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地理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再也不用害怕高考了。

相信知识点多的科目,比如地理,是所有高考生都很头疼的。下面,我总结一下高考地理必备知识,供大家参考。

10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天地圆论、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的基本特征是由各种形式的物质组成的,它们是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天体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级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嫦娥六号,地月平均距离为654.38+4960万公里。

7太阳系八大星的位置分别是水、土、火(小)和地、天、海。

八大行星根据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和远行星(天、海)。

地球生命产生和演化的9个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动力,是人类的主要能量。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和耀斑(最强烈)。

14中国青藏高原(最高)和四川盆地(最低)的太阳能分布。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和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为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信③产生磁暴。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西(上弦月),下东(下弦月)。

20周的起源基于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 10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航天发展阶段的开始第一架航天飞机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和1999年东方红一号和神舟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的神舟五号

宇宙自然资源分类:太空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公里。

纬度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线。每1纬度为111.1公里;

通过经度和纬度连接南北的线。两根相对的经纱形成一个经纱线圈。

30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圈

31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32°纬线23° 26′和66° 34′。

33本初子午线0子午线,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

南北方向有限,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是无限的,顺旋转的方向是东,逆旋转的方向是西。

东西经度的判断沿自转方向增大,沿西经方向减小。

37.南北纬度的判断度增加到北纬和南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方看,它逆时针旋转。

39恒星日,地球自转的周期,23小时56分4秒(实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41地球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和七月初(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方看,它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周期的恒星年(365天6: 9: 10秒)和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回归年。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快,在远日点慢。

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的角度目前是23° 26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以一年为周期在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47终结者线的判断是沿着旋转的方向,夜晚过渡到早晨线,白天过渡到夜晚线。

48本地时间的计算每向东1增加4分钟。

49用经度除以15找出时区的数目,然后四舍五入。

每向东移动1个时区,50区的计算时间就会增加1个小时。

北京时间51为东坝区标准时间(当地时间120)。

世界时基于本初子午线时间。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子午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上)。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同地方的时间、水平移动物体的偏离(北、右、南、左)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是垂直于该点的切线方向,当地时间为12。

春分(21年3月)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其终止线与子午线重合。

在夏季至日(6月22日),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终止线与子午线的夹角最大。

58在秋分(9月23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终止线与子午线重合。

在冬季至日(65438+2月22日)上,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终止线与子午线的夹角最大。

60夏半年3月21至9月23日的概念。

61冬半年9月23日至3月21的概念

地球侧面图解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球俯视图解读以北极为中心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中心是南极。

昼夜长短的计算是以日弧长度为准,每15度为1小时。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是根据一天的长短,以标准日出(6点)和标准日落(18点)为中心计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天北方白天越长,冬天越南白天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接点和寻找点之间的纬度间隔)

天文四季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中国传统的四季以立春(2月4日)、长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分为四季。

欧美传统的四季开始于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冬季至日。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盛夏满山,秋暑相连,秋露,冬霜,冬雪,微寒。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变化。

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保护生物的生存,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低层大气的成分没有空气、水蒸气和固体杂质。

干燥清洁空气的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和臭氧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尘埃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构成一个有机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作用和保温;云导致下雨。

78大气污染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含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上冷下热,对流明显,天气现象复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81平流层臭氧的主要特性吸收紫外线。平流有利于高空飞行

大气层的上边界距离地面大约2000-3000公里。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减弱效应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时间越长。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云夜间较暖,夜间晴冷。

大气的保温作用: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的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89全球热平衡地球多年的平均收入等于热量的支出。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之间冷热不均

91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循环空气循环。

92风的水平压力梯度力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压力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地转偏转力的方向在北半球是右的,在南半球是左的。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不是平行于等压线,而是有一个交角。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96个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小气候,城市风,陆海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和风力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风就越大。

大气环流调节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区的分布东北信风、副热带高压、中纬度西风、亚极地低压、极地东风和极地高压。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2018高考地理18,这是大题必知点。

高中地理1易混淆知识点汇总,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表面朝向太阳的一面是亮的,另一面是暗的现象。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产生的昼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则是由于赤道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除赤道以外的所有纬度的昼夜长短逐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和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根据太阳正午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来确定季节,以太阳在黄道上移动90度为划分标准;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中冬夏和物候的变化。

3.气温下降率和地温上升率

前者表明对流层温度的变化率随高度逐渐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正常温度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增加的变化率。平均深度100米,温度上升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指太阳向太空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它的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化。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的条件下,地球大气层太阳高度角上限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值为8.1.6 J/cm。

