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答案很长,考研请耐心,彩蛋在文末!!!

3月18日星期六2010,是人大考研复试。我有幸参加了外交专业的复试。3月15,打电话给人大询问复试结果,确认复试通过。从准备考研到完成复试,中间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感触很多。趁着对复试还有感觉,我写下了一些可能对弟弟妹妹们有用的经验。本次分享的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考研过程的整体认知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复习体会

第三部分:复试心得

第四条:干货资源整理(绝对惊喜!!!)

第一部分:对考研过程的整体认知

写这篇分享帖的时候,考研已经结束10天了,去北海的火车很平静,可以再静下心来,写下这些对你准备考研有利的话!

第一,?对考研的理解:教育还是梦想

你为什么选择考研?我考研有两个原因,一是学历,二是个人兴趣和未来可能的就业方向。本科学历够不够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要看情况。比如你打算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你学历的重要性肯定大于私企,因为这跟未来的晋升空间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你想去大型国企,垄断企业,比如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如果你是本科,这里是人大硕士。

本科学历确实可以帮你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职位,但是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职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好的公司和单位都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门槛,比如* *银行* *职位要求本科学历985,硕士以上,更夸张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排名世界大学前30”。

我个人也倾向于未来去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工作,所以考研的选择很容易理解。总之,这个话题不用我多说。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吧。

考研和高考,区别真的很大!!!

1.?首先,高考至少准备了三年。但是考研只是我大三决定的,对于和本科八门一起考研的人来说,也是四考六科,不过也就半年多一点。

2.?其次,准备环境不同。17暑假后搬到图书馆五楼非考研自习室。虽然有一些我每天都能看到的面孔,也在备考,但是同桌和身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和高中固定的同桌不太一样,也没有那种每天早晚全班大声朗读的背书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图书馆门口和走廊里“凄凉”的背书声。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有固定同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境就是考研氛围。我们学校考研的氛围不是很浓。今年考研的多了,但是更多的人去工作了,有的参加了国考。秋招伊始,舍友们忙着投简历,拿好offer的时候,不知道你还能不能坐得住。周围的人也不时调侃你也投简历留个后路,省得参加明年的春招...

3.?对个人意识和自制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高考就是每个班都有一个班主任,一个讲师,各种学习小组,可以监督你的学习,但是考研没有这些(除非你报了类似新东方的全封闭考研班),监督你的学习更多的是靠你自己。

4.?但两者之间也有联系。2015年冬天去北京参加一个比赛的时候,去了人大,在人大校园里走了一圈和高中同学聊天,想起14的梦想还没有实现。16年,我在学校烧水。上半年忙着水吧,下半年去专业实习,6个月。这个戏剧性的360度大转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从我自己创业的野心到我选择考研,和本科专业无关。如果有机会,我想和你长谈一次,浓缩成一句话——找准目标,瞄准定位。总之,经过这一切,我进人大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当年想学法律,现在选择了更感兴趣的外交。

第二,?择校选专业:三步走:城市、学校、专业

一个人的考研,第一件事就是确定目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自主命题的学校,因为这涉及到如何选择复习参考书、参考资料、查找历年真题等等,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如果是国考的话,可能会有先复习的需要,等你考完试再根据复习选择学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很现实的做法,但在我看来,这是不靠谱的,不切实际的,因为这会增加你的运气和各种放松。“反正要看情况”...你还记得高考时那种强烈的目的感和动力吗?那是因为我把梦想中的大学写在桌子上了!反正对于这个,如果你先想到一个你很想去的学校,最好。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其他更详细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心态来操作。

第三,?如何用200多天实现转型

(一)避免干扰和诱惑

1.?手机:考研复习的时候,我一般都是飞行模式打开手机。除非我查资料和单词,一般我都是饭后和10 pm后才关闭飞行模式,这样效率真的比较高。试试看!

