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翻译审稿人心态及考生应对策略

在CATTI考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沮丧的情况: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准备,最后的成绩却并不理想,要么自我感觉良好,成绩很低,要么信心满满,最后一两分都错过了。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觉得前途黯淡,不知道从哪里努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试图从一个译者的角度介绍考官的工作心态。作者结合真题,具体讲解了这些心态对考生表现的影响以及学生答题时的应对措施,让学生知己知彼。

1.“有罪推定”

阅卷老师参与阅卷多年,阅卷经验丰富,意味着对这类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由于历年翻译考试数量多,通过率低,老师们对面前的试卷会有一种微妙而苛刻的态度,也就是说,虽然老师是靠参考答案来给卷子打分的,但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份卷子的分数往往一开始就低于60分。也就是说,学生要在阅卷的过程中,用一句又一句的话逐渐打消老师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最终取得成功。这个过程很像法律上著名的“有罪推定”,学生写的句子就是证明自己是“无罪翻译”的过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教授在批改完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些评论,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考官心态的端倪:“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法错误百出,水平差距很大。我请这些同学放弃侥幸心理,等外语达到更高水平再报考。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和老师的精力。如果你想测试自己离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要求有多远,不需要通过考试。随便做个论文或者翻译个东西,找老师看看。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汉译英)超过三处,录取无望。”如果你分析他的话,你可以发现两个信息。首先,他其实对那些能力不够的学生挺不满意的,认为他们是认错人了。另外,他给出的量化概念(三个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这种“有罪推定”心态的最好注脚。三个以上的错误相当于你的三个“罪证”,足以让考生。这个标准看似草率,实则一针见血。至少对于二级证书来说,持证人是正式的翻译人员,独立承担翻译工作。一篇翻译有三个以上的语法或拼写错误就足以称之为废。这种“有罪推定”其实体现了阅卷老师对整个行业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第一重要能力就是正确流畅地写句子。与其花大量时间准备奇题,掌握各种刁钻的说法,不如提高自己的语法和转换能力,把所有看似不可译的句子变成自己自信的译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下面这句话为例:

中国古代先贤提出“观国之光”的思想,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游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收山川之精华。(2007年6月两笔+065438+10月)

像这样的内容,如“灵气”、“精华”,都属于“不可译”的范畴。与其查字典苦译,造成错误,不如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无非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因此,下面的翻译,古人也提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表明他们发现在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身体的乐趣通过旅游名山大川。虽然与原文略有出入,但安全、传神、贴切,老师再怎么挑剔也不会扣太多分。

2.“首因效应”和“沉没成本”

了解阅卷老师对考生试卷的偏见,然后再说阅卷流程。由于试卷数量多,时间压力大,老师审阅每份试卷的时间有限。我测过自己阅卷的时间,英译汉大概是45秒到1分钟,汉译英大概是1分钟到1分钟。这个速度适中略快,有的老师甚至能在20秒内看完一篇论文(这里是有效阅卷,也就是说他看的论文会被电脑随机看完。阅卷老师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什么?一般来说,我们会通读整篇论文的全文,先在脑子里标注一个等级。我们手头都有一个分级标准,分为一到五个等级,一个等级大概是四分。等级越高,翻译越完整,错误越少。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具体的成果。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操作,很多人实际上是没看全文就开始做这个立案判断的。这意味着,一个翻译的开头质量决定了它的命运。如果前三句翻译得非常好,很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档位,这样即使后期翻译质量稍差,也会在同一个档位进行调整,不容易落入下一个档位。这就涉及到老师在阅卷时一个非常难的心理变化,即所谓的“沉没成本”概念。如果一个同学开头前三句翻译的好,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后面翻译的差,老师在阅卷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愿意把它归类到后面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在鉴别一篇正确的论文时所付出的思考成本远远高于一篇错误的论文,他在付出。(这种情况在阅卷时是应该避免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常见。)这就像我们生活中认识一个人,对他有好感,关系也很好,但是后来他做错了,我们知道应该离开他,但是在实践中会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付出的感情成本让我们不愿意改变对他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前三句话非常重要。有时候,同样的错误出现在一篇文章的不同位置,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以下面这句话为例。

