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地理中考关于四川、湖北、陕西、山西的题。
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北面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冬天很温和,几乎没有冰雪。冷月平均气温2?高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6?54℃,春天也提前一个月到来,有利于冬小麦、油菜、蚕豆等越冬作物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的生长。夏季约5个月,年降水量约1,000 mm,有利于水稻生长。长江流域南部气温条件较好,无霜期320?6?5365天有利于甜橙、甘蔗、双季稻的种植。泸州和合江地区生产更多的南亚热带水果,如龙眼和荔枝。盆地一直以盛产农产品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该盆地还蕴藏着煤、石油、天然气、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旧社会对外交通不便,有“蜀道难通,难于上青天”之说。如今,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已经建成,长江航道得到整治,成都、重庆至国内主要城市的空中航线已经开通,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成都和重庆是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北有大巴山,面积65438+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国典型的盆地。盆地内多丘陵、低山,海拔500米左右。北部为岷江、沱江、嘉陵江支流,南部为乌江。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周围山地和高原的细沙和土壤被流水冲积到盆地底部,含铁、磷、钾的物质被氧化成紫色,所以四川盆地也被称为“紫色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多为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这里气候温暖,有利于亚热带作物的生长。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川省生物资源丰富,保存了许多珍稀动植物物种,是宝贵的基因库。全省高等植物1,000余种,占全国种类的33%,隶属于230余科,1,600余属,居全国第二位。珍稀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水杉、攀枝花苏铁、珙桐、黄连木、银杏、红豆杉等。我省陆生野生动物有34目122科466属959种,其中哺乳动物213种,鸟类607种,爬行动物63种,两栖动物76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46种,四川保护野生动物77种。四川野生动物种类占全国的46.4%,仅次于云南。大熊猫、金丝猴、角马、四川鹧鸪和绿尾彩虹雉闻名世界。
植物资源
四川植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有高等植物65438+万种,其中蕨类植物730多种,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裸子植物88种,居全国首位;被子植物845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树和杉树的种类在中国居首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82种,占中国保护植物总数的21.8%。森林面积11.5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亿立方米,木本植物3000多种。在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中,四川有桫椤、落羽杉、水杉和珙桐5种。
动物资源
四川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省脊椎动物1248种,占全国总数的40%。其中哺乳动物218种,鸟类615种,爬行动物84种,两栖动物90种,鱼类241种。四川有大熊猫、叶猴、金丝猴、云豹、金钱豹、雪豹、野牦牛、藏羚羊、角马、黑颈鹤、大鸨、巨蜥、蟒蛇、中华鲟、白鲟等3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国宝”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0%。四川山鸡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山鸡天堂。全省有雉鸡20种,占全国雉鸡种类的40%,其中许多是珍稀濒危雉鸡或中国特有的雉鸡,如雉鸡鹌鹑、四川山鹑鹌鹑、绿尾虹雉等。
四川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早。1963以来,先后建立了喇叭河、白河、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美姑大风顶、马边大风顶、九寨沟、小寨子沟、金佛山、黄龙寺等1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528550公顷,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之首。卧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一起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全省60%以上的动植物都生活在这些保护区内,使全省80%以上的珍稀濒危植物能在这些天然的“庇护所”里生存繁衍。
能源资源
四川可开发能源转化为煤炭的总量为274.92亿吨。水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全省水资源理论储量14269千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经济可采量7611.2万千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实现中央“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主要能源基地。可开采煤炭资源83.58亿吨;可开采天然气2559.84万吨。薪柴11890300吨,人粪31465300吨。此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能源也很丰富。在这些能源中,除了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接近开发极限外,其他能源的开发潜力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