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设的真正问题

前面讲过,回答问题要学会“设身处地”。所谓“换位思考”,就是看问题的时候,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看。这样做会让你的观点过于片面。你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尽量把所有的因素都挖掘出来。分析全面了,才更容易升华主题,解决具体矛盾。

这样的解题思路更适合“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这样的综合分析型问题,但对于人际关系、情境权变、组织管理等类型的问题,仅仅“设身处地”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你要把“换位思考”更进一步,也就是“设身处地”。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两个词有区别吗?换位思考更注重的是思维方式,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则是形势的变化。

换句话说,在处理人际关系、情境反应、组织管理等话题时,不仅要把它当成面试答案,还要真正把自己代入到题目设定的情景中去。只有在真实的情况下,你才会知道什么问题不是题目直接指出来的,而是你要自己去解决的。

照例,我们拿一个具体的题目来说明。下面也是一个真实的面试题目。原题目附有一些资料,我没有列出,但是把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面试题目。

如果你是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很多农民来上访都很激动,而李局长此时正在开会。面对以上情况,你会怎么做?

得到问题后,先对题目做个简单的分析。

我把应该注意的地方做了标记,然后我们做了初步的分析。

片头有三个角色,“你”(信访局工作人员),农民“信访人”,李局长“你的领导,能帮信访人解决问题的人”

根据问题很容易搞清楚,你的任务是“承上启下”,“稳住”上访群众,然后等李主任会后帮忙解决上访问题。

任务很简单,难的是让两个任务出彩。

第一,面对情绪化的群众,你要找到有效的安抚手段。

第二,在职场上,激动的农民的影响也是你要考虑的。

第三,你要扮演一个信访局工作人员的角色,不能直接把所有的工作都转给你的“领导”,也就是题目中的李局长。

基于以上考虑,答案就出来了。我来说说我个人的回答思路,供大家参考。

首先,面对激动的农民,我会尽力安抚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信访局一定会按照相关要求解决您的问题,通过公示近期信访结果和信访局近期相关工作成果,让他们增加对信访局的信心和信任。讲一个可靠的、可操作的方法,比讲模糊的故事来安抚群众情绪,更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其次,询问这次请愿的组织者或发起者。如果没有,就选几个年长的,德高望重的人,告诉他们负责这项工作的李主任现在正在开会。会后他会帮你解决问题,让他们负责维护上访人员的秩序,避免影响正常办公。(尽量用实力经营农户)

第三,我会建议上访人员推选几个在农民中威望高、学历高的人作为这次上访的代表,避免沟通混乱,反映问题时影响办公效率。之后我会和几位代表沟通,记录他们的问题和诉求。针对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的其他一些信息。如果仍有未知信息,建议他们提前联系其他人员收集和准备信息。(领导解决问题前做好准备)

在了解并记录相关信息后,我会将相关信息与所有上访的农民进行沟通,并请他们进行补充,以确保尽可能全面地记录每个人的意见。一方面保证信访问题能够记录的更全面,情况更详细;另一方面,避免长期被冷落,让他们心中产生负面情绪。然后把所有的信息整理出来,条理清晰地列出群众的诉求。并按照信访局的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信访登记工作。(保证记录准确,防止交流重复,解决部分农民因长期不接待产生的负面情绪,做好工作制度落实)

最后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我会选择进入会议向李主任汇报还是会后向李主任汇报。汇报时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李主任,让主任了解群众上访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口头向李主任介绍本次上访的基本情况,如上访人数、人员构成、现状等。之后,按照李主任的要求,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判断工作的轻重缓急,尊重领导的权威,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供领导做下一步安排)

从“设身处地”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解决。

首先是上访的农民受到年龄和成长环境的限制,特别是情绪化的时候,很难系统地反映问题,陈述诉求。考虑到很多基层公务员不是本地人,方言也会是交流的一大障碍。所以如何高效沟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刚上班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来上访,问谁负责接待后,他就开始说他想反映的问题。他说话像机关枪一样快,然后又担心别人听不懂,就一直重复自己说过的话。我晕头转向,不明白他最后想说什么。最后是同事帮我安抚他的情绪,然后让他一句一句的说,最后换成正常的表达方式一句一句的跟他确认,从而了解他想反映的问题。

第二个是会议的领导人。如果你是领导,你刚开完会,脑子里还在想开会的事。结果你一出门就被上访群众围住,然后周围各种声音都差不多。重要的是它们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你做什么吃的?”

第三个也是会议的领导。对于如何对待上访者,他有自己的考虑。但是,你不能替他决定是深入群众详细了解问题,还是在见访民之前明确解决方案。这样的话,就是让他第一时间了解目前的情况,了解上访群众想要什么,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第四,对于“你”,要把握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白哪些工作重要,哪些工作次要。比如题目中,开会重要还是解决上访问题重要,你要做出判断。当然,重要的不是你真的闯了会,而是表达出你有这样的认识。

当然,对于不同的问题,设身处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一方面,你需要在话题环境中真实地想象自己,存在的问题自然会凸显出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阅读中保持思考。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插入一些相关的话题,帮助你开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