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案例分析
实验者把两个同样的盛有等量水的短而宽的玻璃杯放在一个5岁的孩子面前,问他:“哪个玻璃杯盛的水多?”他会不假思索地说“一样多”。实验者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他面前的一个又高又长的杯子里,然后问他:“现在哪个杯子里的水多?”他认为短而宽的杯子里有更多的水,他重复了几次。为什么?他指着杯子的宽度说:“这个更宽的时候更大。”?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答:这就是孩子单向度注意力和思维的不可逆性。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之一。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岁儿童的思维发展还处于预计算阶段,思维具有一维注意性和不可逆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只关注状态,尤其是最终状态,而不考虑达到这些状态的过渡。不会考虑转化,导致孩子思维在术前时期的不可逆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身高和容量是不可能同时考虑的。他们被杯子的形状搞糊涂了,只能根据形状来判断大小,也就是水的容量。?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根据身高或照片大小判断人的年龄,数学活动中数字与物体的排列顺序被打乱,于是我们认为两者的数字并不相等。都体现了一维注意的特点。(第124页)
2、2007年10月案例分析?
芳芳,一个3岁的孩子,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妈妈教她“4+2=6”后,问她“2+4”
请问:这个案例揭示了关于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分析原因。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要点: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岁儿童的思维发展还处于运算前?阶段,其思维是不可逆的。这个案例揭示了儿童思维的不可逆特征。儿童思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增加并开始。从一维注意到二维注意,形成“守恒”的概念,思维的可逆性开始形成和发展。(参见教材P122—126)
3.2008年6月5438日至10月案例分析?
唐老师在一次中班观察兔子的教学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她带来一只活兔子,让孩子们安静仔细地观察。没想到孩子们围过来,又碰又拉,就是静不下来。唐老师很生气:你怎么坐不住了??问题:为什么小孩子坐不住?唐先生应该让他们安静下来观察吗??
她应该如何安排好这个教学环节?请结合你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来分析阐述。
答:?从幼儿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多于抑制,容易扩散,所以面对新鲜刺激时会更加兴奋;从他们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思维是行动化和形象化的。感知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对待事物,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样把视觉作为优势。(这一部分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分析案例中儿童的表现。)所以,观察不仅仅是坐着看,而是去触摸,去嗅嗅,去和孩子玩耍。李老师不应该让孩子静静地坐着看,而应该通过丰富的感性活动,给孩子“观察”的机会。
孩子坐不住是因为学龄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之一是“行动、活动”。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无意的,持续时间短。他们的利益易变,稳定性差。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用内在语言“消化”审美对象。所以它缺乏观望的能力。孩子的审美是动态的,要通过行动来体现。他们喜欢用手说话,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满足。?
汤灿老师不能强迫孩子们安静,所以他应该妥善处理这个教学环节。?
唐老师在活动中应遵循审美互惠原则。观察和欣赏时,气氛活跃、轻松、自由,让孩子近距离分组观察兔子,发现它们的外貌特征,而不是让孩子坐直,老师说教、灌输。还应遵循审美形象化的原则,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模型,如让幼儿轻轻触摸兔子、给兔子喂食、给兔子命名等。,让孩子感受到美好的形象。美育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创造性的过程。审美活动对儿童的影响并不完全由教师控制。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和调整美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辅导57页?书198页)?
5438年6月+2009年10月案例分析?同上
4、2010 10案例分析?
皮亚杰曾用“三座山”的问题来研究儿童的心理:儿童坐在三座山的三维模型的一侧,将玩偶放在模型的另一侧或对面。这样,娃娃和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模型。然后,让孩子们从山的各个角度选择一张照片,反映从娃娃的角度看到的位置。发现幼儿期的孩子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孩子的这种特点是如何体现在他们的活动和生活中的?
答:这个案例确实揭示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时期是“前操作智能”。孩子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事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不能客观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事情。,?“三山任务”太复杂,前期作业期的孩子完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