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真题集

希望以下内容能帮到你:

文科综合

2008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山东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举例四部分组成。

第一,关于“命题的指导思想”

2008年《笔记》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了命题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它包含五个基本内容。

1,坚持根据课标、考试大纲和山东考试进行命题讲解。

第1条规定,命题依据文科综合科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山东省考试说明,不限于某一版本教材。山东省虽然是独立命题,但是高考的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因此,命题必须与教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高度统一。即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行)》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科综合科目教材除思想政治科目外,存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选择和课文表达上都有所不同。考虑到“公平公正”的原则,高考不可能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个版本的教材。

2.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第二条规定:“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重点考察考生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原则。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不是空中楼阁。文综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考查“基础”,特别是考生在“双基”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考试的目的。

3.注重“新材料新情况”,重视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三条规定:“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和运用,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者选择广泛的、丰富多彩的相关材料,为考生创设问题情景,并由此设计“新题型”,以达到新课程背景下“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这里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新”,所选材料必须是各版本教材中从未涉及过的“新”材料,这样才能有“新”的情景,提出“新”的问题。“新”不代表偏科和陌生,材料还是会以主要知识为主。二是“限”,即不超出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范围。为了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和引导,本文还特别强调“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试题会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和体现对考生创新素质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4.基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原则,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高考命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必须逐步改进和完善。因此,2008年《注释》第四条规定:“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意味着,2008年高考综合文艺的命题要以2007年高考的命题为基础,“变中求稳,变中求稳”。同时,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行)》的基础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也必然会在本质上高度体现和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5.坚持科学性和公平性原则。

第五条规定“命题应当科学、准确、公正、规范,试题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

二、关于“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评估目标和要求

2008年《注释》中“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表述,是综合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大纲的相关目标和要求而制定的,两者在基本内涵和精神上是一致的。分为获取和解释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解释事物、论证和讨论问题四个考核目标。每个评估目标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1,“获取和解释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是审题的准确性,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对信息提供的情况做出反应。信息的处理会直接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

这个评估目标有两个最重要的具体要求:(1)“获取”,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有帮助的信息。(2)“解”要求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合理的整理,明确材料或话题的主题,明确主题下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对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

2.“动员和应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根据试题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然后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知识的传递和应用。在这个考核目标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1)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和应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和“自主选择”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之一。(2)“适当体现学科的渗透”,就是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相对独立的前提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们可以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观察地理政治现象,我们可以从地理政治学科的角度观察历史事物;根据试题的要求,可以选择最佳的角度分析问题,运用恰当的原则和方法,等等。

3.“描述和解释事物”

所谓“描述”,是指对相关事物的详细、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解释”,是指对相关事物的理解、分析、解释等有意义的解释。分析是“解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即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成各种属性、部分和方面。它是一个相对的思维过程,具有综合性(将事物的属性、部分和方面在头脑中结合起来)。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在描述和解释事物时,要注意描述和解释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注意不同学科术语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另外,所谓“综合解读”,既包括学科内综合,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综合。

4.“演示和讨论问题”

“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题目真实性的讨论过程,主要表现在考试中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讨论和证明能力。所谓“讨论”,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讨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论点的过程,即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考核目标的三项具体要求中,突出的一项是对考生“创新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考察。).这表现在:(1)“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创新的问题”,旨在考察考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深度,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主义;提出的问题要与材料的主题紧密相关,有可能以新的视角组织和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提出的问题要科学,不能无原则;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等等。(2)鼓励和倡导考生在论证和讨论问题时不要人云亦云,努力对问题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对考生多角度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所强调的开放、多元的理念。同时,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考试范围

综合文艺科目包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所有纳入2008年《解释》考试范围的具体知识,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和教育部2008年考试大纲等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2008年《注释》中关于考试范围的规定值得注意:

