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商品拜物教

被影评人称为“无厘头闹剧”的大话西游1994于1995年拍摄完成并投入内地市场。观众反响不大,票房惨败。甚至被评为当年内地“十大最差进口片”。在沈阳,观众排队买电影票入场后,在结束前骂骂咧咧、大喊大叫,中途离场;虽然前期在上海被看好,但与同期上映的电影相比,票房还是平淡。同期《摇一摇摇到外婆桥》票房接近600万,《阳光灿烂的日子》600万,红帆区达到800万。最高纪录是《狮子王》,高达10万元。河北电影公司只想要月光宝盒,不想要《大圣归来》。他们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认为“太吵了”,尤其是《月光宝盒》,“特别无聊”。河北电影公司买了四部《月光宝盒》,在河北省所有影院的票房表现都在20万元以上,在普通影片中表现也很平庸。1996年2月,月光宝盒作为寒假片上映。三个月后,大圣的婚礼出现了,但两部电影的票房都只有20万左右,甚至很多事件的观众都是个位数计算的。一些电影公司决定在放映两天后用国产电影替换大话西游,以避免更多的损失。当时同时上映的《风云》票房370万,《挑战者》前途无量。

但突然两年后的某一天,有人不小心脱口而出,“你要,就说。你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虽然你很真诚的看着我,但是你还是要告诉我你想要什么。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是吗?你真的想要吗?..... ",于是《大话西游》在中国高校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首先是清华、北大和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购买盗版VCD的热情势不可挡。在大学生密集居住的区域,几乎每个宿舍都会隐藏几个高水平的“骗子粉丝”,因为他们不断用《大话西游》里的各种“精华对话”来互相传播。《大话西游好看》以谣言传播的速度在各大高校迅速传播。不知道不看大话西游被认为是与时代脱节,各种版本的以大话西游为蓝本的故事也应运而生。年轻人以无穷无尽的热情反复体会廉价盗版带来的快乐,看大话西游就像听流行歌曲一样,成了不可或缺的业余课。

更有意思的是,《大话西游》在全国影院上映失败后,被拷贝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这种荒诞另类版的西游记就在这里,所以电影专业的大学一出现在银幕上就赢得满堂喝彩。其巡演架构被演绎为叛逆的戏剧人物和另类的爱情故事,受到新一代准职场人士的高度赞赏,甚至连《大话西游》中的对话也被奉为青春时尚的圣经。

《大话西游》的重现是从2月份央视电影频道开始的,1997。当时是春节,观众需要娱乐,而周星驰的电影很热闹,最适合中国春节的热闹气氛。但没想到的是,电影频道的播出培养了一大批“骗子粉丝”。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停地观看了电影频道《大话西游》的所有重播。这部原定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电影创下了黄金时段收视率。从此,《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整个中国大陆顿时掀起了一股“大话西游”的热潮。不管是褒是贬,校园、办公室、网上聊天室,到处都在说《大话西游》。《大话西游》的戏仿《大话西游》推出了,其相关衍生品也出现了。

于是,在整个北京的高校里,有人开始在月光宝盒里穿梭研究至尊宝的寓意,有人四处寻找剧本。清华网站上的帖子说:“清华人对大话西游的痴迷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反复引用,直到举手投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取信息。然后你就可以继续笑啊笑,你会惊叹的。”

校园外的“大话西游”热潮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传递。如果大话西游是在校内宿舍投递,那就是在校外的办公室投递。大话西游创下了一些惊人的记录。很多从来不屑看港台片的VCD人,以及不看非奥斯卡经典片的人,都因为它久负盛名而按捺不住好奇心。从那以后,《大话西游》比奥斯卡最佳影片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关于大话西游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它开始一段感情的例子也很多。随后,许多“大话西游”社团或团体开始成立,他们定期审查和研究各种版本的“大话西游”。

网络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大话西游

电影资料馆里很少有《大话西游》的记录。它首先通过盗版VCD和网络传播在年轻人中传播,最后通过新的人际传播形式进入主流媒体。

现代传媒是文化产业运行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当代社会,以声、光、电为主体的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早已超越时空界限,渗透到当前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媒体将过去难以接触到大众的文化产品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各个领域。一方面,这种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引导、“创造”甚至规定这种需求,控制和调节文化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和消费方式。《大话西游》是当代中国高科技媒体(包括互联网、VCD甚至盗版VCD)书写的现代神话。

