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试卷中政治经常出现的答案是什么?
一.政府(国家)
1,在“政治生活”命题中,任何要求回答:政治主体:政府,做这件事的依据,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怎么做一件事,一般可以从以下六点来论述。
◆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
◆目的和基本原则
◆功能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在经济生活的命题中,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知识点: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它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⑥国家这么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中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国家)在政治中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第二,国际关系
1.为什么会有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中,每一个命题都需要一个答案:为什么会有复杂的国际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知识点来考虑:国际关系是极其决定性的因素。
2.中国为什么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中,每一个命题都需要一个答案:中国为什么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知识点: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竞争的本质;
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中的命题》中,要求所有答案: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应从以下几个知识点考虑:
①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国际关系
在生活和哲学中,任何需要答案的命题: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基础都要从以下几个知识点来考虑:
(1)事物一般是有联系的;
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③内外因素的关系;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政党(政治学)
在我们平时的实践和高考中,经常会用到“政党”的知识来分析和解释一些政治现象。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知识点:
1,属性
2.目的
3、执政理念
4.指导思想
5.领导力
6.执政风格
7.领导风格
8.加强党的建设
9.中国政党制度
第四,企业(经济生活)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经常考经济生活部分的企业知识,而且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有规则可循。
当我们回答企业应该做什么等问题时,与企业相关的知识如下:
1.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2.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3.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技术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发模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国内市场,改变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局面。(外贸出口)
9.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使用世贸组织规则)
10.通过兼并和联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比例尺)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好处)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质量)
动词 (verb的缩写)公民
1.“政治生活”是一个关于公民知识点的命题,我们经常要考虑以下知识: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上,中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三个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中的公民(个人)这一知识命题,经常要考虑以下知识: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2)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3)人与法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消费者、工人)这一知识命题,往往应考虑以下知识: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权益等等。
(2)劳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强化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应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劳动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者: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5)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权利和义务。
不及物动词文化生活的主要命题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式(基本方式和具体方式);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推广(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发扬光大。
4.建设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意:
用政治学知识来回答怎么做,可以从党、政府、公民的角度来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注意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风。从执政风格和指导思想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公民权利和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大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有序政治参与)。从哲学角度回答如何做的问题,一般应以方法论为主,原理不必过多表述,但必须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体现哲学思想和方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