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人张一鸣先讲创业的艰辛

导语:张一鸣:我记得它是在一年半前成立的。事实上,整个行业并没有那么乐观。我记得我遇到一些投资人,普遍的问题是,四大门户有多少人,你有多少人?

165438+10月27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受邀参加央视的对话节目。话题从信息的另类颠覆到是否站队的问题,再到如何面对BAT的挑战。在谈到是否要表明立场时,张一鸣表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格局,如果能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或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释放。

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刘震也参与了本次《对话》节目的录制,这也是她离开优步执掌今日头条后的首次电视亮相。刘震吐槽张一鸣不会说话,因为这个技术男太实用没心没肺了。我现在已经加入这家公司大约三周了,我发现这家公司与益铭当时描述的非常一致。?。

今日头条技术总监、张一鸣大学室友梁如博在节目中爆料:张一鸣是大学生?网络名人?通过修电脑,在校园BBS上认识并追到了现在的老婆。

今日头条成立刚刚四年多,已经成长为估值超过6543.8+02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在节目中,张一鸣首先谈到了当年创业的艰辛,称自己一个月见30多个投资人,谈多了嗓子都哑了。在创立前的一年半时间里,整个行业都不看好今日头条。?

张一鸣今年首次在对话中公开回应腾讯投资的传闻。今年7月,有传言称腾讯将收购今日头条,但张一鸣直接以内部公开信的形式进行了澄清。我创建今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

当再次谈到这个话题时,张一鸣说?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和腾讯的合作或者竞争有什么问题。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巨大价值和意义的平台级公司,主要是向员工或者行业表达,头条还有自己的野心。?

当今互联网创业圈,烧钱?似乎是每个创业公司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是08年之前的阿里巴巴,还是今天烧钱最多的O2O行业,市场上都有很多烧钱的大市场。谁烧钱多,谁就可能排挤竞争对手。

张一鸣代表什么?烧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你的系统整体效率比竞争对手高很多,其实单纯靠烧钱,它的竞争力是很小的。比如两辆车的燃料燃烧转化为动力差几倍,那么规模越大,损失越大。所以不管是不是烧钱,都应该是在这个效率的前提下。?

今日头条年初大规模上线线下,9月宣布向短视频创作者投资6543.8+0亿元。但张一鸣在对话中表示,今日头条有极强的造血能力,这些投资都是在不烧钱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截止2016,10年末,活跃用户数达到6亿,日活跃超过6600万。今日头条以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分发模式,但一度因为缺乏内容基因而不被看好。对话好吗?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等多位媒体人共同探讨新媒体的内容质量。

秦朔质疑机器组织的信息。如果这么庞大的信息量,以后海里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气泡,我觉得海底的真实情况是扭曲的,这是机器至少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张一鸣认为?整个新媒体的质量平均低于传统媒体?原因是频道刚爆发的时候,吞吐量增加了很多,内容也比过去多了很多,没有好坏分层。

?今日头条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打击了标题党,打击了虚假。我们有专门的程序技术操作人员,就是把它标注出来是投诉还是举报,然后训练这个模型样本。?张一鸣说?标题党和虚假的部分已经解决了很多,而且是机器和人力完成的。但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源标注还需要时间,新媒体分层后会好很多。?

以下是部分文字记录:

刘真:张一鸣不太会说话。

主持人:刘震,你为什么说张一鸣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

刘震:我已经很久没有和益铭联系了。我记得有一次和他聊天,然后中间就忍不住了。我说,益铭,你太笨了(笑)。

主持人:是的。益铭,你正在和刘震谈论将来的这种合作,说你愿意来我们这里等等。你怎么和她说话的?

张一鸣:我更诚实。

主持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一鸣:你去问她。

刘震:大多数人会说,比如你来了以后更深情了,但是我觉得益铭真的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尤其是我到公司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星期了,我的感觉是,别人问我你是不是特别惊讶,我说不是,因为真的和益铭说的一致,感觉整个公司的风格和他很像。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吗?

主持人:先生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马先生,他也很儒雅的坐在我对面,戴着眼镜,然后兴致勃勃的聊着技术。而且,我之前确实看到,很多文章也提到,如果要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比较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可能他们觉得张一鸣真的很像。

王琼:我们当然希望益铭有一天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家马立克·花藤,世界级的企业家,我认为它有潜力。

主持人:其实BAT在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固有的组合了。人们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看到了另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一个新出现的组合,叫TMD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这三个所谓的TMD组合,也被视为未来最具崛起和颠覆力量的独角兽公司。

刘震: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打破BAT的格局。这个格局本来就是一个变化的格局,以后还会有另一个格局。我觉得这样很好。BAT的格局应该已经被打破了。头条的发展不局限于任何一个格局或者区域,而且如果你把这三家公司放在一起看,如果你看我的商业模式,我觉得头条一开始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没有国界的平台发展,因为O2O和线下都不多,没有格局就不会有想象中的瓶颈,所以我真的觉得头条未来可以是这样一个可以打开思路,开疆拓土的公司。

主持人:这其实是一个标题。如果想真正上头条,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达到这样的目标,上头条有多难?