盗版录像带和盗版vcd的兴起是《大话西游》复兴的重要原因。1996年底,大话西游的上映,改变了绝境,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盗版VCD变得猖獗。爱上电影院的人突然发现,花一半的钱买电影票就能看到最新的电影,而不去电影院的人绝对不会选择前者,盗版世界开始到处蔓延。据一位自称北京盗版界四大家族之一的大卖家介绍,早在1995年,北京市场上就出现了《大话西游》的盗版视频,但销量平平,直到1996年底才出现VCD版。当时每个30元的高价并没有吓到大话西游的粉丝。真正的火爆是在1997和1998。在这个盗版VCD的黄金时期,《大话西游》的销量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最高纪录一天卖了几百张。热销场景通常发生在公司和新闻机构。大卖家透露,这两年不管拿多少张大话西游的碟,都会被抢购一空。这几年他卖了两三千张大话西游的vcd。根据他的“行业专业眼光”分析,全国至少售出10万份,其中北京至少占4万份。"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要为盗版VCD做什么宣传,而是想通过这种现象来思考流行文化是如何渗透大众的。事实上,在许多国家网络发展的早期,校园是盗版光盘的聚集地。

与盗版同步,《大话西游》也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正是互联网在中国高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传播新媒体技术的驯服传播,催生了“骗子一代”。网站的火爆带动了大话西游的火爆,为最初的BBS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话题。

自1991互联网诞生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也为大话西游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再加上网络BBC、OICQ聊天网、在线评论等附属平台的推动,《大话西游》必然会像狂风一样汹涌而来。《大话西游》在高校的流行,与高校网络的建设和高校网民的形成,以及网络传播技术的提高和一代高校网民网络消费习惯的形成有着同步的关系。

网站的兴起导致了大话西游的热潮。很多青年学生受网络上“风云”的影响去找大话西游,而更多的“大话精”看完大话西游后想在网上讨论一下,一吐为快。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校园网民,自然就成了大话西游的粉丝。这些人年轻,冲动,接受新事物快,有点叛逆。新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空空荡荡,缺乏内容;新建的聊天室和BBS也需要同样的话题。于是,《大话西游》应运而生,同时被无数绣球击中,成为新一代校园网友的“新宠”。

1998-1999是大话西游网上讨论的高峰期。只要随便输入“大话西游”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个大话西游的专门网站。当然,很多网站内容都差不多,大多是大话西游的故事介绍,故事新编,对话故事的灵活运用,“骗子”论坛。

流行文化培养了自己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反过来会有更多的需求,进而带动大众文化市场。大话西游培养了很多学生适合这种口味,反过来又要求更多类似的产品。社会不提供,他们自己做。后来,《大话西游》成为网络社区成员的创意来源。他们创造了大话西游的股东大会版,甚至大话西游的研究生版,带动了一大批中国文学的蓬勃发展。

解构经典: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

依靠现代电子媒体的大众文化必须是跨国的、全球性的和世界性的,以及地方性的、国家的、地理的和社区的。作为公共空间,它是不同意识形态相遇、交流、分享、对立、冲突的公共空间,也是社群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话语得以表达的场域。当代“文化研究”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批判和解构精英主义的文化观念,重新审视文化转型期不平等社会现实中弱势群体的地位变化。这样,文化研究发展了一种研究机制,试图重新发现和评估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审美现代性的批判意识和分析方法,不追求所谓永恒的、中性的形而上学价值关怀。相反,它更关注充满压抑、压迫和对立的生活实践,关注现实语境,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制度进行了严肃而不妥协的批判。在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的早期,这种立场表现为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历史和形式的关注,后来的大众文化、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也坚持这种从边缘颠覆中心的立场和策略。可以说,关注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对占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否定和超越,是大众文化研究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动力。传统经典《西游记》在这里被解构。以前家喻户晓、广为人知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现在被演绎成了另一个既是它又不是它的故事。原来的经典被编进了另一个故事,故事里有戏谑、荒诞、噱头,也有对一些既定规范的挑战、反叛和批判,有加入时尚(叛逆时尚)的先锋感,有恶作剧感。

