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6篇精选文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6篇精选文章),欢迎阅读收藏。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本学年我负责高三(1)班和(4)班,初一(1)班和(3)班的生物教学。周课14节课,教案7个。虽然课不多,但是对于中学里年龄最大和年龄最小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不一样,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情绪。高一高三各有一个A班和一个B班,进度不一样,压力比较大。尤其是第二学期高三单独模拟考试重新调整课表。两头不耽误真的是煞费苦心,但是我做到了。为了不影响高一期末复习,我毅然牺牲了高三老师享受的云南之旅。

虽然主任跟我说工作重点在高三,但是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对生物的热情很高。我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真听课,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我必须有条不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习惯。但是我和高一的学生接触和交流很少,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及时找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绩。从5438年6月到2005年10月,因为处理交通事故,刘国华老师由我来教高一高二的生物课,一周二十多节课,几乎到了极限,忙的满满当当。

对于高三的教学,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是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狠抓落实

接受20xx高考的教训,深刻理解教材,全面复习,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我清楚地记得,去年我在高考综合试卷中得到了“细菌生长曲线”的含义,但是昌平区考的几百张卷子没有一张做对。我敢说,高三没有一个生物老师,高三没有一个考生没有复习过《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但是为什么会这样结束呢?!原因只有一个:对课本知识理解不足。高考和国考不一样:我觉得国考会考主要知识和重点知识,覆盖面广;但是高考中的生物知识不可能是全面的,往往是片面的。考的知识可能不是重点或者大家觉得不是很重要。比如2005年测试的“微生物接种法”。所以在本学年的复习中,要夯实基础,全面复习,对课文、边栏思考题或实验认真对待,认真理解。

第二,千万不要搞人海战术。

通过做适量的选择题和考题,不仅可以批改对错题,还可以进行书面分析,建立档案。20xx 10年10月20日,面向全区生物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校本研修课程《典型错题点评》成功开班。20xx高中生物示范校复评中给出了一门复习课《基因工程》,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们课题组分工合作,把选出来的试题编入昌平二中的练习本。高三的时候负责编写生物(第一册必修),将近两万字。

第三,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我坚信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把知识钉在钉子上,铆在钉子上,从不“抹泥”。遇到有疑问的问题时始终保持一种兴奋和渴望的心态,有时会为了一个名词查阅大量的书籍、报刊,或者求助于网络或知识渊博的专家来解决问题,并抄下来或打印出来以供参考。抱着这种心态,我喜欢学生问我问题,问高质量的问题。有时候是学生的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想法激励我不断学习和积累,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或者让我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甚至不在我教的班级的学生也经常带着问题来找我,我也很乐意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

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历年生物高考题和各城区模拟题,并进行分析。制作教学课件,获校级评比一、二、三等奖;课件《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在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开发举办的“第二届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第四,团结合作,加强跨专业交流

高三复习后期,理科综合训练很有必要。我们积极与理化老师沟通,从题目训练、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意在部分城区使用模拟试卷。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关于实验

实验题目高考必考,实验必复习。目前高考中已经找不到原版教材实验作为试题,高考是测试实验而不是动手实验。所以根据我们目前的条件,有条件的可以尽量做教材实验,但是一定要读清楚,讲清楚,讲清楚原理和设计,讲清楚技巧要点,讲清楚方法和结果。对于不能做的实验,我用视频和照片。比如我们生物教研组参观锦绣大地,用数码相机留下了很多影像。例如,二氧化碳发生器、组织培养设备和过程都可以在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复习中更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巧和方法。我精心挑选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实验题,让学生分析知识点、考试的形式和角度,让他们对高考题没有陌生感和恐惧感。

由于时间的原因,在期末阶段,部分市区的试卷使用不够,选题不够简洁,让学生很迷茫。我觉得最终还是要做一套难度适中的基础题,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有助于考生考试心态。这是我们以后要注意的。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加强积累、总结和反思,这是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一个新台阶。

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2。在一个教学大纲和许多书籍下教学

1,老师不要只当书,不要只当上头,只当实用。

新课程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相互之间差异很大。这样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记得1998年,上海高考有这样一个题目:

在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有:

a、蛋白质B、脂肪C、糖D和水。

问题的答案是d .水。这个命题的依据是因为教材中有“细胞内水最多”的表述,命题的目的是考察考生推理的潜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胖的,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在考试中多拿2分。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能反映出以往生物教学的弊端,比如强调结论、死记硬背、应试、忽视过程、忽视示范、忽视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一个大纲的书很多,高考直接考查某一版本教材原话的可能性降低,促使我们的老师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我们尊重课本而不盲从,用批判的眼光善用课本。教科书是呈现知识的模型,而不是“神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是让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是带着疑惑去学习,去理解。我们应该对知识保持开放和动态的理解,而不是将其视为封闭和僵化的教条。

2.关注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理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根据教材来评定高考。如何看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答案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还有一些类似戏谑的生物学说法,比如“事实比想象更奇怪”“生物学唯一的规律就是生物学中有泛化的例外”,这些恰恰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复杂性。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是理论的更新,是概念的变化。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主干和大纲,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免疫接种信息过去是选修课,但现在是必修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增加了对“稳态”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

第二,要正视生物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学科,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对实验的重视不仅是基于目前教学大纲中有20个基础实验,也是基于目前教科书过多的科学史中对科学探究潜力的明确要求。实验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生动理解,摆脱知识生成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高不可攀。实验教学要有整体规划,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比如培养科学探究的潜能,要分成不同的细节,整合到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在回顾科学史时,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什么时候谁做了什么。实验不仅是学习材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探索。基础差的可以先学理论,再用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第三,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尊重差异,实行分级要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关注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困生要清楚自己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看课本(参考书),怎么听课,怎么记笔记,怎么用好。

2.有效的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演示教学和探究教学都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材料采取“不”的形式。对于强调知识呈现的材料,可以采用教学和演示,对于一些包含科学思维和贴近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的探究式教学。有些简单的材料甚至可以通过自学、课后自学等方式教授。

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3。第一,高三复习不要脱离课本。

学生总觉得课本上没什么可看的,课本上的东西他都懂。他认为整天泡在参考书和练习册里做题、解题就够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自然科学的概念,做几百道题,做类似的题还是不对的。课本是最简洁、最全面的,要读透、读透。如果你把课本上的知识都吃透了,做题就会熟练,得心应手。我们的学生经常看不懂,老师要带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体会。当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有意识地去阅读。

第二,认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

学生对概念记忆清晰,但对内涵的理解往往模糊不清,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所以学生做题出现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上的误解,或者误解,或者概念模糊,导致大量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如果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真正理解,就会错很多次,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把概念搞清楚。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知道它在哪里。这样才能理清概念。

第三,精选提炼,不搞题海战术。

有些学生有大量的参考书,一本好的教学指南书和一本练习册。做题前一定要精心挑选典型、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灵活运用。”每次考试后,有些同学都急于知道答案,只要在纸上相应的位置写下正确答案就结束了。其实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对与错在哪里,深入挖掘知识点,理解透彻。学生做过的试卷是复习的重点,尤其是之前做错的题。他们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其实都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第四,抓住重点,全面复习,不能“押宝”。

我们要掌握复习的主要知识,但也不能忽视小节。不宜猜测考试内容的哪一部分给学生,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复习内容,导致知识死角。

第五,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高考每年都考实验题,但是知识点、方法、角度都不一样。复习一定要全面,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结论都要认真分析。在指导复习时,首先要对所有的教材实验进行分类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总结规律和指导方法。同时,要研究手的相关实验数据,找出实验考核的规律和方法,并注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6.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在给学生出题之前,要认真做,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是否合理、恰当、有创新,不能认为和“答案”一样。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应该受到鼓励和赞赏。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相互借鉴,教师自身才能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亮点,有收获,也有不足,主要如下:

(1)教学内容没有完全落实。学生平时讲的东西掌握的不够,也反映了我们学生的素质。

(2)分层教学抓学生不够,差生拖后腿严重。

(3)有些学生仍然喜欢用口语表达,不习惯用书面语准确表达。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总结、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主教学,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形势下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教学反思1: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百依百顺的下等人。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才会激活思维,才会敢于提问和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一个简单、愉快、民主、和谐的环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氛围的建立需要一些手段,比如温柔的眼神,殷切的期望,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

