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题。请帮我解答一下。
(2)它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特点:主要表现形式是“机器使用者的贡献和机器工人的贡献”;采取就业的形式,减少个人依赖;限于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体现了农业商品化的特点;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未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3)表明清朝统治者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它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发展非常缓慢。
27.(1)相同:都强调向西方学习,都想通过学习西方的长处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对西方强大原因的总结仅限于“神器”层面,不涉及政治制度。
不同:对西方强大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李认为西方强大的原因主要是商业,张认为主要原因是技术和工艺。
在中国,对于致富的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李认为,应该办厂,发展商业,“分享外商利益”;张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就要发展技术和工艺,提高制造业的科技水平。
(2)1913后,我国面粉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进口减少;从1922开始,出口大幅减少,进口大幅增加。
出口增加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报国的热情,兴办了一大批民族企业,促进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4-1918的一战,让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制,迎来了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922出口下滑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打压中国民族工业。
(3)功能: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其畸形发展、软弱妥协,不可能带领中国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
28.(1)认为私营企业的发展符合俄罗斯的实际,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认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的必然,可以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条件。
(2)罗斯福新政是改变过去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对工人阶级采取让步政策。
(3)改变过去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将一些重要企业收归国有,以缓解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
原因:为了适应二战后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战后经济复苏的需要。
就是要吸取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教训,促进经济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战后,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意识不断觉醒。为了应对社会主义的冲击,缓和社会矛盾;
凯恩斯主义的提出和广泛传播被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
(3)启示:各国都应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政策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正确的过渡,而不是一夜之间的过渡。我们应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逐步实现转型。
2.我们应该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