2.?社交app:微信,微博,QQ,9月开学后,微博卸载。微信和QQ都只在吃饭的时候看消息。其实给你发信息的人不多。有事就留言吧,玩朋友的要互相理解。微博真的很毒。反正我也没屏蔽乱七八糟的消息,直接卸载了。他会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关于肖大神动态的重要内容,所以不要想着在微博里和他互动。各种考研资料加群和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就行了,定时收藏,不用每天查看有没有更新。

3.保研,国考,秋招——重点pk留守?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有前途,那你最好不要去凑热闹,这样不仅耗费时间,还会毁了你的心态。如果决定了最好放弃考研的想法,总想多留条后路,最后可能会得到比你预想的更差的结果。作为一名大四学生,选择的确丰富多样,但我坚信,专注于坚持是比“留后路”“多选择”更有价值的选择。能把后者运用到极致的人,可能还不如我,更多的是为了我们。

(2)数据收集和整理

考研和高考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信息不是很透明,所以我觉得说信息为王应该没有异议。这类信息包括你从任何渠道收集的课程、论文、学术会议等等,公开的,学院、各种团体、人脉甚至老师发布的。从萌生考研的想法,到浏览高校信息,到查找参考书,历年真题,购买参考资料,再到自己整理电子资料,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考前两天,我整理打印了自己的《论述题复习资料》,初试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就结束了。详细流程:

1.?第一阶段是浏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院校信息库中查找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然后是人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里面有各学院历年报考人数和招生情况的信息;然后是人大的学院网站。

2.?第二阶段是买考试参考书和参考资料。

《政治学导论》、《国际政治学导论》等专业书籍在淘宝上都能找到。我知道人大专业课的参考资料是微信公仲:RUC人大考研数据库。

我个人购买公共课使用以下资料:

考研政治:肖秀荣全集(书很多,不是一下子全看完,你看一眼淘宝就知道了),风中核心考点背下来。

考研英语:张健黄皮书近20年真题及解析,王江涛高分写作,新东方考研翻译,王江涛20篇预测作文,新东方预测卷,黄皮书预测卷。

我的建议:考研政治跟着肖秀荣当然没问题。今年考研政治大题小4基本已经赢了。考研英语的话,要啃英语真题,重点阅读和50分新题型,可以买黄皮书。考研作文我没怎么学过,但是用那个王江涛预测小作文20篇就够了,是在王江涛英语高分作文预测作文的基础上修改的。大作文讲的是今年大学生选课的题目,算是教育,好像被它拿下了,但我不觉得有时候真的押在大题目帽子上。所以不要直接写后面。积累好的句子,好的表达,高级的词汇替换,真的很有必要。这些材料我会在下面的干货里和大家分享。我觉得没必要。你应该把最后两年的真题留下,在考前两周练习模拟考试。虽然买了两套,但是只用了三套就送人了,误差率相差很大!

3.?第三阶段数据和注释:

请看我的第二个经验帖《2018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回顾第一门专业课的经历,不再赘言。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关注学院网站上的学术动态和教师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趋势对我们这种三跨的学生特别有帮助。我们可以知道这些老师最近在做什么,他们最近讨论的热门话题是什么。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复习体会

人大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三个专业的初审内容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I.625政治学导论

(一)2018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制度主义

2.都铎政权

3.失败的国家

4.两院制

5.葛兰西思想

6.新自由主义

二、简答题

1.迈克尔·曼的基本国家权力理论

2.马克思·韦伯官僚制

3.社会资本的政治角色

三、论述题

1.十九大中国基本矛盾变化对国家能力的新要求

2.比较政治学分析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

(2)参考材料的选择

这个科目是专业课中比例最高的。它考了1门课,考了810包含的三门课,但是我没有再考,所以我不太懂这个操作,但是既然要考,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下。我使用的主要参考书如下:

(C)审查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对书的初步概述,看看书主要讲什么,分哪些章节,哪些内容可能更重要,哪些内容更难理解。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是在17年3月。我第一次看花了两个星期,然后发现什么都不记得了。另外我是跨考,有点失落,不过没关系。我看了第二遍,一次一章。看了第二遍,发现有点感触,于是找了一些关于625的经验贴,看看大神是怎么拿下这门课的。

