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问题分类分析之三

面试问题的分类与分析(三)

与人际关系意识和技巧相关的话题

个案分析

(1)假设你一直在一个部门工作,你和你的一个同事在学历、资历、年龄等方面完全一样。,而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成绩也很难抗衡。这时候上级领导会安排你们中的一个人出国学习一年,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你如何表现才能赢得这个机会?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一般来说,人在无冲突的状态下,基本上可以理性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但面对职务晋升、住房分配、出国深造、调薪等利益竞争,他们往往会扔掉面具,展示自己真正的沟通能力和处理方式。这个题目表面上看起来是考验考生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实际上是考察考生在特定利益冲突下的人际交往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技巧。请注意考生回答的方向。

参考评分标准:

好:我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地位,坦率地承认领导因为同等条件派任何人出国都是合理的。同时我也能意识到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有成熟的沟通技巧,比如在适当的场合和机会主动与领导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但不会刻意比较或贬低同事。

中国人:我们可以正确对待派他们出国的领导,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的作用,我们永远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缺乏沟通技巧。

差:急于表现自己,片面强调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拿自己的优点和同事的缺点做比较。

(2)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很多中学老师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一位重点中学初三的老师对一位学生家长说:“你的孩子没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甚至考上高中都有危险。我照顾不了那么多学生,只好放弃他。请带着孩子照顾好自己。”如果你是这个学生的家长,你如何评价这个老师,你又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人际交往可以用一个人是否关心、理解、包容他人来衡量。这个问题侧重于考生能否理解中学老师的难处,而不是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参考评分标准:

好:客观接受现实,意识到升学压力有时会让老师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老师的做法有问题,还能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与老师相处融洽。

语文:我能理解老师的困境,但我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批评和指责,或者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

差:一味批评指责老师,感叹“世风日下,人心未老。”

(3)如果在工作中,你的上级很重视你,经常指派你做一些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所以你的同事对你很不满,你会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将考生置于两难境地,考察其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主要是处理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归属关系的意识和沟通能力。

参考评分标准:

好:觉得不好意思,能从有利于工作和团结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能积极、机智、稳妥地说服领导改变想法,同时也能容忍同事的一些不当甚至过激的做法,适当沟通。

中国人:我很尴尬,但是我不能向领导提起这件事(怕辜负领导的信任)。我会私下和对你有意见的同事沟通,希望能消除误会。

差:不觉得尴尬,坚决执行上级交给的任务,我觉得这是我能力强的必然结果。

(4)如果你是某个部门的公务员,有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你的领导对你的一个同事说,他应该负责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的计划是你先提出来的。你一直以为这份工作属于你。你怎么看(或者你怎么看你的领导和同事)?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生活中,看到别人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却被冷落,绝对不是个滋味。考官要重点关注考生此时的心态和思想,适当询问他们如何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

参考评分标准:

好:承认自己会有一点恼火或不高兴,能够客观地分析这一点,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如方案已被采纳)和同事的优点,激励自己对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表示如有必要会积极配合那个同事的工作。

中国人:有点不满意或者失落,觉得委屈。虽然有肩负重任的愿望,但既然领导没有交给自己,那就顺其自然盲目吧。

差:不会感到不安或不开心,也不会感到无法忍受或嫉妒。我觉得领导不公平。希望在适当的场合和领导沟通,或者我故意在同事面前说,这个方案是你先提出来的。

(5)如果你在校学习期间,导师让你和同学合写一篇论文,你全身心投入,做了大量工作,而同学只是敷衍了事,做些表面文章。论文写完了,导师很满意。这个时候,你的同学自觉不自觉地向导师坦白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受到了导师的表扬。你会怎么做?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当一个人因为受到外界的侵害或不公平对待而感到威胁和压抑时,他会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也会更加现实。

评分参考标准:

好:坦白说明同学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不快,但理解人在某种欲望或利益的驱使下也会做出类似的事情。能够很好的克制自己,用一些具体的事实(如笔记、实验报告、参考书、目录等)向导师说明真实情况。)在适当的场合和机会。

语文:可以承认自己的不开心,但是克制自己,不跟同学吵架,做一些解释和辩解,让导师了解一下大概情况。

差:情绪激动,对同学极度不满,立即辩解或说明真相,引起反对;或者单独向导师说明情况,批评同学的做法,发泄不满。

(6)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你的工作能力绰绰有余,工作成绩突出,却无法赢得领导的信任,而一些能力差的同事却因为自己的口才赢得了领导的青睐。对此你怎么看?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好的健谈者能够在左右之间找到平衡。不善言辞者,被动,处处挣扎。懂得如何与人交谈是实现人与人之间默契交流的重要因素,考生对此的理解对其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影响。

参考评分标准:

好:我不否认当今社会存在这种情况。知道自己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不一定(不一定)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能诚实地分析原因,对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有客观的认识,并愿意努力改变自己的弱点。

中国人:我心里有一些消极的想法,但我也承认我确实有一些弱点,我愿意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差: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对领导和同事保持敬而远之的距离;或者认为领导没有“眼光”,认为只要一直像老黄牛一样工作,最终会改善和领导同事的关系。

(7)如果有人对你正在谈论的事情做出无知或不友好的评论,你会怎么做?请举例说明?

思维方式:行为问题。通过考生被批评时的反应,可以了解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考官要对考生所讲的事例进行深入提问,了解完整的行为事例。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在不影响对方自尊心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让对方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比如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友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重事轻人。

中:有时很难区分事物与人的情绪和场合,或沉默或争论。

穷人:做和事佬,放弃立场附和;或者有教训别人的倾向,激烈争论,让对方难堪。

(8)当你全神贯注于一堂课或一场音乐会时,如果有人在谈论它,你通常会做什么?请举例说明?

思维方式:行为问题。通过回应他人的错误,我们可以考察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考官可以深究具体细节,确保能够得到考生的真实行为。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够在不影响对方自尊心的情况下,巧妙地让对方意识到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如幽默);或者曾经采取过不恰当的方式,现在有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人:随着心情和场合,我要么忍受,要么逃避,所以我担心我自己。

差:干脆打断别人,或者给别人一大理由让对方难堪;或者吵过架还没有总结出一个成熟的方法。

(9)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朋友在和你说话的时候,对最近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但他并不知道你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这时,另一个朋友加入了你,他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指出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之前的朋友觉得很尴尬。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对题目的思考:情境题。本题目通过设计一个尴尬的情境,考察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宽容大度是人际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评分参考标准:

好:情绪反应稳定冷静,能运用幽默语言等巧妙方法化解尴尬局面,减轻对方压力,给对方台阶下。

中国人:有化解尴尬局面的意识,但方式方法不恰当。

差:避免说话,或者借机讽刺别人。

(10)总有人欣赏你,也有人不欣赏你。请大家说说。欣赏你的人如何评价你,不欣赏你的人如何评价你?

对题目的思考:背景题目。考察考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一个人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客观的判断和评价自己。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迫使考生换位思考,以此来判断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评价和敏锐度。如果考生只谈自己的评价,考官要提醒考生,这个问题是问别人如何评价你,要问,你怎么看待别人的这些评价?

参考评分标准:

好: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承认自己在不同人眼中的形象不同,能正确对待。

中国人:我优点多缺点少,不希望大家对我满意,但是我分析不出别人不喜欢我的原因。

差:无法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评价与面试中的整体表现相矛盾),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