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的历史@ > @
分析:
坎儿井是中国新疆特有的水利设施,通过地下渠道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被称为中国第三大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
坎儿井起源于汉代的“井渠”,在《河曲书》和《汉书·沟志》的史籍中均有记载。汉武帝时,在陕西大理开凿龙首渠,引洛水灌溉田地。因为运河的堤岸容易坍塌,所以将水力设计竖井下沉到地下通水。钻井技术和凿井方法通过汉朝军队传到新疆。新疆各族人民根据干旱、夏热、高山融雪的自然条件,开发了坎儿井,主要流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
坎儿井的水源是高山雪水通过山麓渗入砾石层的潜流或潜水。坎儿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涵洞,即地下输水通道;第二部分是竖井,每隔20-30米有一个竖井穿过地面,作为挖涵洞的出口和通风口;第三部分是明渠,流经田庄时通过它引入灌溉。
坎儿井具有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泥沙侵蚀、采用地下深层潜水、自流灌溉、随地挖掘形成独立灌区、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减少地下水的蒸发也保护了当地的环境。
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吐鲁番盆地特有的地下水利工程,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的。新疆的坎儿井长达54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灌溉系统。
一块2000多年前出土的石头上刻着吐鲁番坎儿井地图,说明坎儿井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坎儿井由竖井、涵洞、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主要用于挖掘涵洞,维持人们出入大地。涵洞是坎儿井的主体,明渠是涵洞与农田之间的通道。涝坝就是涵洞的出水口,建个水库,存一定的水,然后灌溉农田。
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有近千口坎儿井,总长度约5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一般由竖井、地下通道、地面通道和“涝坝”(小型水库)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卡拉乌山都是山。春夏时节,大量的雨雪顺着山谷流下,潜到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坎儿井,引地下暗流灌溉农田。坎儿不会因为高温和大风蒸发大量水分,所以流量稳定,保证自流灌溉。
坎儿井,早在历史记载中,就被称为“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大多建于清代。时至今日,大面积的绿洲良田仍在浇灌。吐鲁番郊区有五林坎儿井和五星乡坎儿井,可以去看看。
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坎儿井是吐鲁番各族古老的劳动人民,根据盆地的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利用地面坡度抽取地下水是吐鲁番盆地特有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大规模建设的原因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吐鲁番盆地北部有博格达山,西部有卡劳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暗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吐鲁番的土由碎石和粘土胶结而成,质地坚实,井壁和涵洞不易坍塌,为坎儿井的大量开挖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吐鲁番炎热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多风的季节,风吹得满天都是,风吹过沙子往往就停了。大量农田和运河被黄沙淹没。而坎儿井则是通过地下涵洞输水,不受季节和沙尘暴的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常年可自流灌溉。
坎儿井最早出现于18年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何磊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有一千多口。如果连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或井洞,是当地人通过吸收大陆的“井渠法”创造的。它通过人工挖掘地下渠道,将流域内丰富的地下水引入地面灌溉利用。
在山雪暗流中,找到它的水源,每隔一定间隔钻一个深浅不一的竖井,然后根据地形在井底修建涵洞,与水井相通,把水引下来。地下渠道的出口与地表渠道相连,将地下水引至地表灌溉桑园。
坎儿井开始慢慢发展,到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在希拉里克“加井加渠”时,“吐鲁番旧地三十余处”(《清稿·撒传》)。经过推广,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100个地方。光绪六年(1880),左领兵平息阿古拜叛乱后,“力劝百姓掘坎儿井”,“除吐鲁番排水工外,共掘坎儿井185口”(《左文祥全集》卷五十六)。此后,吐鲁番坎儿井不断发展。据20世纪50年代统计,吐鲁番有坎儿井1300多处。由于水位下降等原因,到1990,吐鲁番只有700口坎儿井,流量2.94亿立方米。
