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大题型分析

物理一直被很多人视为综合成绩的“杀手”。因为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点多,所以很多人害怕物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物理三大题的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三大题型分析

多项选择

选择题中,简单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大概有5个,分别摘自以下章节: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流电。这些题型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运用,题型简单,容易掌握。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可以了。除了老师的讲解,获取这些知识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考试,所有不同区域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题。理解了这些问题,考试就没有理由在这些问题上丢分了。30分钟很容易搞定。

剩下的三个选择题中,有两个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要知识,需要很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很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问题都能解决,那么这两个问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很全面,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2010,就是考察物理公式的图像法表征。在2008年和2009年,我们调查了投机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验智力和适应能力,但知识点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特训”,能答对6道选择题是非常容易的。

实验问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有两个,基本上是电学一个,力学一个。有八个机械实验和七个电学实验。而且我去年做的实验,以后几年肯定不做了。所以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了。每个实验都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不管怎么出题,都离不开这些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之后,我研究理解了期中期末考试和各市区模拟考试上面的题。16多点,稳稳的收入囊中。至于花的时间,最多一个月。

嗯,你还没出大题,你的分数也就五十分左右。你回答试卷大约需要30分钟。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90分钟就够了,还是挺值得的。

计算问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东西,比如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等等。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免费的。如果你平时听课,有一定的基础,那么肯定没有问题。16分等于零。

第二个肯定是应用题,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功,能量等等。说实话,这道题做对并不容易。不过一般分为三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几乎是白给的。那你客气什么?把问题读一遍,然后写下来。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需要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模型。就看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反应快的话,最好放弃最后两个问题。综合试卷题目太多,思考的时间不多。如果平时基础比较好,可以找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做一些专项练习。一般你会在各种参考书中找到相应的模型。一般来说,不管这道题有多难,你至少要拿到10分。

第三,现在的命题人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个探索性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你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期中会有两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就一定能做到。下一题你就尽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其他两科都考完了又查了一遍,然后就没事干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北京市综治最高分了。这个问题不用说,必须得8分。

物理得高分的五点体会

1.观察生活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都可以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逐步积累。这些生活中的常识和现象会经常出现在话题中,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有没有仔细体会过你坐电梯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这对你理解体重、超重、失重的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前的旋转灯柱吗?你有没有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中,观察杯子内外水面的变化?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是经验积累的直觉。

2.模型分类

做了一定量的物理题后,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思考的。我们需要根据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决一类问题。比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微观的磁场中的电荷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是要找出是什么力提供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问题,比如想象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同样适用于起重机起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如果你能判断出物理模型,并把方法放在正确的地方,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3.解决问题的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上,就是文字描述。解决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列出公式,而是得到一个答案。要注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定理,有时还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不仅能让老师一目了然,也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还能帮助我们在分步评分的评分标准上减掉几分。

4.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是简单的板块划分,更重要的是层次划分。比如力学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知识越高级,越笼统。通常高考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换的综合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这也提醒我们,当我们遇到一个做不到或者过程复杂的大问题时,不妨换个层面考虑问题。

大胆猜测

物理题目往往是想象中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你看到一个背景很奇怪的题目,像今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不要慌。最后20分钟左右,要保持冷静,根据给定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列出所有相关公式,大胆猜测磁场势能和引力场势能是如何复合的,最大值是多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图像提供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分数。

高考物理复习创新5法

一、估算方法

一些物理问题的结果不一定需要非常准确的答案,但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比如卢瑟福利用经典粒子散射实验,根据泛函原理估算原子核的半径。利用“估计”的方法,可以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进行数量级的快速计算。

二、无穷小法

我们在研究一些物理问题时,需要把它们分解成许多微小的“元过程”,每个“元过程”都遵循同样的规律。这样,我们只需要对这些“元过程”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维来解决问题。比如教材中提到利用摩擦变力做功的计算,推导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都属于微元思想的应用。

第三,整体方法

整体性以对象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它是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种对象、多种状态或多种物理变化过程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和谐学问的一种思维形式。

第四,形象法

用图像描述规律和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图像蕴含丰富的语言,解题简洁快捷,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比重越来越大。涉及的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是公式法和图像法,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把公式和图像结合起来。

动词 (verb的缩写)对称方法

利用对称性方法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出其不意,快速简单地解决问题。比如课本上的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是最美的(对称),这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高考物理三题解析:

★高考三道典型物理试题的分析与复习方法

★高考物理五种题型的详细介绍和分享

★总结高三物理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综合题答题策略

★高考物理12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

★高考物理综合题答题策略

★高考物理大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技巧和评分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必答题型+答案模板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