5.海陆风、季风和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陆地和海洋之间气压的日变化引起的,只出现在沿海地区,是一天内风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季风是一种普遍存在、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的风系,是由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性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引起的。但季风气候不一定在有季风的地区形成,只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大陆东海岸季风区形成。

6.气象学、天气和气候

气象学是显示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气温、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达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是指在一个地区经过多年观测而获得的一般气象条件。天气多变,而气候相对稳定。

7.水体和水圈

水是指存在的天然或人工的水,如海洋水、河水、湖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圆形。

8.径流和径流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扣除蒸发等损失,沿地表和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经某一河段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9.汛期和洪水期

汛期是指由于季节性降雨或流域冰雪融水,河流水位有规律上涨的现象。汛期是指江河湖泊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以上的时期。

10.水资源、水资源和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中的总水量。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控制或基本控制的用于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和水产养殖的水。

近年来,“水资源”一词常被用来代替和包含“水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中蕴含的动能资源。

11.矿物、矿物和矿床

矿物是矿物和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矿物质不等于矿物质。只有当有用的矿物被富集以满足工业和农业利用的要求时,它们才被称为矿物。有矿产的不一定叫矿床,只有矿产丰富的地区才叫矿床。矿物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而矿床只能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形成。

12.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成分和内部结构的变化。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和外力。地壳运动只是内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13.断裂和断层

断层是在岩石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明显移动时才能称为断层。断层形成,岩石必然断裂,但岩石断裂,不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沿断层面是否有明显的位移。

14.印度板块和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是世界六大板块之一,主要由大洋地壳组成,属于大洋板块。印度板块属于印度洋板块,是一个子板块。它是由大陆地壳组成的小板块,属于大陆板块。

15.风化和侵蚀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性影响。但与侵蚀相比,风化是在静止状态下缓慢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察觉,而侵蚀是在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容易被察觉。

16.雨林和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终年湿热。它是一个以高大、茂密、常绿树木为主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间断地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以旱季落叶乔木为主的植物区系。与雨林相比,季雨林的外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群落组成和结构也相对简单。

17.土壤、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层,可以生长植物。土地比土壤有更丰富的内涵。除了土壤,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产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土地资源是指人类目前和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开发利用的各类土地。它既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18.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是指生长在森林面积上的树木的总体积,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19.草原,草原,草原

草地是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草原是指覆盖着草地、草甸和其他植被的土地。草原是指用于畜牧业的草地和草甸。草原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地和草原属于生物资源。

20.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未加工的天然气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二次能源是经过人工加工转化后获得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不属于自然资源。比如沼气和人工沼气,煤和煤气,核能和核电,都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系。

21.大农业和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通过人工培育和繁殖获得农产品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业和渔业。但小规模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特指种植(养殖)。

22.耕作制度、复种指数和开垦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栽培方法的总称(烹饪制度、布局等。)和配套的农业技术措施。复种指数是一个农业区一年内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复垦指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其总土地面积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耕地的再利用和开发程度。

23.产业布局和产业布局

工业布局是已经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工业布局除了“分布”的含义外,还指在某个地方合理安排工业生产。

24.人口流动和移徙

前者是不改变聚落的人口流动。比如民工流,旅游度假。后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永久或半永久居住地在地区之间的变动。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长时间的居住地变更。

25.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前者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后者是指某一地区自然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26.领土、土地和土地资源

领土和国家领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个国家主权所管辖的地理空间。但是,领土是国家的一部分,享有完全的专属主权。国家领土除了领土之外,还包括毗连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国家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但不拥有绝对占有权。

土地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所有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土地资源是指国家的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高考地理记忆公式:中国省级行政区区域记忆公式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直辖市

宁萌内蒙古自治区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的黑鸡寮

河北、山西、山东属于华北。

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在中国东部。

湖南、湖北、河南和华中地区

华南还有广东、福建、琼。

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

西北陕甘宁清新

山西、河南、安徽和湖南、湖北、江西

中部六省正在崛起。

中原大省河南省

大别山界鄂豫皖

太行山山东河北山东河南

延河歌唱在陕甘宁边区——

中国的地理最好

最小的省份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

最大的省份是新疆。

经度跨度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

海南省,纬度最宽的省份。

人口大省河南。

澳门,人口最少的省份。

高考地理是一门知识点很多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记忆这些地理知识点,但是地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了之后可以高考拿高分,掌握很多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