(2)?第二阶段是精读。直到六月初我才正式进入复习状态。每天早上基本都是看政治学导论,或者一章一章看。先看每一章的序言和小问题,用这些提示去读这本书,然后注意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名词、表达或小问题。在这里,我强调一下记笔记的重要性。我非常重视做笔记。光是这个课程我就用了三台16K笔记本。还需要注意的是,引言中有一些注释,比如18中的“都铎政权”一词。你看过吗?其实在导论教材的注释里就有过,在杨老师的论文里也出现过。反正我是在看书的时候注意到这个名词,记在笔记本上的。后来看到他的一篇论文,作为名词解释题补充了一下,这5分就顺利拿到了。看完每一章,你只需画出它的框架图。在这个阶段,你只需要写一个三级标题来帮助你整理内容。下次读之前,先看看框架图,看看能回忆起什么。然后,如果看书的时候记的题你不懂,可以自己查资料或者问群里的学长。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先把它们收起来。等你把书看了几遍,论文看多了,也许你自然就明白了。另外,强烈建议你多买彩笔,突出重要的内容。在这个阶段,除了看入门教材,还可以参考学长学姐的资料,但是你要明白,那是别人写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想法,所以不能完全依赖,甚至代替阅读的过程,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他们的资料都是阅读后消化的东西,书中删除了很多解释性的语言,留下了很多条条框框。反正我当时拿到资料,先看了两遍。但是看了几遍书之后,如果你对这门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可以用这些资料来帮助你理解,因为它们确实在里面增加了很多内容,你可以选择考试中可能得不到的内容。总之,不要让物质成为你的依赖或负担。

(3)?第三阶段是自己做笔记。经过前两个阶段,你应该已经至少读了四遍这本书。当你觉得自己开始有这门课的感觉了,就可以开始自己写笔记了。当时我手写了一张纸条。到了7月底,我发现我写了两遍的要点都不想看了,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太好,直接在一些书上写了几页字,然后再翻一遍书找内容就很烦了,于是我决定做电子笔记!!!到6月65438+10月1,我终于以150分拿到了这门专业课的笔记。真的是老血喷涌而出。一方面,中间走了很多弯路。另一方面,我太重视这门课了。毕竟我想拿高分也不能随便应付。所以才看了杨老师的第五本书和一些论文。我删掉了很多边缘的,不重要的内容,根据历年考点做了适当的整合,适合第三轮背诵强化。

(4)?第四个阶段是背书,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分数高低的一步。我很晚才开始代言。我大概是11离开考试,用了40天进入背书状态。那我之前在做什么?看书,看笔记,看论文,是的,我只是更习惯于阅读和思考。而且,当我真正开始背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在过道尽头裹着被子,拿着手机灯小心翼翼地背书。在我背书之前,还有一个很费时间但很重要的环节——画脑图,根据我之前整理的笔记,画出每一章主要考点的详细框架图,可以写在六级的题目里。反正要详细一点,这样看到图就能重复主要内容。比如这是第十章政治统治的脑图的一部分。是的,我也是用电子版做的。每次背的时候都是左手看脑图,右手打印笔记。我先快速看完这一章的笔记,再看脑图,然后盖上脑图在脑子里回忆脑图的内容。因为这是一个框架,我会在能回忆起框架的时候一个一个背出来。我背的时候会先背一下脑图上的关键词,然后闭上眼睛看能不能背出来。如果我背不出来,我就偷看一下。这样反复练习,直到能把脑子里的内容都背出来。还没完呢。当你能把脑中的内容背出来的时候,就要尽量把笔记中对应考点的内容完整的复述一遍。因为考试的时候不能写那么少的字,太薄了,所以平时背诵要严格要求自己。至于在考场上能回忆多少,那就另当别论了。我用了大概8次脑图背书的流程。刚开始一次只能背一章,后来越背越快。还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章节15都会被测试,它们的应用也不均衡。重点是第1、2、4、5、6、7、8、13、14章,我建议你标注一下自己通过的考点和通过的次数,多花点时间背高频考点和重要考点。至于怎么安排背绪论的时间,我把昨天早上背的背到早上6:30-7:30,但是要大声朗读;早上8: 30-10: 00开始背新内容,就是边理解边默读;晚上11:30-12:00复习早上背过的内容。这是记忆。这样的安排是我尝试过很多次的比较科学的安排——每天早上我会复习昨天的内容,每天早上会有新的内容,睡觉前我会复习今天背过的内容。

(5)?第五阶段是考前冲刺阶段,主要是根据杨老师的论文和当年圈里的热点来准备论文的相关材料。关键是“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总之,今年625的考试我真的到了重点。“都铎政权”在我自己的补充术语手册里,“迈克尔曼的基本国家权力理论”在我论文的补充材料里,论文的第一个题目也是论文补充材料的内容,如下图所示。再举个例子,我之所以这么关注论文的第一个题目,是因为6月5438+2月1日,人大国家关系学院微信官方账号推了一篇文章,是人大政治学论文的议程,主题是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而且2017杨老师发了很多关于国家能力和现代国家治理的文章,我都不信自己去搜一下。这足以说明信息收集整理的重要性,所以这个第五阶段不可掉以轻心。

