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深圳中考主要参考哪套数学教材?
数学学科命题双向详单
知道问题顺序的考试
预设横向问题的分数
困难
1实数(平方根)概念记忆选择题3 0.95
2代数表达式的运算理解选择题3 0.80
3数据(科学计数,准确数值)记忆选择题3 0.90
4三观理解选择题3 0.90
5图形的对称性(中心、轴)理解选择题3 0.80
6统计理解选择题3 0.80
7股票的应用,选择题,3 0.80
8几何命题记忆选择题3 0.70
9函数与图像的关系理解选择题3 0.70
利用选择题计算10圆的弧长3 0.50
11概率理解填空3 0.80
12因式分解理解填空题3 0.80
1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像用途填空3 0.60
14轴对称和最小值在生活中的应用填空3 0.60
15探索规律填空3 0.50
16实数和三角函数的计算理解解6 0.75
17分数简化理解解答7 0.70
18四边形的应用理解与解题7 0.70
19统计表格和图表的应用、分析和估计理解和解决问题8 0.70
20圆内的证明和计算解决了8 ^ 0.50的问题
21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解题9 0.50
22综合题(以几何与二次函数结合为背景,数形结合,已有问题,分类讨论,动点问题等。)由10 0.30解决。
2009年中考数学命题工作总结
(深圳2009年中考数学科目命题组)
一、命题思想
本卷***22题,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卷一有10选择题,***30分;卷二非选择题部分有五道填空题,分值为* * * 15;回答7题,***55分。试卷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四个知识领域的主要部分:数和代数约46分;空间域图形30分左右;统计与概率约14分;实践和综合大概是10分。
这份试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试卷中有紧扣时代脉搏、以反映时代新鲜主题为背景的试题。比如问题3,11是对奥运主题的谨慎运用;问题7是关于热门话题——股票的介入;14、18题体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1题在抗震救灾等背景下的实际应用。对渗透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增强学生对时代的自豪感,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心国家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既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考查,也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不仅关注熟悉的问题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演变,还关注情景和知识的创新;既考虑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水平,又照顾入学考试的分流要求。试题难度分布合理有序,试题表达简洁规范,图文制作精良,编排合理,有利于学生稳定展示自己的真实数学水平。
二、试题的设计
1,1-10选择题是最基础的题。主要考察初、中学基本活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经验。起点低,起步快,容易得分。
问题6考察学生对数据中常用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的理解。其中,学生对中位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中常犯的错误,对得到正确的结果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宜设计一道选择题。
10题,该题的解答有赖于学生对图中涉及的菱形、扇形、等边三角形、弧长公式的正确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11——15是填空题。
问题14,源于课本问题的改编。本题目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察学生将真实情况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能力。因为给出了坐标系和点的坐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问题15,探索规律,源于2008年中考数学体系复习用书(北师大版)的改编。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寻找规律,进而得出猜想的一般结论。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数感,得出结论的过程具有专注性和顿悟性的特点,使用填空题非常合适。
3.16题和17题都来源于课本题型的加工改编。既考查了“数与公式”的核心内容——运算,又将“开放性”的要求落实到考试说明中,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4.18,19,20题有轻微的梯度,但是中等水平的考生也能很好的完成。
18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梯形的判定以及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其中,问题①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演绎推理能力,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问题(2)中几何的计算,突出了图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体现了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密切关系。
问题19,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柱状图、扇形图的形式自然呈现。既考察学生从单幅图片中直接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两幅统计图片处理信息并做出判断的能力。它集成了数据表示、处理和推理的知识。
问题20,虽然叙述简洁,问题设置明确,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多,思考内容大,比较全面,有一定的梯度。题目以学生熟悉的圆为基础,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函数等,系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压轴题兼顾水平测试功能和选择功能。
问题21是运输成本优化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考生要经历“问题情景——建模——解释、应用、拓展”的过程。该题设计梯度合理科学,体现了探究过程中对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考查。涉及的问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问题是确定帐篷和食物的数量,考察学生建立方程(组)模型;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方案设计,考察学生建立不等式组,最终通过求解不等式组求解相关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能力;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设计一个“花最少的钱”的方案。本题考察学生建立模型和灵活运用函数性质的能力。总之,该题目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在实际应用中与相关数学问题的自然联系,有效体现了数学建模思想的综合考查。
第22题由四个简单到复杂的问题组成,是一个涵盖代数、几何、三角的综合题。既能考察学生的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能力,又能考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变换、函数的思想方法。再加上解法不唯一,以至于整体在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度上有很强的区分度。第二个问题是“存在主义”的探究性问题,有利于加深知识。第三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考察动态几何相关知识的问题。本质上是对其变化过程中特殊位置的特殊研究。此时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与函数和方程的应用密切相关,它强调的是对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能力的考查。第四题是学生自主探究最大三角形面积,更好地考察了学生应用函数的意识和能力,解题方法不具有唯一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参加试卷分配和考试,提高了专业素质,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都会带到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让我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