根据吐鲁番盆地的地理条件和水分蒸发特点,卡热京利用地面坡度用地下水灌溉农田。由竖井、涵洞、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主要用来挖地下水渠,维修时供人进出。井口长1m,宽0.7m。涵洞是坎儿井的主要部分,高约1.6m,宽约0.7m..明渠是涵洞出口与农田之间的通道。涝坝就是涵洞的出水口,建个水库,存一定的水,然后灌溉农田。
每个坎儿井的长度从20公里长到大约100米短不等。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图尔坎尔孜,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全长3.5公里,日蓄水量20亩。已经使用了470多年。最著名的坎儿井是米依木阿吉坎儿井,全长5公里,最深处80米,日水量70亩,已有200年历史。是* * * *人米依木阿吉发掘的,所以以此命名。
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民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初具规模,后来传播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有1100多条坎儿井,年径流量2.94亿立方米,是绿洲生命之源。西郊的坎儿井民俗园是参观这个古代遗留下来的地下工程的好地方。
坎儿井
作者:石转贴自:新疆日报点击量:1
坎儿井的起源
夏天,进入吐鲁番盆地,在辽阔的戈壁滩上,可以看到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圆锥形土堆,看起来像坟墓;冬天,一
一股股热气从地下缓缓喷涌而出,那是坎儿井的井口。
坎儿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关于坎儿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一个
坎儿井起源于关中井渠,伴随丝绸而来的是关中井渠说。
这条路向西延伸到中亚。王国维,清代著名学者,《西域记》
经曲考指出:新疆坎儿井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没有了。
出现,它来自中原的水井和运河。第二,中亚理论;想
坎儿井最早诞生于中亚,后逐渐东传至吐鲁番。三
据说坎儿井起源于吐鲁番,即古吐鲁番。
各族人民根据气温高、雨水少、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锅
地形的特点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近年来,持“论依据”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地名](中国新疆)吐鲁番市
人们创造了坎儿井,这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坎儿井名字的由来
坎儿井在伊朗叫坎儿井,在伊拉克叫坎儿井。
马达查和吐鲁番都叫卡瑞兹,三者发音明显不太一样。
一样。
在中国,坎儿井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句号。《庄子·秋水》里,曾经有一只青蛙,不知道老公的阚京。
”这句话。唐代西周文献中有“胡马静曲”的记载。明亮的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石写了《远来谢恩求贡》
《事》篇有关于“亚坎”的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
有时它被称为卡钻井。
所以,坎儿井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它的进化过程
也可以概括为(周)→阚京(战国至汉)→京曲(唐、元)。
→卡井(清晰)→坎儿井(现代)。
坎儿井一号——绿洲生命之源
吐鲁番是中国著名的火炉。高温少雨使水变得昂贵。
石油,但吐鲁番绿洲逐年扩大,城乡经济越来越复杂。
荣。论功行赏,卡雷兹应该率先垂范。
吐鲁番地区有1100多个坎儿井。其中,图鲁
樊氏有538路,鄯善有418路,托克逊有180路。这些障碍
二井,年径流量2.94亿立方米,占吐鲁番总灌溉量。
超过30%的面积。
坎儿井是绿洲生命的源头。没有卡雷兹,你不行。
吐鲁番有这么多绿洲。
坎儿井大型地下水利工程
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与。
万里长城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同样著名。
少数民族的伟大创造。
每个坎儿井的长度因地理环境的实际利用情况而不同。
但是不一样。长的可以不到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
没错。按各4公里计算,总长度将超过4400公里。
比摇篮河黄河还长。
坎儿井的精华
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图尔坎内尔兹。Tuer,* * * er
语言,烽火台的意义。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
全长3.5公里,日水量可灌溉20亩地,1520年挖完。
他现在已经473岁了。
最长的坎儿井是鄯善县的红土坎儿井。坎儿井
位于杉杉葡萄开发公司东1.5km处,全长25km。
每天灌溉58亩地。
最短的坎儿井来自吐鲁番市艾丁湖乡阿其克村。
阿山尼亚兹坎儿井全长仅150米,日灌溉水量1。
穆。
竖井里最深的坑是鄯善吐峪沟乡苏贝西坎村。
东部努尔麦提主任坎儿井,长20.7公里,深20.7公里。
98米,日水浇地25亩,挖于1900。
水量最大的坎儿井是吐鲁番市艾丁湖乡五里坨。
在尔坎村,奥图拉坎尔孜每天灌溉70亩地!
