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阅读理解的真题
问题1:因为“考证”准确地说明了在人类文字发明之前,“实物字母”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问题1:(1)通过举例(列举数字),说明“书信本”繁琐,不方便。(2)充分说明纸质书信已被广泛使用,增添了文学趣味。(每道小题2分,恰到好处的意思)
问题1:D
问题1:此题考查文章写作思路的梳理能力。仔细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一下。
1题:本题考查解释性语言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方法:解释+分析+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问题1:本题考查讲解方法以及讲解方法的表达效果。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方法+特征,分析特征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
问题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d项说明名人书信仍有史料价值。,1,阅读以下文章,完成以下问题。(13分)
从“几何书”到“伊妹儿”
①“远道而来的客人,留给我一对鲤鱼;胡二煮鲤鱼,有书在其中。”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的鲤鱼,肚子里藏着一封用丝绸写的家书,带给你很多惊喜。在古代,人们习惯将织锦、丝绸制成的书信放在鲤鱼形的信盒中,这就是“双鲤”而不是古诗中的书信,即所谓“尺牍书”的由来。
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是用实物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也就是“实物信”。古* * *,所谓“古之以结治”,就是用结来传递信息,“大事,大结;事小,总结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有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简和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字,以便记录和交流。其中,木简和竹简被用来传递信息和感情,统称为“脚简”。“脚信”以及后来的“脚信”是* *早期的主要传播方式。
(3)然而“信书”很重。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3000多根竹简,用了两个强壮的战士才把信送到宫里。“几何书”虽轻,但用料昂贵,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把字母带入了一个新阶段。纸质信件价格便宜,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期间,石昊的贫苦妇女仍能借助“一人附书”得知孩子上战场的消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非常流行。各种免费的电子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电子邮件服务,但人类交流的发展并没有停止,更新的交流方式如短信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随意和便捷。在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测传统的信件将被新的通信方式所取代。然而,我们惊讶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信件仍在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并在当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⑤为什么信息时代仍然有很多人热爱传统的沟通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尊人”的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让和对他人的尊重。比如称自己为“我”是谦虚的称呼;称呼别人为“阁下”是一种尊称。所以,纸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历久弥新的传统,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浪漫的情怀,更是人与人之间不被浮躁所掩盖的天然“爱”。
此外,传统信件具有历史价值。当人们到了晚年,他们读他们年轻时的信。往事历历在目,他们常有“家信一条,抵得上千斤黄金”的礼物,所以觉得弥足珍贵。据说徐悲鸿的信在拍卖会上拍出了566,5438+0,000元的高价,而* * *给叶恭绰的信拍出了65,438+0,654,38+0,000元。这些名人书信之所以能受到众多收藏者的追捧并卖出高价,重要原因是写在纸上的书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和写信人的笔迹一样,是不可“复制”的。
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传播模式的演变
不同时期
应急通信模式
在书写发明之前
实体信件
改进后的书写材料
(1)
尺子书
纸发明后
(2)
(3)
电子邮件
短信等。
问题二: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强调“据考证”?(3分)
问题3:根据第3段回答问题。(4分)
(1)东方朔给汉武帝写过什么?(2分)
(2)引用“一人附书于”的表达效果如何?(2分)
问题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 .题目“从《尺牍》到“伊妹儿”中,用“伊妹儿”代替电子邮件,非常形象。b .第一段引用鲤鱼传家宝中的古诗,既能引起阅读兴趣,又能增添文化韵味。c .第(5)段说明传统书信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体现人与人之间自然朴素的尊重。d .第6段,名人书信被高价卖出,说明传统的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它们又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