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我是09年从江苏来的,就以我们的高考为例吧。2009年高考尘埃落定,国史高考试题第二卷犹如当头一棒,震惊了全国的师生和家长。紧接着,二卷国骂的声音铺天盖地,就连那些不用二卷国骂的地方也加入了谴责的队伍。甚至有人把出题老师的名字放到网上进行针对性的谩骂。学和不学一样,教和不教一样。尤其是一些足够努力,成绩优秀的同学,和平时不学习,不上网,不打游戏的同学,几乎一样。他们觉得很不公平,很生气。

当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变的时候,高考的考题也在逐年变化。2007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当时的试题偏离了主要知识,老师和学生都不满意,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2008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问题12就是一个信号。老师和学生都注意到了,但是没想到整体的调整,以为会是渐进式的改变,特别是高三的老师和学生不敢做太多的改变。结果2009年做了一次激进的调整,老师、学生、家长都难以承受。那么2009年的考题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2009年全国高考二卷真的是偏了,冷了,怪了。

1,试题内容忽略了学科的具体知识。从试卷整体来看,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基于试题给出的材料的有效信息,课本上找不到的结论只有15,19,21这几道题,被认为与课本有隐性关联。以前如果试题中给出的材料是基于课本中的新材料,那么试题的答案就是课本中没有的结论。如果材料与教科书脱钩,试题的答案就隐含地与教科书的内容相关。但今年试题给出的材料是与教材脱钩的新材料,试题的答案是教材中没有的结论。与2008年相比,2009年的历史大纲一字不差,没有变化。我认为它会在向新课程过渡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其实今年的试卷不是根据大纲所列的考试范围,所以没用,也没必要改。

2.试题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无法实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如果第39题与学历史无关,只要你学过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答案可以和学了三年的高中历史学生相媲美。再比如,第37题给出的材料是不依赖课本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纪初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是学生看不懂的古文,考察提取有效信息、总结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翻译和整理答案确实很难。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历史教育。中学历史教育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总的来说,试题明显把中学生当成了大学生,这是没有现实依据的。考试过于“专业、学术、成人化”,缺乏辨别力,无法实现高考考试的选拔功能。

3.试题形式死板,不活泼,立意不精,有高深莫测之嫌。试题多为书面材料,主观题全部为文言文。其他客观试题专业性、学术性、成人性都很强,只有14题和15题用一张图和一张表装饰。总的来说,试卷看起来僵硬冰冷。试卷缺乏时代感,39题考查魏蜀吴与三国的关系,使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第37题试图反映“国学热”这一热门话题,但由于背景是20世纪初,材料都是学生看不懂的古文,隐含了当今社会对“国学”的看法和理解,因此其时代感大打折扣。考题构思不佳,缺乏严谨性。比如第37题,给出的材料太突兀,太混乱。如果在出试题之前先介绍邓石齐,学生就会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很容易阅读材料并作答。

总的来说,中国的两卷历史很少让师生绝望。那么,命题中心为什么要用国二卷做这么简单彻底的调整呢?仅仅是因为这些专家脱离实际和中学教学吗?我分析这其实是高考命题组有意为之。全国卷第二册与全国相比,适用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历年相对简单,今年太难了。是因为命题组只是想从考生成绩比较差、考生人数比较少的地方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改变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二,2009年高考题的导向性很强。

1,高考考试试图摆脱课本的束缚。

国史第二卷是怎么调的?仔细阅读2009年高考试题就会发现,这种调整本质上是脱离了现行的一本教材。这种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试卷,只有21、22、37题(1)和(2)题与旧教材有隐性关联。脱离教科书的实质是教科书功能的改变。课本的功能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过去课本最实用的功能是考试。教材既是考试的依据,也是考试的目标,即高考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如果你熟悉教材,理解了,考试就没问题了。试题的难度体现在教材内容在提问或思考方面的转换,所以过去我们总是担心提问者会让学生在提问时感到尴尬,从不担心超出教材的范围。课本是考试的工具。但是,目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课程高考试题不能基于某一本教材或某个版本,只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定制。摆脱教材和版本的束缚,是高考由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变的必然结果。

2.考试依托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三维目标的考查。测试首先考察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即“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国两卷历史试卷来看,13考察唐朝的经济,14考察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5考察经济体制改革,16和17是英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考察德国统一和265438+。试题都是以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呈现,测试的是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特别是两道主观题,37题和39题,明确使用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这几个词来体现他们对能力目标的考查。

其次,考试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我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理论与历史相结合;注重探究性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两卷的国史试卷来看,试卷中的所有问题都是以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而且是自寻课本中没有的结论。其实就是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第37题第(2)题为开放性问题,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评价必须具有历史、分析、论证和合理性。”学生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否定其他观点。体现了对“从历史中讨论,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第三个测试渗透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例如,问题37试图通过对“国学热”的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与文艺复兴相比,它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根据全国二卷历史试卷的特点,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正确把握方向,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力的训练,还有对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既掌握历史知识,又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确的方法。学习历史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史料,获取信息,辨别真伪,用材料论证和讨论问题,坚持“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课本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径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从“资料”而不是“课本”中学习历史,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以“提出问题、提供或收集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三,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法律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高考改革也在进行。要及时转变观念,把握课改和高考方向,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需要,才能朝着实现课改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