水量最小的坎儿井是吐鲁番市亚尔乡伊犁木村。
西部的克其尔坎尔孜,全长300米,灌溉土地,日用水量0.6。
穆。
坎儿井的命名方法
吐鲁番的坎儿井有自己的名字。它的命名
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以挖井人的名字命名。如《杨西城坎儿子》、
“何元坎儿子”和“艾提巴克坎儿子”,艾提巴克就是魏
我
乌尔人的名字。
以动物和植物命名。如“尤尔滚坎尔兹”,尤尔
卷,兀,意为红柳;“提凯坎尔孜”,提凯,维吾尔语,
公山
羊的意思。
以地名和地理位置命名。比如“Turkanerzi”,Ture,
维吾尔族,烽火台,因井旁有烽火台而得名。“边西康尔。
“子”,边陲西,回鹘,地名。
以水的味道命名。如“斯卡力卡尔兹”,斯卡力
克、维、甜;“阿其克坎尔孜”,阿其克,维吾尔语,苦
味道。
以工作职业命名。如“李记的头,坎儿子”和“木头”
工匠坎儿井,醋屋坎儿井,毛拉娜坎儿井,大毛。
拉丁语,维吾尔语,* * *教的一个称号。
以其他方式命名。如“Bostam Kanerzi”、Bos
谭,* * *尔语,意为绿洲。《霍日古里坎尔孜》,霍日古
力,维吾尔语,“做事不彻底的意思。”“阿扎提·坎尔齐”,
阿扎提,维吾尔语,意为解放。
坎儿井的结构
坎儿井的结构
坎儿井由明渠、涵洞、竖井和防涝坝四部分组成。
涵洞是坎儿井的主体,也就是地下水渠,一般约1.7高。
米,宽约1.2米,清淤工程十分艰巨。竖井是一个输送井。
沉积物和砾石的通道也是通风出口。井深取决于地形和
地下水位从深到浅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越靠近水源,
竖井越深,井最深可达90多米。轴和轴
它们之间的距离随着坎儿井的长度而变化,一般为
20 ~ 70米,有一个竖井。越在水源上方,间距越大。
短,反之,间距越长。一个坎儿井只有十个竖井。
一个,几百个以上。竖井井口呈长方形,长约65438±0米,宽约65438±0米。
0.7米。涵洞的出水口叫“龙口”,与地面的明渠相连。
接电话。坎儿井水注入涝坝,然后引入渠道灌溉农田。
坎儿井研究院雅尔香发展实业公司
卡尔京研究所亚尔乡发展工业公司,位于图鲁。
樊城区西北7.5公里,1993于5月16日正式竣工。
站起来。
公司下辖吐鲁番坎儿井研究中心和坎儿井开发。
公司,坎儿井生活服务公司,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沙。
医院的五个单元。
公司占地100亩,固定资产200万元,员工。
坎儿井游乐园
坎儿井游乐园
1993 5月16日,一栋建筑为中外游客提供食物。
提供住宿、旅游、娱乐、购物一站式服务的旅游定点单位——易图
卢潘坎儿井乐园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坎儿井乐园位于312国道以南2公里处,占地面积。
占地7亩。这里,流水潺潺,树木参天,景色迷人。悠闲的
长长的葡萄走廊,铺着地毯的草坪,独特的坎儿井。
研究中心展厅、民族餐厅、客房一应俱全,使得
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胜过世外桃源。
具有* * *建筑风格的坎儿井展览馆二楼,陈。
以丰富生动的绘画、图片、模型和实物,* * *、王。
甄、赛皮丁、埃齐兹、于恩茂、司马懿、艾哈迈德、。
尔达瓦买提同志参观坎儿井的照片,
碑文特别醒目
举世闻名的米依木·阿吉·坎儿井就在这里。
米依木阿吉坎儿井
在吐鲁番成千上万口坎儿井中,最著名的是米衣井。
穆阿吉·卡雷兹。所有来吐鲁番的中外游客都来这里。
一瞥它的风采。
米依木阿吉坎儿井长5公里,最深处80米。
水稻,每天的水可以灌溉70亩土地,这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宰图鲁
范坎儿井很有代表性。
米依木阿吉坎儿井位于亚尔乡亚尔村,也就是图鲁。
凡坎尔京乐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人的米和衣服。
阿吉最早出土,所以得名。
这个栅栏经过了修整和加工,使其更加优雅。在船头
子形坎儿井亭,倚栏而望,米易木阿吉坎儿井景观。
在蜿蜒的回廊下俯瞰全景,或者在运河里啜饮一杯糖果。