(4)政治学概论历年真题统计(请下载PDF查看)

二。810国际班综合

2018中国人民大学810国际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权力转移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意义。

2.?简述相互依存理论的内涵和理论逻辑。

3.?简述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异同和联系。

4.?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简介

5.?简述《塞弗条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6.?简述七年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7.?简述五六十年代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概况。

8.?简述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二。论文问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

2.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竞争对当代大国关系的启示。

3.当代中国外交提出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念与实践。

复习国际关系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人大给的参考书目是陈悦先生的《国际政治导论》,但是很简洁,没有解释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所以我建议看两遍之后,可以去看看《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的权力体系文化》和《菲尔德的国际政治地图》。我用前两本书。但在阅读这些书籍时,要抓住重点,根据历年真题考点进行补充阅读。我根据考点总结的知识点有:政治经济学方法、国际政治的具体研究路径、马列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非主流学派、各种学派比较、国际政治行动者、国家实力与利益、国际冲突与国际体系等等。虽然这里有15的考点,但其实最重要的板块无非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学说、马列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死记硬背,NPC特色)、七大国际体系理论、国际体系与合作(其实还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地缘政治理论、国家利益、国际政治行动者(2007年以前题目很多,近年来很少)。建构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派,810也很喜欢这个理论的题目,从2003年至今已经提出了7次。但是这部分理论真的没那么好理解,一定要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不然会很混乱。强烈推荐阅读秦亚青老师的《电力系统文化》,主要是阅读理论部分,方法论部分的层次分析法(AHP)。今年你就拿了这个简答题。各种学校的理论比较经常出现,这个重点考点要求更高。从历年的考察可以看出,主要是新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传统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比较。

当代中国外交是这三门课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审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人大重要考点——指定书目《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尤其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条约、公报、声明、宣言和重要原则,必须背得滚瓜烂熟;二是中国的时政外交,比如时政热点话题的内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等。,都是备考时需要注意的话题。如何找到这部分的信息?首先,推荐外交部公布的官方文件,并使用其中的表述;另外,你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找这些热门话题的论文,但很多也是学者自己的观点。如果有,请找NPC老师的论文,用他们的观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初试的题目之一是“请讨论一下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变化”。我猜想这个题目很可能是金灿荣老师的主意,因为他以前就这个题目发表过一篇文章,再次强调了阅读论文的重要性。再者,Chinadaily双语网站有中英文权威文档,也可以作为复试备考。另外,悄悄告诉大家一个技巧,怎么知道哪些老师出了问题?首先你打开人大的网站,看看院系里的国政外交老师,从教授那里找他们一篇一篇的在cnki上发文章,然后和你整理出来的810历年真题对比(前提是你整理出来了,后面我再讲怎么整理),看看那些卷子能不能和往年的题对应起来。如果有对应的,你会发现那些论文都是在考试时间之前发表的。反正我找了不少,比如刚才金政委的,常庆建老师的(2012中国外援),还有老师的(2018权力转移论)等等。我就列举几个,更多的就看你自己去找了。知道那些老师的问题有什么用?我不需要说这个。毫无疑问,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

国际关系史是最麻烦的课程。我用的参考书是刘德斌的国际关系史。我比较了王圣祖、唐宪兴、方连卿的《国际关系史》,最终选择了它,因为它的逻辑非常清晰,也比较详细。不夸张的说,这本书从开始准备到考试结束,我看了不下五遍。另外,我根据这本书整理了大约654.38+05万字。这个我大概看了8遍。为什么我说我看了?因为我根据记忆是背不出来的,而且它的分数也不高,所以只有反复读才能增强印象。另外,增强这些知识点记忆的方法就是思维导图。比如如图所示。另外,抓住重点也很重要,重点是根据历年考题总结出来的。

另外,有几点需要提醒:如果要整理自己的专业课笔记,强烈建议做电子版,记得经常备份;想画思维导图,请在电脑上画——百度脑图,这是个好东西,你应该有;如何抓住重点,必须是研究历年真题;重要的信息必须打印下来,以便及时查阅。

总之,凡事多讲究方法,不要怕麻烦,坚持到最后,结果不会让你失望。

鸡蛋!鸡蛋!如果你需要人大考研的材料,这里有一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