或许《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和主演周星驰用颠覆、解构、戏仿、后现代来形容太深刻了。他们在根据自己对喜剧的理解寻找一个合适的主题。与一些先锋派电影人不同,他对形式乃至电影本体的突破有着自觉的追求。周星驰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个演员。”他说他只想逗观众开心。对于周星驰来说,废话的目的就是搞笑。用周星驰自己的话说,“我是电影人,这是我的事。我当然希望大家喜欢,但是很多人用很先进的理论来评价。说实话,这些我不太懂。”他拍《大话西游》,只是因为他想讲一个爱情故事。“西游记本身就很精彩,西游记这个名字也很棒...就商业吸引力而言,值得拍摄。”但如果他按照原著小说来拍,特技多,拍起来难度大,而且他“很想拍,所以就改编了,改成了我们可以做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大话西游》最初构思的由来,因为技术和财力的限制,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所谓“颠覆”。

然而,刘镇伟和周星驰真正开始运作他的“大话”是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出发的。不同于大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商业化制作;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艺术认知教育功能,纯粹是为了消费者的娱乐;不同于古典名著的严肃戏剧取向,是戏谑的调侃版;不同于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主题,它实际上聚焦的是一些边缘群体或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年轻导演贾说:“我觉得我们年轻一代的导演可能更容易受他(周星驰)的影响...无厘头电影往往关注和表现一些小人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困境,无厘头喜剧是一种自嘲和自我安慰的感觉。想活下去,就不能难过。这是他们的挣扎和自救。这是他们在无助感和无力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我]

所以,无厘头在特定的历史时刻确实具有颠覆、解构、戏仿当代电影、传统艺术观念、传统意识形态的功能,甚至带有后现代色彩,虽然这是周星驰始料未及的。

后现代主义的主导风格是讽刺或戏仿:一种有意的混合和戏谑的模仿。它作为一种新发明的手段被到处使用。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在各自的视觉化策略中失败而导致的危机。它是后现代文化带来的文本、经典、节目乃至原始视觉机制危机的产物。《大话西游》用一种娱乐性、搞笑感的市场化大众文化,对过去过度政治化、纯艺术化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功能观进行了质疑和戏仿。《大话西游》里,除了爱情,其他的都可以被解构或者已经被解构了,比如时空的关系,人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生死的关系。在这部影片中,师父不像师父,而是一个啰嗦、可笑、无力的“政治老太太”,一个不分时间地点不停说教的“说唱歌手”;与徒弟不同,徒弟敢教敢踢师傅,甚至因为受不了师傅的啰嗦,把师傅送给了他的仇人牛王默...这种不合逻辑、不合常规的做法,嘲讽并摧毁了权威,同时也嘲讽了道德的虚伪。《大话西游》在冷嘲热讽中,消解了青年学生通过长期教育一直信奉的理想、价值观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意识形态,它通过市场传播,有时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威力,甚至让一些长期灌输的教育观念崩塌。

《大话西游》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真的如一些影评人所说的那样媚俗。粗俗是任何流行文化产品的特征。这是大众文化的本质决定的。既然大众是“俗”的(这里的“俗”只有与“高雅文化”相比较的意义,而不是普通意义上带有贬义的“俗”),那么大众文化要想迎合大众,必然是媚俗的,投“俗”的一票。所以,在《大话西游》中,首先要解构的是混淆雅俗文化的界限,赋予“俗”以内涵,然后流连于“俗”的新世界,在那里意义、神圣、超越等概念被淡化。用某些人的话来说,《大话西游》才是真正的通俗和“俗”。

一些持媚俗观点的人对流行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态度。这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是一样的,认为大众文化有商业化的趋势,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他们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大众也按市场价值纳入交换的商品运行轨道,文化艺术成为商品;而且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单边主义、操控和控制等特征压制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想象力的自由发挥。但对于《大话西游》的粉丝来说,《大话西游》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极致。无论从电影的内容还是形式,包括对白,都蕴含着年轻一代豪放自由的性格特征。

毋庸置疑,今天的大众文化已经不再具有社会阶级的属性,而仅仅代表一种文化态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以城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媒服从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生产。它具有无深度、无模型、易复制等诸多特点。大众文化只是代表了一种文化态度,不同于传统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勤于终极关怀和未来构想,更注重一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构建。从这个角度来说,精英文化无疑是可敬的,但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让现实世界的生活可疑。而且,血与火交织的人类社会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大规模战争悲剧表明,无论是理性乌托邦还是技术乌托邦都无法拯救人类,未来不仅是善的诱惑,技术也未必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未来。其中一个最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正是以光明未来的名义,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德国法西斯蓄意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残酷的屠杀。