1,在“文综”科目的必修内容中,思想政治科目除了四门必修课模块外,还包括年内重要时事政治、现阶段中国* * *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鉴于初中与高中密不可分的关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地理除了必修的三个课程模块外,还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2.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试点省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模块和选题”的指导精神,山东省2008年高考“文学综合”科目预留了8个选修模块。2008年《注释》关于选考内容范围的规定仅针对2008年高考,今后可能会进一步调整。不应该简单的理解为2008年延续了2007年规定的选考内容,2009年高考一定还是这些内容。以上规定对2008年以外的高考没有指导意义。

3.根据2008年教育部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也在2008年的注释中进行了修改。与2007年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题“1”下的五个子目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近代中国”部分的历史学科中已作了顺序上的调整,而内容没有变化。思想政治学科中“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的表述改为“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改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具体表述更接近课本。

第三,关于“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008年《说明》中“考试形式”部分明确规定考试形式为闭卷和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是240。

《试卷结构》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从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思想政治科目有4个必修课模块,而地理、历史科目有3个必修课模块,应在试卷结构设计中有所体现;考虑到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整体来看,试卷中所有科目的比重不宜过宽。因此,《说明》规定思想政治必修题的分值比例为36%左右,地理和历史必修题的分值比例分别为32%左右。思想政治学科的分数比例略高于地理和历史,但有限。

2.至于“选题”,2008年的笔记继续采用“多出题,少做题”的方法。鉴于2008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中包含的8个测试模块,全篇综合试卷将排序做8道相对均衡、等价题,供考生选择3道。但考生的选题权还是有限的。要求考生在三个科目中各选1,而不是在一个科目或两个科目领域中选全部三个科目。

根据“说明”,一科的选考不会跨其他模块,更不会跨其他两科。2008年《说明》中对于学科中的选修模块能否跨越必修模块命题没有明确的书面表述。是否跨模块命题,跨多深,不可能有一定的规律,会由命题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四,关于“样题”

2008年加强了笔记中的“样题”部分。文科综合科目三* * *选取了61个不同命题形式的典型例题,题目数量增加,题目类型和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对于“示例问题”部分,需要解释几个问题:

1和“样题”中的题目均选自2007年高考山东卷、国考中心试卷和其他兄弟省市高考真题,具有典型性。《样题》中三科所选题目数量不同,但并不反映三科之间的高考成绩比例关系,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题目类型灵活选择。说明中所列的“样题”是文科综合科目的“样题”,而不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个别科目的“样题”。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话题,而要把它统一到文献的整体中,综合研究来理解和把握。例如,在例子中,以思想政治学科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形式也可能出现在历史和地理学科中,反之亦然。

2.说明中提供的“样题”主要反映了常见的题型和呈现方式,仅作为考生了解高考和为命题人定制题型的“参考”,而非2008年高考题的模板。不要坐在正确的位置,机械地模仿他们。这些各具特色的题型不会也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在2008年高考试卷中,有些题目只代表命题发展的一种趋势。“样题”中没有出现的个别新题型,随着命题改革的进展,也可能出现在试题中。“题型例题”的设计方法、角度、题量在高考命题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设计类似题目时,在难度和要求上,我们还是会坚持平衡和对等的原则。考生在备考时,要灵活把握例题中出现的各类题型。

3.《样题》中的题目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如:题目不是简单地照搬某一版本的教材,而是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和要求,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为基础设计的,特别强调“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体现了“命题不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能力测试”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例题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背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非常强烈的山东地方特色,等等。这也是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意的。

此外,与2007年的《笔记》相比,2008年的《笔记》删除了“参考试卷”和“答题卡”。

2007年高考真题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再设立一份“参考试卷”意义不大。此外,一些老师和考生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误读了“参考试卷”,往往“抄瓢”,机械地照搬。单纯依据“参考试卷”组织教学和备考,束缚了高中教学,违背了设置“参考试卷”的初衷和新课改的理念。为了促进中学教学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必要取消“参考试卷”这不会对中学教学和考生备考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给中学教学和高考命题留下更大的空间。

在第三部分的注释中,“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已经解释清楚了。因此,2008年,在笔记中取消了“答题卡”部分。但是今年高考,考生还是用答题卡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