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计算

反演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各种地球物理场数据,通过计算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物质组成和动力学过程。可以说,地球物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沿着反演的递进路径发展。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的发展。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最早主要是针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1907年,Herglotz首先提出了从地球物理数据的定量分析中反演地震波走时数据;1909年,莫霍洛维奇发现了地壳与地幔的一级不连续;1912古腾堡发现了古腾堡曲面;康拉德在1923发现地壳界面;1935年,莱曼发现了地球内核与外核的界面。这些人在地球物理发展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极大地促进了地球物理反演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后,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不断加深,地球的内球面有了基本的模型。由于使用了电子计算机,发展起来的试错法和拟合法都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到了20世纪6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可以利用计算机自动校正和反演地球模型的参数,即发展为自动拟合方法或最优化方法。

1970年前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主要特征;

(1)采用均匀各向同性地球模型;

(2)反问题只涉及数学中的微积分或经典积分方程;

(3)观测数据等于假设模型的正演计算结果;

(4)没有深入分析解的非唯一性,而是将观测数据与推测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5)在计算技术中,只涉及初等数值分析,如数值微积分和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法。

20世纪60年代,由于各种新的计算算法的出现,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高速卷积的广泛应用,基于二次曲面分割的地球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这就迫使地球物理反演计算提高分辨率。因此,反演理论在70年代前后迅速发展,并做出了重要贡献(Backusetal。, 1967, 1968, 1970).

巴库斯和吉伯特(一个是地球物理学家,一个是数学家)的地球物理反演理论(BG理论)是建立在连续模型的基础上的,因此必然会导致方程组的病态,这在快速的电子计算机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Wiggins (1972)和Jackson (1972)先后提出了与BG理论相对应的广义反演方法。经过Parker (1976)等人的整理和推广,BG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勘探地球物理的迅速发展,偏微分方程反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线性理论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当然比线性反演复杂得多。

中国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BG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并应用于解决一些地球物理数据分析问题。

2.地球物理反演中解的非唯一性原因分析。

地球物理可以根据地面或高空的观测数据(如地震波、电磁场、热流、重力场等)推断地下的结构、构造和物质性质。),即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虽然各种地球物理场(重、磁、电、热)给出的数据包含了各种地下物理结构的信息,但在数据的计算和解释(即反演)过程中,即使使用相同的数据,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反演的多重性,或者说解的非唯一性。

造成多重反演解的存在解不稳定、观测误差等数学问题,但根本原因是无法获得地球深部的直接观测数据,仅靠地面观测数据“信息量”是不够的。虽然地震波可以穿透地球,带来深层的三维信息,但是地震图的震相识别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无论是一维、二维、三维还是四维反演,都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以减少多重性,加强对地震记录中地震震相的识别,需要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即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下,提出科学合理的初始模型,对反演进行约束。反演是地球物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核心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