大众文化只满足于个人的表面文化消费,借助高效的现代媒介,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平等性和参与性。快乐是大众文化的最高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的快感。所以,一切会给它的读者带来痛苦的因素都会被剔除,一切让大众感到沉重和压抑的东西都会被拒绝。这其实也是它具有所谓解构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的排他性选择自然带来了解构的“副产品”。

话语方式的转换:“无厘头”与后现代语言颠覆

说到大话西游,就不得不说它的语言了。《大话西游》的一个重要成功,就是它的无厘头语言对日常话语方式的改变。说大话成了晚辈的文化选择。今天,这部电影中的许多对话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大话精的口头禅,成为“大话精”们相互交流的通行证。

“无厘头”指的是粤语谚语,有一定的贬义,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中心,没有规矩,没有脑子,庸俗随意,乱抱怨,让人难以理解。“一种无意义的语言,居然在校园和自吹自擂者之间流行了很久,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大众文化产品,如电影、通俗小说、电视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只有少数影响了日常的现实生活,甚至成为特定范围内的“大众化”语言模式。《大话西游》就是这样一部创造话语模式的作品。一段时间以来,它广泛影响了一些年轻人的语言习惯,甚至在这种说话方式中形成了所谓的“骗子一代”。

《大话》作为一部“经典”,充满了精彩的对话。请听:

“猪!――"

“我被拷了!我服了你!”

“你需要它吗?不需要?”

“哎呀,你妈的头,哎呀,我都已经说不要了,你还在放任不管,完全无视人家受不了你的事实……”

“如果你想说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虽然你很真诚的看着我,但是你还是要告诉我你想要什么。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是吗?你真的想要吗?……

“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你的父母还健在吗?说句话,我只是想在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所以,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了一颗善良的心,就不再是恶魔,而是人妖。人和妖精都是母亲生的。不同的人是他妈的人,恶魔是他妈的恶魔...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手法其实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包袱”,所有的喜剧效果都在最后一个不必要的问题达到高潮,造成一种荒诞感。

97年后,年轻的大学生在校园里不断听到这些句子。无论是他们熟悉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聚会、聚餐、聊天,还是陌生人的偶然相遇,《大话西游》里的台词,都是彼此认可的标志或执照。当时很多大学生都能把《大话》的台词一段一段的背下来,而且能一字不差的衔接起来。2000年,周星驰来北大演讲时,很多吹牛大王粉丝还能大段大段地背出“吹牛”的台词,让已经忘了台词的周星驰自己也感到惊讶和尴尬。

“大话精”多为95后大学生。他们成长于文革之后,更多的是在商业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青春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材料。他们的诞生,离不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这样的大词。他们承受不了太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记忆。他们很叛逆,但他们更现实。他们往往只关心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注:参见任晓雯,文化研究网: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人的主体建构。)

校园时尚与“悟空之恋”

大众文化的越轨不能超过大众的接受限度。有人说,在《大话西游》中,刘镇伟导演解构了一切。没有解构,只有爱。导演试图对世人的神圣和英雄形象进行嘲讽,不料,在爱情面前失败了。网上普遍的看法是“大话西游其实应该叫《悟空之恋》”。西游记写的是悟空的出生、学艺、奋斗、驯化。也就是说,是悟空的正史。大话西游讲的是悟空的爱情,讲的是悟空的野史。西游记里的悟空是宣传片,大话西游里的悟空是生活片。正是出于这种将神圣的事物赋予生命的尝试,导演才敢做出大胆的诠释。对此,清华网友的帖子充满了深情:《大话西游》本质上是一部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与普通的不同,因为融合了神话、武侠、搞笑的因素,所以风格独特。这段爱情的主人公既不是总经理,也不是大学生,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孙悟空。他的叛逆性格和英雄气质古往今来被演绎了无数次,唯独悟空的爱情被遗忘了。大话西游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嫁接。‘英雄救美’这个古老的话题,终于对孙悟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悲剧的结局出乎意料,但也正是它为影片增添了最多的色彩。“《大话西游》以其轰动一时的《爱你一万年》(后来成为刘德华专辑主打歌的歌名)欺骗或俘虏了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