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实验课教学大纲

地质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40学时,2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地质调查是适应区域地质填图改革和要求,全面培养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拓展地学知识,提高职业素质,满足社会需求的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进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工程、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灾害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理论课程,并与野外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是为大四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的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能力培训的要求

系统掌握区域地质填图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学生的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基本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目标任务、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要求,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当代大学生运用新技术开展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的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三大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要求;

2)新方法和新技术(特别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3)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4)区域地质填图的程序和主要流程,区域地质填图设计书,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报告,编制区域地质图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地质图编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选修课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和方法实践性,是高年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必不可少的课程,因此确定为必修课。

第三,课程内容

1.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是区域地质调查概述,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区域地质图的比例尺和精度;中国区域地质填图现状: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技术和工作程序;本课程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二章是沉积岩地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沉积岩的赋存特征;沉积岩地区多重地层单位的建立;现代地层填图理论和方法;沉积岩地区的基本层序调查方法;建立沉积岩制图单元的实例。

第三章是花岗岩地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花岗岩和广义花岗岩类的概念;花岗岩类的产状和分布特征;花岗岩类分类方案和制图单位的建立;岩石谱系单位制图单位的建立方法;花岗岩类的接触关系和地质填图边界;花岗岩地质填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岩浆混合花岗岩类区域地质填图:花岗岩类区域地质填图的例子有:①复杂基岩的解体,②相关岩体合并形成空间* * *等。

第四章是火山岩地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火山岩的产状和分布特征;建立火山岩双重制图单位;火山机构的测绘方法;火山相调查和绘图方法;火山地质图的主要内容在图上表现出来。

第五章是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和产出特征;现代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要点:变质岩区域地质填图单位和填图方法。

第六章第四纪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第四纪地层的基本概念和产出特征;第四纪地层单位和沉积类型;第四纪沉积物制图方法。

第七章是蛇绿混杂岩带和韧性剪切带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蛇绿混杂岩带的主要成分和填图单位;蛇绿混杂岩带填图方法: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类型:韧性剪切带地质填图的理论和方法。

第八章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要点:成矿模式与区域地质填图;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研究。

第九章区域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剖面测量方法和技术、路线测量方法和技术、专业测量方法和技术;区域地质图的编制方法与技术。

第十章遥感区域地质填图方法。遥感区域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地质填图的优势和特点;区域遥感地质填图的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

第二章XI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数字区域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数字地质填图的PRB过程和方法。

2.课后作业

1)根据教学进度,针对本课程重点内容,安排若干次作业;

2)国际地形图分幅的原则和实践;

3)以田家庄地区为例,分门别类安排地质填图项目工作部署。

3.实验班

1)沉积岩区、花岗岩区、(大陆)火山岩区、变质岩区、造山带区地质填图和读图实验;

2)用遥感解译系统观察和学习;

3)计算机观察和学习3)MapGIS制图过程和流程;

4)参观学习不同时代、不同比例尺模型的地质图。

4.集中实验安排

本专业建议不安排集中实验,而是安排一套系统的大作业,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

第四,使用大纲描述

1.时间分配表

区域地质调查实验课

继续的

2.教学方法提示

1)课堂教学多以实例或国内外典型图为例讲述某一方法的相关要求;

2)“3S”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

3.评估方法

1)课堂出勤率、问答内容记录和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各占10%,和* * * 30%;

2)作业占70%。

五、课程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李永军等人,2008年。国土资源调查方法(第二版)。Xi安:Xi安地图出版社。2.李永军等人,2008年。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实验指南。Xi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魏等编。1991.沉积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1∶50000。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高等编。1991.1∶50000花岗岩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方利民等人编辑。1991.变质岩区1 ∶ 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周伟平等区域地质调查方法。1992.1∶50000.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国土资源部宣传中心。1998.国土资源知识读本。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董等1998。1 ∶ 5万区域调查的计算机辅助工作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9)李超龄,余庆文写的。2003.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1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20世纪末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新进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11)李永军编辑。2014.区域地质调查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12),杨,,等。区域地质调查实验课。北京:地质出版社。

作者:李永军梁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