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与英语语法教学

一、语言迁移概述

迁移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的影响。随后,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Fries和Lado将迁移一词应用于语言学研究,指的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影响”(即语言迁移,也叫母语迁移)(朗文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词典:1992)。这种影响在二语习得中表现为:(1)正迁移,即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会促进目的语学习;(2)负迁移,即母语干扰,“主要是学习者因母语和目的语的形式和规则不同,而误认为两者相同”(唐成贤:1997)。一般来说,与母语相近的知识在二语习得中容易学习,而与母语不同的知识则容易混淆,难以学习(Lado:1957)。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和其他知识经验的影响。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心理过程,我们必须考虑母语迁移的关键问题(Gass & amp;塞林克:1992).

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母语迁移

对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德国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进入外语课堂之前就可以把它脱下来扔掉”(引自郭明华:2002)。这个比喻告诫我们,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回避这种现象,而是承认它的存在。我们既要看到它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它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母语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外语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人们总是借助一定的汉语知识对所学的外语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理解和储存。毫无疑问,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汉语语法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也有影响。

(一)正迁移——汉语语法知识促进英语语法学习

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指出,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即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去理解、消化、吸收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1]不言而喻,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部分汉语语法知识可以加速他们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汉英语法,它们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可以促进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迁移。比如汉语语法体系的构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下图所示:

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观察到汉语语法系统的构成特点:语素到词、词到短语这两个过程是构成关系,短语到句子、词到句子是实现关系。英语语法体系的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大方面:词法和句法。接下来的采访从这两个方面开始:

1.词汇示例

从汉字的结构来看,大部分汉字是由偏旁部首和笔画组成的。部首是一种具有字体分类功能的表意部首,它取汉字的相同部分,按照汉字的物理结构排列在一起,进行单词检索。例如,在汉语词典中,“杨”、“宋”、“刘”、“白”等词一般放在“目”部分。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检索,也给了我们直观的感受。这些词表达的意思都和树有关。即使我们一个字都不认识,我们也可以大胆地做出一些合理的推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能读半个字”的原因。类似的例子也可以在英语单词的构成中找到。比如将“工作”、“教书”、“唱歌”、“开车”等动词分别改为“工人”、“老师”、“歌手”、“司机”等相应的名词。后缀“-er”表示这些词都与“……人”或“……家”有关。电报、电话、电视、电报、图文、电信等词中,前缀“tele-”表示都与电视、电信有关。显然,汉语中的“慕”部分和英语中的后缀“-er”和前缀“tele-”具有表意功能。

对比中英文单词的构成,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 * *关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复合词的构成。如:月亮+蛋糕→月饼,出生+日→生日→生日,纸+袋→纸袋,药+房→药店,超级+市场→超市。这些中英文单词的组合是一样的:A+B→AB,都属于偏结构的类型。此外,汉语和英语在缩略语的构成上也有相似之处。如: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环保→环保、外交部长→外交部长、保值→保全、安会→安会等。在英语中,为了便于书写和交流,人们经常使用缩略词来缩短长短语(或单词)以形成缩略词。比如“中央情报局”缩写为“CI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缩写为“UNEDU”。“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无线电探测与测距”简称“雷达”等等。

另外,从名词的定语修饰来看,汉语和英语都具有递归性(指在同一句法结构的构造中,某种语法规则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结构由短变长、由简单变复杂的现象)。如“两个新的漂亮的绿色丝绸晚礼服”,两个新的漂亮的丝绸晚礼服,“那个又饿又累又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个又饿又累又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旧的大砖饭堂”,一个旧的红砖饭堂。显然,在汉语和英语中,大多数定语修饰词遵循大致相同的顺序。

2.句法示例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通过成分分析简单分析下面两个例句。

以上两个树形图不仅清晰地展示了中英文陈述句的横向结构,也揭示了它们的纵向结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汉英陈述句都是由主语(NP)和谓语(VP)组成,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S+V+O)。掌握这一点,对我们学习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大有裨益。我们可以用汉语语法来解释这些句型:a)不及物动词类型:S-V(主谓),如:shed.b)及物动词类型:①S-V-O(主谓宾),如:他踢足球了;;2 s-v-do-io(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我给了她一本书;;③S-V-O-OC(主谓宾补),如:舅舅逗儿子笑。c)动词型:S-V-P(主谓主补语),如:Tom是医生。树木变绿了。

我们在汉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比如“把”字句和“被”字句。比如:

