂谷盆地。喜马拉雅山和台湾省中央山系为新生代褶皱山系,分别位于板块碰撞带和俯冲带,现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目前还在以每年毫米的速度上升。地震活动不仅频繁,而且强烈。

在西部地区,由于印度板块自南向北的推挤,喜马拉雅山脉强烈褶皱后,上新世末至第四纪,出现了以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强烈隆升为特征的新构造活动。青藏高原上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燕山褶皱山系也随着青藏高原迅速崛起。青藏高原以北的西昆仑、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印支-海西期、加里东期褶皱山系,在此期间也产生了快速隆升,强烈隆升的山系与大规模的坳陷沉降盆地交替出现,隆升与沉降的垂向差异运动非常大[1]。隆起山脉与沉降盆地的分界线多为逆冲活动断层,多为发震断层。

中国东部新构造活动强度远弱于西部,表现为伸展、裂谷作用和地堑系的形成。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以来,裂谷活动减弱,新构造活动总体上表现为断块间的小幅波动。华北是东部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它以太行山和伏牛山为界,东面是大面积的沉陷区。自晚第三纪以来,沉降区大面积沉降,形成了从新近纪到第四纪的广泛而相当厚的沉积盖层。西部主要是隆起区,并伴有一系列深裂谷地堑系。鄂尔多斯隆起区边缘分布着新构造活动沉降最大的断陷盆地,包括银川地堑、渭河地堑、汾河地堑和河套地堑。华北是中国东部板内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强震分布在郯庐断裂带、鄂尔多斯周边裂谷地堑和华北平原局部裂谷中,表明这些裂谷系仍是构造活动带。东北大规模裂陷的开始和结束都比华北早。新构造活动期的主要特征是平原区小幅度沉降,周边剥蚀区间歇性抬升,多期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微弱。华南断陷盆地的沉降止于古近纪,新构造时期华南整体隆升,断块差异活动不明显,地震活动和岩浆活动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