2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5年三次:11)。

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我们很多同学会在课堂上认真讨论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词来翻译,但殊不知,这句话翻译中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那个不起眼的下划线逗号。这个逗号值多少钱?夸张点说,可能值5到6分!!听起来不可思议。如果看参考答案,这句话只值2分左右。为什么?因为首先,这是一个语法错误,叫做“连动句”。这样的语法错误永远逃不过阅卷老师的眼睛。如果语法错了,即使意思对了也没用。第二,这个逗号出现在句首!那是老师批阅和归档的时候。在一个语法扎实、细致入微的阅卷老师看来,这个逗号足以证明考生的基础语法有问题。所以考生被分到了下档,差四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导师批改我的论文时,我改成了标点符号。也可以看看李长栓教授的博客。他在给学生修改译文的时候,还用红笔标注到标点符号上,甚至问学生为什么要在逗号前面加个空格。)而同样的错误,如果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者后面,其价值就会明显降低,也许是半分到一分,因为这个时候一般来说归档工作已经完成,老师一般会安慰自己说这可能只是学生的笔误。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文章的前三句话意义重大。

说了这么多,要怎么做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检查动词的时态(过去和现在,尤其是第三人称单数、完整)和语态(主动和被动,以及连词),检查两个分句(并列和复合)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的标点和连词。其次要考虑主语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主语一致或线性(A-B-C或A-A 'B-A—B—C,避免A-B-A或A-A 'B-A)。其次,不要过多地使用with结构或which从句,以使句子看起来丰富。用李长栓老师的话说,“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千万不要在高考中使用欺骗老师的伎俩。不要总想着在主句前后用一个分词短语和一个with短语,加上which和that;这是弄巧成拙。不是不可用,而是不能滥用。”一般来说,译文前三句的内容都很重要。如果分不清主次句,即使翻译成三个简单句,用连词连接,效果也比乱用主从复合句好。

3.如何破“安全分”和“催眠分”

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在一次阅卷过程中会评出几十万篇论文,有些水平很高,语法正确,选词地道,早就被列为高等级论文,有些则翻译混乱,内容不全,早早就进入了“下一步努力”的范畴。这两类卷子对老师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前者,分数往往在70分以上。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那种55-60分的试卷,有的同学甚至连续考了三次都出现在这个年级,让人觉得很压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老师和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翻译往往表现为句法基本正确,句式整齐,没有明显的缺陷,但麻烦的是过于贴近原文,有的甚至把原文的结构直接翻译成英文的译文。这样的翻译在审稿人眼里也是很混乱的。如果是错的,毕竟它的语法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对的,读起来往往有点颠簸,有中式英语的嫌疑。另外,这种翻译往往是最容易引起评分争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老师都会给出一个安全分,即10-165438。更不幸的是,随着阅卷的进展,这样的卷子会越来越多,导致很多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聊(要知道这些老师很多都是真正的翻译从业者,对语言的真实性非常讲究,看多了半不可通的译文会很痛苦)。时间长了,他们会有抵触情绪,经常会在阅卷的时候睡着,但是会给一个中等分。而且这个中间分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低的趋势(我观察过我们同事的阅卷数据,在四天的工作中,每个人给的平均分大概下降了一分钟到一分半钟)。

如何克服这种影响自己最终成绩的“安全分”或“催眠分”,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加对地道英语的敏感度。以下面这句话为例。

广播、电视、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05年5月三次)

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我在标注里看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翻译成“进入?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人,这种答卷几乎出人意料地落入55-60的档中。归根结底,还是对译文理解的浅薄,造成了中式英语。事实上,只要稍加思考,这样的翻译很容易形成“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现在已经成为西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又如“2000年,西藏各族人民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同上)

很多同学会用各种方式思考“悟”怎么翻译,翻译起来会极其生硬。事实上,类似于下面的回答,“2000年,西藏各族人民吃饱穿暖。”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我在考试的时候把这个翻译放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会认同这个真实准确的说法。所以灵活会带来流畅,是突破55-60瓶颈的最好手段。

总之,我觉得考官阅卷最关注以下三点:语法、连接、隧道。如果能做到通顺、流畅、准确,即使翻译内容有欠缺,通过的几率也高很多。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要形成反复检查的习惯,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简单有效的表达方式,并积极将一些奇怪的表达方式翻译成可翻译的内容,这将有助于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