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广东高考物理第35题详细分析2013。
(1)①求P1和P2的* * *同速与P无关(因为P是质点,处于P1和P2的接触点,因为碰撞是瞬间完成的,所以P在碰撞的瞬间不能给P2动能。如果P在另一端,就要考虑P的存在,因为碰撞完成了。②碰撞后,P1和P2粘在一起,最后P停留在A,所以三者相对静止同速V2。根据动量守恒:开始时是P1和P的动量(速度V0),结束时是P1和P2的相同动量(速度V2),P1的质量是m,P2的质量是2m,所以可以得出:(m+2m)V0=(m+2m+m)V2。同样,动量也可以从碰撞刚刚发生并瞬间完成的瞬间计算出来:mV1+2mV0=4mV2,然后根据V1=1/2V0,也可以得到V2=3/4V0。第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动量守恒的应用。
(2)①(网页里的回答不太直接)这第二个问题要用到动能守恒。碰撞开始,物质P开始向P2运动,此时的动能为:?(2m)V0?+?(m+m)V1?,速度为V2时的最后三个动能:?(2m+m+m)V2?但这两者是不平衡的,因为P对P1和P2的结合体做了两次功:2mgμ*2(L+x)P从A点运动到B点,再通过弹簧弹回到A点,* * *算两次,所以两次是弹簧的特性,压缩做一次反弹。反弹可以看作是弹簧的主动功,力是相互的。压缩的动能并没有完全消化P带来的动能,然后转化为弹簧的势能推动P给P1P2的胶一个反作用力。注意:题目中,P最后回到A点,这不是绝对的。因为μ的存在,如果μ太大,P可能达不到B,否则返回P1。那又怎样?(2m)V0?+?(m+m)V1?=?(2m+m+m)V2?+2mgμ*2(L+x),最后x=V0?/(32gμ)-L .(2)由于弹簧未达到最大承载能力,弹簧的势能为P对弹簧所做总功的一半(2mgμ*2(L+x)),即2mgμ*(L+x)=Ep,再将其带入末端,根据上述关系得到答案。答案中尽量用已知的数字,不要用你之前要的数字X,L,V1,V2。第二个问题取决于动能守恒的应用。速度V3在网页答案分析中可以忽略,但是如果你想通了整个过程就可以用。
做这类题时,由于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更容易把此时的最终速度想象为零。
10年没碰过物理题目了。我努力了很久。给我点分,呵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