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
第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在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时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1.诚实友好。强调的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容待人;孝顺,尊敬长辈,感恩;热心公益,志愿服务。
2.合作。重点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3.对法治的信仰。重点是尊重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法自律、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倡导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拥有绿色生活方式;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第二,民族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人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民族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热爱祖国,认同民族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爱中国* * *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同的理想,有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过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欣赏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在个人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和人类共同命运的认知和关注。
8.全球视野。重点是要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理解、尊重和容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第四,人文背景。主要是个体在人文领域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蕴含的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们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第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技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考。强调尊重事实和证据,对知识有积极的认识和严谨的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敢于探索。重点是要有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得出结论。
第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人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体验和表达的综合表现。
15.感受欣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等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艺术表现和创作表现的兴趣和自觉;有产生和创造美的能力;它能拓展和升华生活中的美,提高生活质量。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和过程的选择、评价和调节。
17.享受学习,善于学习。重点是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学习,注重合作;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要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根据不同情况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19.数字化学习。重点是要有信息意识;具有数字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身心发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具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1.完美的人格。重点是要能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主动沟通,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应性发展。重点是能够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潜力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有计划、有效率地分配和使用时间和精力;有持续的行动来实现目标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要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备动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性提问。重点是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理性分析,独立判断。
25.解决问题。重点是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有兴趣和热情;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做创客的意识,能让创新的想法活起来,实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