教学反思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有必要。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很大的鼓舞。陶行知先生也劝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冰冷的眼神里有牛顿,你饥渴的笑容里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一个老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的自信,反思“学生的问题意识”。古语有云:“学从思开始,思从疑开始。”小疑惑小进步,大疑惑大进步”。可见“质疑”的重要。在生物教学中,它是培养学生洞察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高一学生学的呼吸学知识,就很贴近大家的实际,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然而,目前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薄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愿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敢不敢提问。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有必要的问题意识,但又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害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浅薄,害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害怕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发挥作用。

(2)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由于传统教学和学习观念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理解知识的地位,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懒惰,问题意识淡漠或缺乏,不会或不善于提问。

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战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案例教育,实现“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提问兴趣。

(4)开展评价活动,激发提问兴趣。

(5)加强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就是课堂上很难组织教学,往往容易放一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任其发展还是消灭他们在这里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3: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转变,即教师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本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交流,一种合作,一种建构,一种以教促学,互教互学。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与学生分享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要放下尊严,走下讲台,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合作中学习,让学生在学生之间的研讨中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感受过程,这其实是很难实现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他们的学习个性,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把握和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探索潜能、创新潜能和生物实践潜能。

只有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生了变化,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教学反思4:

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和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未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和亲身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潜能。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1)从一个例子(或现象)入手,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分组探究。

(2)每组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然后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3)计划的实施。每个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

(4)师生* * *分析各组结论,最后探究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整个探究过程来说,选题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实用,一定要先发散再集中。比如在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中,窗台上的植物可以向光源弯曲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完全摒弃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把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位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意图和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能。

总之,多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效地完成生物的学习任务,实现课堂课程目标。探究、创新、实践等活动。

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短暂而精彩的高中生物新课程研究结束了,这让我记忆犹新。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看了很多视频,参与了一些讨论,精心制作了十个作业,改变了我的教学理念,也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引起了我观念的转变。通过这次新课程远程研讨的学习,我知道首先要转变观念,把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事件、教学过程等。在互联网上与专家和同事交流、讨论和提出建议。

第二,让我明确自己未来学习的重点。把每一节课都做好,然后让自己被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他主要专注于自己的学科,逐年进步;然后让自己具备说服学生的气质和亲和力。

第三,加强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认识。新形势下的教育给我们的中学教师提出了许多挑战。积极的终身学习是真正的学习,而不只是嘴上说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组织形式,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四,端正对培训的认识。应对新课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集体组织学习、讨论、自学、自我反思、自我实践。集体组织学习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理论性高,系统性强;自学的优点是:针对性强,选择性大,时间安排灵活。集体学习并不排斥个人自学,个人自学也离不开集体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6经过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的教学,我对生物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初中生物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目的不是为了培养生物学家和生物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将来一些想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基础。在我的生物教育哲学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起,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兴趣。我的每一次课堂设计和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一步步接近生物。比如在讲授生物细胞的分裂时,把生物细胞的分裂比作一个小圆面包,把植物细胞的分裂比作一面墙,来反映两者的区别。总之,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哲学教学的中心。

第二,作为老师,教材一定要理解和掌握。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北师大出版的教材,对教材的了解不够,使得我这学期的教学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我讲光合作用的时候,课时的安排就让我很头疼。核心内容当然是光合作用的反应,但是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确实需要一些整体的规划和安排。课后整理了一下教学思路,觉得还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为主线比较好。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并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在我看来,作为老师,不仅是研究生院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还有课程标准。首先要知道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知识体系如何安排,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培养和提高哪些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我会一直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调一个观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甚至书上写的,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相反,对于生物学来说,有可能我们目前所学的一些理论会在未来的科学探究中找到其他解释。在教学中,学生学的东西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所以,我认为教学不是死板地教学生知识。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是把学生放在当时科学家所处的环境中,通过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他们发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老师和书本,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所学。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观点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创造之心最有价值。作为未来教学中的老师,我会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作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演讲比赛,保护动物的建议,手抄报和知识竞赛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快乐、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创新上都将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