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俄罗斯(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罗斯(苏联)知识点。
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2)农奴必须赎回自己的土地。
3.评估:
①性质:是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的本质)
②进步性: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年底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2.政治:沙皇专制
3.外部:
①19年底,强行租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被划分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为东北日俄战争战败。1912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国、法国结成三国协定,反对三国同盟。
③1917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社会主义道路1965438+2007年十月革命
⑴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2)过程: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部: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交:盟国的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中国各族人民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让土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苏维埃政权通过击败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而得到巩固。
4.经济:
(1)城市接管银行和铁路,开始由工人监管企业,后来大企业国有化;在农村地区,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被没收,分配给农民耕种。
(2)战时* * *资本主义的政策。
(4)历史意义
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2.激励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列宁时期
(一)资本主义的战时* * *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2.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度(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2)将所有大中型企业收归国有,
(3)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4)所有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3.评估:
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确保了军事上的胜利。
(2)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7)
1.背景: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临崩溃,1921年饥荒,战时* * *政策的继续实施加剧了经济恶化,农民暴动和水手暴动)。
2.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收制度,税后余粮归农民所有;
(2)工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不能兴办的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从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1)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资本主义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扩大生产。
4.评估:
①工农联盟得到改善和巩固,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
(2)适合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这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苏联成立于1922年。
列宁逝世于1924年。
第二个时期:斯大林时期
(三)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2.流程:
(1)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65438-092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65438年至0928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计划经济。
③1927?1937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4)成就: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1937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实现农业集体化
⑤问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产品单调,质量差;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2)政治:1936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936宪法的颁布
1.背景:苏联社会巨变: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
②目的:确认法律形式的重大变化。
③内容:a .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 .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所有制;c .政治基础是各级工人代表苏联。
④意义:a .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标志着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缺陷和缺点:
(1)经济管理太死、太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
(2)政治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4.评估:
①在战争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后来,它日益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二战前后的苏联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随着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也解除了德国发动战争时的后顾之忧。
(2)在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莫斯科之战(1941年10月?1942前期的胜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宣言》。
(3)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战转折点,苏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2.参加重大国际会议
⑴德黑兰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波茨坦会议
3.①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占柏林;②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东北日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早期
1.国内: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一颗原子弹在1949爆炸。
问题:制度弊端日益明显;
2.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东方集团(南斯拉夫除外)。应对美国的冷战。
3.雅尔塔体系是在美苏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美苏分为两部分,具体如下:
(1)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德国和柏林的分治占领。
③控制东方集团;
(4) 1955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⑤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民主建国;
苏联的改革进程(与50年代美苏争霸?1991年)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苏联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霸权开始。苏处于守势)
1.切入:1956苏联第20任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2.内容:经济领域
①重点:农业,有一定成绩;
②行业:简政放权,精简机构;
3.失败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2)对原有经济体系的小修小补;
(3)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
(B)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苏联的进攻和美国的防御)
1.内容:经济领域:
(1)专注:工业,专注重工业。
2.效果:
(1)在执政初期,实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执政期间,苏联军备力量壮大,成为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失败原因:
(1)经济体制没有实质性突破;
(2)后期个人独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3)中央集权经济体制活力下降,社会矛盾众多。
(3)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苏联收缩,苏联解体?霸权结束了,两极格局结束了)
1.时间:经济改革受挫后,从1988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2.内容:
(1)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开放化;
(2)完全否认苏联的历史。
3.后果:丑化* * *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1990的局势动荡不安:
(1)实行多党制;(2)经济下滑;(3)民族冲突爆发,民族分离活动加剧;(4)党内斗争尖锐而公开。
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1)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2)流程
1.政权发生质变的“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8月《苏联主权与国联条约》的公布1991;根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导致混乱。
②本质:* *生产党内权力之争。
(3)影响: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许多国家已经宣布独立。
2.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明斯克协议。
1991 65438+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
3.苏联解体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
1991 65438+2月22日11国家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已扩大到大多数参与国。
(3)影响: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2.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了重大挫折;
如今,俄罗斯已成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历史概念也有轻重缓急。
(1)重大历史概念。一般来说是指教材的章(或节)名,是教材知识线索的主干。重大历史概念有一章(节)有一个中心内容,如“西汉兴亡”、“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几个章节综合了一个中心内容。比如《唐史》分五章叙述(第14 ~ 18章);还有一章(节)包含几个重大事件,这在《世界近代史》(第一卷)中最为明显。
(2)关键历史概念。指构成或与重大历史概念相联系的概念,一般指教材的子目录,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在“西汉兴亡”的概念下,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化景观之治”等一系列关键的历史概念。将重大历史概念和关键历史概念结合起来,构建历史知识的基本线索,是备考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全面掌握。
(3)一般历史观念。是在重点历史概念下支撑教材重点知识的辅助历史概念。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永安建制”、“北伐”。这种历史概念可以根据课本上描述的细节来掌握,但要多思考概念的外延。
(4)次级历史的概念。指的是散落在教材各处的很多小概念,包括语录和注释。中学历史的概念往往是教材中的历史专有名词、名称或句子。如《耦耕》和《王武刘笔》。这类概念一般要求史料记载准确,一句话评价,没有完整的分析。
理论概念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包含的一些概念,以及历史学科所特有的一些概念。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国家、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许多概念不得不依赖于他们在政治学中学到的东西。比如内外因原理可以指导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成败原因)的分析;矛盾特殊性原理可以指导根据历史条件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而不是空谈。然而,与政治学相比,历史学科的理论概念在理解和运用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理论概念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在于“指导”而不是实际的“应用”,即理解要深入全面,答题不要求回答概念原则,只要求在概念原则的指导下组织史料。
第二,历史理论的概念要注意它的“历史性”。比如“民族关系”这个概念,政治学讲的是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对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很有帮助。而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历史,其中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明清时期,新增加了西方殖民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的民族关系首先是帝国主义对外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其次是中华民族内部的关系。近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围绕着两个主题: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其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世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首先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把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其次,有大国践踏弱国和民族的权利,比如维也纳体系对欧洲领土的任意分割,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运动。
掌握理论概念需要:一、了解原理;第二,根据和运用掌握的原理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第三,根据这些原则得出一些历史认识。如1993高考第52题,根据对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史实的分析,要求考生得出这样的理性认识:要取得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不仅要推翻国内反动统治阶级,同时还要推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