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2019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主要有三种题型:一种是通用结构化面试形式;二是“一拖x”材料结构化面试形式;三是“普通结构化+微素材问题”的形式。

结构化面试整体考试情况简介;

一般结构化题目数量和答题时间以4-5题为主。一般情况下,4题回答时间20分钟,5题回答时间25分钟。面试回答方式因系而异,没有问题的考官主要采用读一个考生,答一个的回答方式。还有一些系采用考官带题答题或者考生带题答题的方式。大部分考场都会有时间提示,区别在于提示的方式和时间。有的考场有时钟,有的考场是时间卡,有的考场是计时员语音提示。大部分考场在面试结束前1 ~ 5分钟给出提示“一次性X”材料。

结构化题量和答题时间背景材料后面有4 ~ 5题,其中中央党和国家行政机关一般有5题,其他系统一般有4题。看资料时间10 ~ 20分钟,答题时间20 ~ 25分钟。面试答题方式因部门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在等候室或阅览室看10 ~ 20分钟的材料,然后在考场答题,提供纸笔,考官看题,考生会有时间在答案末尾提醒大致结构。

+微料题数量和答题时间中央党组和国家行政机关采用“四个普通结构化+1微料题”形式,其他系统为“三个普通结构化+1微料题”。回答时间20 ~ 25分钟。面试答题方法一般情况下,一般结构化面试题都是考官阅卷,没有题本。微材料题会场有材料题,看材料时间1 ~ 2分钟。然后考官读题,考生答题。第二,分析面试主要评价因素的特点。

(一)综合分析能力

从我们对近三年国考面试的整体分析来看,综合分析能力一直是国考面试中的重中之重,几乎每套题型都会有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五个问题:

1时政热点问题

2019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时政热点问题依然是各个部门的必考题。时政热点话题呈现出取材广泛、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会涉及到社会现象和政策理解。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采访中,时政热点话题都会选择与部门工作相关的热点话题。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务员面试中,统考部门和自主命题部门选取的时政热点问题命题材料是不同的。统考部主要选取国家社会现象、热点事件和重大政策,而独立命题部除上述材料外,还会选取系统内的热点事件和政策。这既考察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考察了考生的专业素质。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浏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和重大政策,还要结合自身岗位了解体制内的热点事件和政策,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等网站了解相关主流评论和政府回应,提高政治素养,增加知识储备。

2哲学思辨问题

与时政热点问题相比,近三年的国考试题中哲学题相对较少。根据命题材料的不同,哲学思辨问题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包括名言、哲学故事、原理效应。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2019国考面试中的哲学思辨题不再只是说一句名言让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而是与其他考试形式相结合。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个反驳问题

反驳题是2018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从题型来看,大多数反驳题都会先给考生提供一些观点和相关论据,然后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进行反驳。从存在的问题来看,大部分是三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反驳题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试时一般给出三种意见要求考生逐一反驳。考生的工作量更重,思考的时间更紧迫。所以相对于传统题型,更能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模板化的答题思路。

反驳题之所以能受到提出者的青睐,源于其在考察考生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反驳题出现在2018的公考中,体现了命题人的新思路。2019的反驳题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没有创新,但在2019的国考中再次出现,说明它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考面试中的“常客”。所以对于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考生来说,需要关注反驳的新问题,及时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个漫画问题

国考面试中,相比其他部门,税务部门涉及的漫画题更多。从公务员考试的漫画题来看,主要可以分为时政和哲学两大类。政治主要是通过漫画来表现一种社会现象或政策,哲学主要是通过漫画来说明某种道理,主要考察考生的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大材料题的形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收集的材料内容是有限的,真正面试时材料是有一定长度的,这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材料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2018,微料题形式创新。考试内容虽然是传统的,但是材料是以微信聊天截图的形式呈现的,很有新意,也很吸引眼球。不过2019的微料问题恢复正常。无论如何,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心态,冷静对待题目的创新形式,相信一切都会不变。

(B)规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也是国考面试的要素之一。国考面试比较传统的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纵观近三年的面试题目,没有太多创新,主要是通过组织活动。就命题的特点而言,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询问细节问题

2019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关于组织活动的问题,从整体流程和细节两方面进行考查。就提问频率而言,后者最多。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备考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明确组织活动的流程,并且能够具体细节的讲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工作的重点(或难点)是什么”、“如何做好准备”、“会遇到什么困难”、“前期活动怎么做”等。

2具有部门职能的特点

近年来,在考察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题中,经常有结合部门职能的组织活动题。考官这样出题,是为了选出更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既要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要表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在铁路公安系统的面试中,往往会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调查和案例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等。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工作计划。

(3)应急反应能力

应急能力也是每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必考的测评要素。从2017-2019国考面试来看,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为主,设置的场景多为工作场景,贴近工作实际,题目中创设的情境基本来源于当前社会现实。通过观察近三年的国考面试,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处理工作危机,公共危机很少考察。

国考面试往往围绕工作危机问题。面对不同的工作场景,考生如何应对,是否处理得当?但是,他们对大环境下的公共危机问题关注较少。

2考试全面。

观察国考面试,应急能力的考查多与人际交往意识和技能的考查相结合。面试题目呈现综合特点,综合考察考生能力。

(4)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求职动机是指在某种需求的刺激下,直接促使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当个人求职的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一致时,个人更有可能胜任该工作并稳定从事该工作。

纵观近几年的国考面试题型,考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度的题型已经不少,尤其是外交部的面试题型中,考察考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度的题型相对较多,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

(5)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近年来,考察考生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很多具有一定部门特色的部门面试中都出现了这类题型。比如外交部的面试会有一个演讲题目,铁道警察里会有一个题目让考生说一句开场白,其他部门在面试中重点设置情景模拟对。

在考察演讲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题目中,要求考生发表演讲或模拟与他人交流。考生要想答好口头表达题,首先要知道题目类型,是演讲题目、情景模拟题目还是其他类型的题目。其次,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答题方式,注意具体问题表达技巧的差异。最后,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不仅要注意人际意识和技巧的运用,还要拉近与交际对象的距离,代入情境,同时还要注意表达的情绪化和口语化。

1语音课

比如,其实人和树是一样的。他们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他们的根就越会延伸到黑暗的地下。你觉得这句话怎么样?请就这个话题做一个演讲。

2场模拟课

比如计划开展“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你是活动的组织者,组员小王和小张对采用哪种形式意见不一。小张想要更灵活的形式,但小王说应该保守一点。你将如何与他们沟通?请单独模拟。

在解读讲座实例的过程中,中国公众首先阐述一句名言。考生需要充分理解这句名言的含义,即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吃苦,然后围绕自己的主题进行演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人和树的成长有相似之处。越是想得到高处阳光的滋养,就越需要深入土壤吸收更多的养分。引申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得到大家都觉得美好的东西,就必须给自己打好基础。只有当他变得更强大时,他才会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同时,这句话还可以有另一个引申意义,那就是不仅要强大,还要深入到相反的方向去了解其他对手,了解阻碍我们追求完美的障碍的特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只有了解了这些潜在的对手和障碍,才会更加坚定和顺利地得到来自高处的阳光的滋养。

考生在回答现场模拟例题时,需要分别与小王、小张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考生可以采取先促进后抑制的方法。比如和小王交流的时候,可以说小王的活动形式操作简单,不容易出错。但是这个活动既然是针对学生的,如果情境不够新颖,就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要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