王琼:难度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大。每年,益铭和我都会找出今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到挑战一年比一年大。以前BAT不可能把头条当成竞争对手,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和他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过,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挑战会更大。

头条寻人让寻找你成为头条。

张一鸣:让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这种信息以前是印在报纸的夹缝里,也就是只能印在报纸的夹缝里。

主持人:我上不了头条。

张一鸣:没有头条新闻。我们在夹缝中寻找一条信息,这种信息叫做寻人启示。往往寻人启示录就是说,如果有人走失了,走失了,那就联系报社,第二天报社就会在报纸的夹缝里刊登出来。为什么不能上头条?因为头条里有很多重要的新闻,头条。

主持人:是的。

张一鸣:这也不是付费广告,所以只能放在这个缝隙里。但是如果第二天要在一个缝隙里发表,他在这里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主持人:是的。

张一鸣:所以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让用户在人走失的地点,在可能的分布范围内,第一时间把这个信息推给他,然后你就有很大的机会找到人。所以我们把个性化精准推荐应用到一个追踪灵感的小课堂上,发现效果特别突出。就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找到了这个人,通过我们的信息找到了500多人。

主持人:当越来越成熟的机器分发逐渐取代人工编辑时,这些我们曾经熟悉的人或者方法会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吗?

张一鸣:我不认为人们在创造内容方面的创造力总是需要的,但我认为在选择信息方面,它将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人工智能。我认为机器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个月见30个投资人,说到失声。

张一鸣:在中国这个时代,我认为创业的难度确实比过去低了很多。我听刘永好先生说过,他自己创业,卖鹌鹑蛋,但是贷款拿不到,借了8000,而我不需要借8000。王琼代表SIG迅速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所以我觉得已经是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我很幸运。

主持人:是的,时代不同了,我们创业的幸福感也不同了。回到你创业之初,我想问一下,当时所有投资人一致看好今日头条吗?

王琼:看起来没那么简单。在头条最初的几年里,想要让大家认可这种模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已经走了很长的路。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做第二轮投资的时候,第二轮投资的时候。益铭有一段时间见了很多投资人,每次见面后都给我发一个,跟我说,哎呀,今天没发挥好,好像说的和问的都比不上。他说可能是我没打好。回去再想想,我该怎么跟他们说清楚我想做什么。

张一鸣:我记得它是在一年半之后成立的。事实上,整个行业并没有那么乐观。记得我遇到一些投资人的时候,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四大门户有多少人,你有多少人。然后说他们现在有多少用户,现在有多少市值,有多少钱,就一大堆这样的类比。或者说好像这个方向几年前就已经陆续探索过了,个性化推荐和推荐引擎都失败了,为什么现在成功了?

因为过去有很多失败的公司,这个方向其实也有很多失败的公司。所以是真的,我记得第二轮融资不是那么顺利,所以我有印象,一个月应该见了30多个投资人。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说得太多了,然后我就失声了。

主持人:其实现在看来,你已经不需要再担心融资的问题了吧?很多人挤在门口,王琼站在前面说,到后面去。我们是第一个对这个项目持乐观态度的人。而你看,短短四年,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然后估值已经超过6543.8美元+02亿。一只独角兽的形状出现在公众面前。

尽量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头条想自己成长。

主持人:在这场比赛中,BAT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我们可能要面临一个选择。我应该站在哪个队列里?这已经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了。今日头条有没有面对这方面的问题?

张一鸣:思考就是尽量不偏袒任何一方。

主持人:你说的好像是尽量不选边站。

张一鸣:说实话。

主持人:我特别欣赏益铭的一点是他非常务实。如果你站队会对这个发展有什么影响?

张一鸣:因为巨头之间互相防范,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竞争可能会更激烈,这是很有可能的。我觉得这才是重点。我们没有特别说永远不要站队,或者说不要站队。我觉得如果我们有机会独立成长,可能会更有意义。因为其实互联网的这种格局早就有了。如果有新的公司和新兴的平台,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主持人:益铭的声明很温和,但是他的方式很直接。如你所见,今年7月,有传言称腾讯要入股今日头条。张一鸣先生直接说,别来了,我还是想自己来。

张一鸣: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我没有加入头条成为腾讯的员工。可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以前的员工。他说我不是来成为腾讯员工的,我就回应他说我其实并没有创造头条来成为腾讯员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或竞争有任何问题。我们想表达的是希望成为对社会有巨大价值的平台级公司,所以这个说法没有针对性。

主持人:不是别人入股有多无聊,而是自己无法成长有多无聊。

张一鸣:是的,我主要是想向员工或者行业表达,头条还是有自己的野心的。

主持人:那你不会担心你的态度或者表情会让BAT的任何一个不那么酷吧?

张一鸣:我认为他们都很聪明,所以他们不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