(1)“把”字句

我丢了钱。小王弄坏了他的钢笔。(2)“被”字句

他被同伴打了。他被揍了一顿。

上面的例子对我们这些在中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把”字句的功能是突出动作的发出者,表达主动关系。“被”字句的功能是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表达一种被动-被动关系。无独有偶,这种情况也存在于英语语法中,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用主动语态;相反,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用的是被动语态。比如:①很多人说英语。(主动语态)②英语是很多人说的。(主动语态)显然,汉语语法中“把”和“被”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语法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知识。

(二)负迁移——汉语语法知识阻碍英语语法学习

从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远离印欧语系的语言,这必然会给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二/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②]

1.词汇示例

以下是我们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经常看到的一些病句:

我有三个苹果。(我有三个苹果)

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汤姆的父亲是医生。(汤姆的父亲是医生)

像上面这样的语法错误在我们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非常普遍的。Corder(1971)把这种错误称为语际错误,是指由于母语的语言规则的干扰而导致的目标语使用错误。英语不用多说,是一种形态变化的形合语言。数($ NUMBER)、人称(人称)、体、格等语法关系是通过加屈折词缀(如单数第三人称后加‘s’)来表示的。但是,在汉语语法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当学生学习新的英语语言规则时,来自母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导致错误。

2.句法示例

以下也是我们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经常看到的一些病句:

我明天要去上学了。

他们在工厂工作。(他们在那家工厂工作)

汤姆用中文唱歌。(汤姆用中文唱歌)

英语初学者犯以上错误是很正常的。将上述英语病句与汉语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这些病句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有关。例如,时间状语的位置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大不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通常位于句首或谓语动词之前;在英语中,它位于句首或句尾。此外,地点状语和方式状语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汉语中地点状语和方式状语往往位于谓语动词之前;在英语中,它们在句尾。

在疑问句方面,汉语疑问句保持陈述句语序的特点也影响着英语疑问句的学习。用中文说,“他喜欢吃苹果。”一般的问题是“他喜欢苹果吗?”。如果我们直接套用汉语的句型,即“他喜欢苹果”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就是“他喜欢苹果?”。显然,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用助动词“does”去掉“likes”的“s”,用“?”在句子的结尾。。也就是“他喜欢苹果吗?”。类似的语序错误在英语特殊疑问句的学习中也很常见。如:“你找谁?”你在找谁?);“你每天晚上什么时候睡觉?”你每天晚上什么时候睡觉?)。通过对比这些英汉句子成分的语序,发现错误来自于汉语疑问句语序的影响。在汉语中,疑问句的语序与陈述句的语序基本相同(SVO)。正是这一特点干扰了我们对英语疑问句的学习,造成母语负迁移,导致习得困难。

另外,要特别注意汉语和英语中的偏正结构。比如:

我与之交谈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老师

我正在和他说话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老师。)

他正在使用的这台录音机是日本制造的。

他用的录音机是日本制造的。)

我想买点吃的。

我想买点吃的。)

坐在他前面的人是杰克。

坐在他前面的那个人是杰克。)

在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定语成分通常在词的前面。英语把它放在后面,比如定语从句,不定式,分词。

在《跨越文化的语言学》(LADO: 1957)一书的序言中,弗里斯曾精辟地指出,“学习第二语言和学习第一语言是截然不同的任务,基本问题不是由新语言本身的本质困难造成的,而主要是由第一语言的习惯造成的刻板印象。”[4]在学习过程中,刻板印象可能促进学习迁移,也可能干扰学习,产生负迁移。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看到汉语和英语语法的异同,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强化训练,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标签

母语迁移受目的语和母语的异同影响。⑤这种现象在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或回避。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看,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经历两个阶段:从以汉语为工具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到以英语为工具学习英语的高级阶段。无论在那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母语迁移。如何有效利用和控制母语迁移,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我们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挑战。聪明人通过别人的错误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注意事项:

[1]参见皮连生。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6。

[2]戴卫东,周大军。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J].外语,2005(5)。

[3]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4。

[4]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3-104。

[5]史允贞,王赢。从认知角度看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08。

[6]周秀兰马利达。从英汉差异和语言迁移透视英语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9。

参考资料:

【1】彭有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奇。刘无礼了。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皮连生。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劳云东。英汉语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Wehmeier(英国)。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第7版,英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薄冰。高级英语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罗德尼·哈德斯顿,杰弗里·k·普鲁姆。剑桥学生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孟凡升。英语语法教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12]史允贞,王赢。从认知角度看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管理学院学报,2009(10)。

周秀兰,马利达。从英汉差异和语言迁移透视英语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摘要:语言迁移是由于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同或不同而产生的一种效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过程中。根据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加快学习目的语的速度。负迁移会对学习目的语造成干扰或困难。本文通过实例讨论了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影响。作者主张教育者积极寻找汉语和英语的相似之处,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掌握,最终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

参考资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