儿童井水,或进入地下接待室品尝用坎儿井水冲泡的名茶,
在空中的感觉真好。
林则徐和坎儿井林则徐不是坎儿井的发明者,但他为推广坎儿井做出了巨大贡献。坎儿井早在龚琳进入新疆之前就存在了。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正月十九,林则徐第一次到吐鲁番。他在日记里写得很清楚:“一路上看到很多坑,问名字,不可思议...水从土壤的孔洞中流过。”《新疆图志》载:“林文忠赴伊犁,主张吐鲁番坎儿井。其地为霍州,自古无雨。文忠奉命在高原打井改作沟渠,引井灌溉田地,从而把光秃秃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壤。”从1845到1877,在林则徐的推动下,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新挖坎儿井300多口。《鄯善方志》说:“林则徐为阚井水灌溉之祖,后为黄兰坡。”。至今,阚井秤受益无穷。鄯善七克台乡有60多口坎儿井。据考证,大部分是林则徐来到吐鲁番后新发掘的。为了纪念林则徐在普及坎儿井方面的贡献,当地民众称坎儿井为林公敬,以表示崇敬和敬仰。林则徐与吐鲁番林则徐,字小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19岁,26岁考殿试二甲第四名,从翰林院选了庶吉士。此后历任江西、云南乡试主考官、副主考官,江苏、陕西的省评委,湖北、湖南的公使。在任期间,因执法公正、清正廉洁,被称为“林青天”。184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通过招募水勇、监造战船、组织士兵英勇操练、禁绝鸦片、抗击英军而载入史册。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派往伊犁。其间,他在新疆南北兴修水利,开垦土地和耕地,表现出杰出的行政能力和实干精神。1845年,65438+二月,林则徐在哈密放生,带着四五品回京。次年,65438+10月,离开新疆,入关,结束了三年的驻军生活。死于1850。《和歌的季承》是林则徐新疆之行的真实记录。林则徐自驻疆以来,到过吐鲁番四次。1845年2月25日,在道光的命令下,林则徐、黄楠坡和次子易从经根特克台(坑坑)前往吐鲁番。组长海秋帆相熟,土地督察郑翔出门在郊外接应。仪式非常恭敬。这次在吐鲁番,林则徐待了6天。除了会见地方官员,还给家里回信,一口气写了17封!8月1845,1,林则徐在南疆勘测完土地后,动身前往哈密等待命令,路过叶露凡。这是第二次了。1845年9月23日至10年10月中旬,林则徐在托克逊希拉里勘测110000亩土地后,两次到吐鲁番。林则徐和托克逊在吐鲁番呆了六天之后,林则徐去托克逊午睡,专心致志地“为朋友写作,以赴前约。"林则徐擅长书法. "公书为欧阳,诗为白赋。“这是必须的,也是当时的人所看重的。在伊犁,“求诗的人应接不暇”,“远近的人争宝”,“伊犁是塞外大都会,几个月就卖光了,官笔遍布雪海。“在乌鲁木齐,向龚琳求教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完成对别人的承诺,他花了两天时间,写了50多条横幅。伊犁将军卜延泰专门请他写的《神阙碑》和为黄冕写的七言对联《西塞谈旧雨,东山骤停》,都是在托克逊完成的。这是刺痛的一天。林则徐收回希拉里克,希拉里克,就是今天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它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西缘,这里“平而广”。阿拉扎伊浑(今阿拉沟)河从天山向东流,消失在戈壁滩。1845年春天,年过六旬的林则徐冒着风沙,顶着烈日去希拉里克监督开荒,兴修水利。不到半年,他开垦了11干亩。在卡曼,希拉里克、林则徐在新开辟的荒地东西两侧用分号,把汉族和维吾尔族垦区分成段,一个头,一个副头,四个乡,供移民承担耕作。今天,它是托克逊最富裕的农业区之一。当年龚琳兴修农田水利的遗迹至今依稀可见。林公房开垦荒地的丰功伟绩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