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全文及注释

全文:

齐鲁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钱山只是闲着。

五岭兴波,乌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云崖暖,大渡桥铁栏寒。

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注:难:艰难险阻。闲:不怕困难,势不可挡。武陵:位于赣、湘、粤之间的大峪岭、骑田岭、都庞岭、朱蒙岭和岳城岭。蜿蜒:形容道路、山川、河流蜿蜒连续的样子。

萧郎:作者解释说:“把大山比作萧郎或泥丸,意思是‘无所事事’。乌蒙:山的名字。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交界处的乌蒙山,北临金沙江,山势险峻。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泥球:小泥球,整句意思是陡峭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脚下,就像一个小泥球。

三军:作者注:“红军有一军、二军、四军。”满面笑容:红军长征到达了目的地,他们胜利了,所以大家都笑了。

翻译:

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看得很普通。

在红军眼里,连绵的五岳不过是微波波的起伏,雄伟的乌蒙山不过是泥丸。

金沙江泛着浊浪,拍着高耸的悬崖,冒着热气。大渡河上危桥的横架正在摇晃着高高悬挂在空中的铁索,寒意阵阵。

更令人欣慰的是,当我们踏上白雪皑皑的岷山时,红军跨过之后,每个人都在微笑。

扩展数据

前七法是红军战士过岷山后,长征结束前不久写的。作为红军的领袖,毛泽东经受了无数次考验。现在,黎明即将来临,胜利在望,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定稿于10年6月。

全诗从第一副对联开始,发展了两条思路,构建了两个时空。一个是客观现实:“远征难”,“钱山”险象环生;一种是主观心理:“不怕”“就是闲着”。这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铸造了全诗广阔的物理空间和瑰丽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大胆宽广的基调。

这首诗生动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诗歌中与水有关的诗歌有60多首,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比喻。他独立于橘子洲,他陶醉于“流过大江,冲过百障”的纯净与活力。他赞美万里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被“江水起起伏伏,骤然奔涌”的寂静和尊严深深震撼。

毛泽东总是超越山川,用山川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想,寄托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深眷恋,表达他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表现他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雄心壮志和战斗豪情。

毛泽东成功地运用旧体诗词形式,艺术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步,讴歌了人民的历史主体精神。毛泽东的“形象思维”、“写点旧诗”、“旧诗万年打不倒”等诗学观,对新诗旧诗,尤其是复兴路上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