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善良而坚定的爱——读《正面管教》有感

一,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信所有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精心为孩子准备了一顿美味营养的晚餐,孩子吃了几口就放弃了,然后一头扎进玩具堆里;作业很多,还没等我动笔,人已经跑了;开车,路上应付各种马路杀手,车后座的两个孩子早就打成一片了...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上演。各种疯狂过后,父母不断想出新的办法来对付孩子,而孩子也总能演绎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来让父母陷入下一轮疯狂。一次又一次,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打破这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第二,关于“正面管教”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书正学科。这本书是简·尼尔森(jane nelsen)写的,她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拥有美国教育学博士学位。本书提倡的积极管教是一种不用惩罚或纵容来管教孩子的方法。笔者认为,只有在一种亲切而坚定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社交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如何用积极的管教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分为十二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主要通过比较分析严厉、傲慢、积极管教三种不同的成人与儿童的互动模式,来解释不同类型下儿童的不同行为模式。最后,它引出了有效纪律的四个标准,其中“仁慈和坚定携手并进”是积极纪律的基石。在下一章中,作者通过阐述几个基本概念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用善良坚定的方式教育孩子。通过这一章,父母将看到一个行为不端的孩子可能只是失去了信心,而每个犯错误的孩子都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作者在分析了多子女家庭中按不同顺序出生的孩子的特点后,详细分析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以及相应的鼓励方法。从本章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虽然惩罚可以暂时阻止不良行为,但它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鼓励孩子去感受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得到长期的积极效果。在第六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在积极的纪律中,我们应该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或逻辑后果。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才有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工具。主动暂停是本章的一个小工具。在双方情绪激动,战火即将点燃的时候,主动暂停,用理性的大脑处理问题。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实用工具,其中家庭会议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工具。通过家庭会议,不仅可以避免和孩子吵架解决问题,还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最后,作者重申,爱和欢乐是人生和与孩子相处的全部目的,而这本书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大人和孩子体验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第三,学习感悟

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多年来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简·尼尔森医生用很多案例来说明正面管教的重要性,我在很多负面案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自以为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甚至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扮演着“育儿专家”的角色。看了《正面管教》,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迷茫的妈妈,根据自己的心情,不断在严厉和傲慢两个象限之间徘徊。

去年9月开学季,孩子们步入小学校园,教育的弊端逐渐在孩子身上显露出来。进入小学,他对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非常不自信,因为新环境带来的挫败感让他焦虑、阴郁。作为一个母亲,一方面要面对孩子的学业压力,学习进度进步很快。我担心孩子会一步步落后,我要时刻督促他前进。另一方面,我又心疼,因为我看到孩子胆小不自信的表情,我想对他更加嚣张。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就像一个变了脸的怪物。前一秒,我对这个小宝贝百般疼爱,下一秒,我就因为考试成绩和错题变得疯狂易怒。久而久之,孩子的规矩就乱了,妈妈的心情就成了规矩。心情好的时候,可以没有规矩。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随便拿出一套所谓的“章程”,让孩子按规矩办事。妈妈是家里的规矩,不允许孩子争论,也不想花时间去接受和认同孩子的情绪。由于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入学之初就表现出缺乏责任感、安全感和自信心。

简·尼尔森博士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种重要的感知和技能”。研究表明,拥有强大的“七种重要感知和技能”的儿童不太可能出现当今年轻人面临的所有问题。相反,这些问题的风险很高。以下是对七种重要认知和技能的陈述: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自信是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孩子的重要基石,一个自信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是可以羞辱的。人生的路很长,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信能给孩子正面的激励。

在重要关系中对自己的价值和感知——“我的贡献是有价值的,人们真的需要我。”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同,需要被他人的评价所肯定。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否定,就能彻底击垮孩子的精神世界,彻底失去自信。

关于我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我可以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其实被动对于孩子和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掌控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自己做出选择,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对于每一个选择,孩子都会为此负责,承担后果。

自省能力强:能够理解个人情绪,并利用这种理解达到自律和自控的能力。自律是对自己的约束。孩子养成自律,学会自控。你可以削减你的目标,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实现你的目标。这是值得家长学习的。

人际交往能力强:善于与人合作,在沟通、合作、协商、分享、亲情、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父母的羽翼,走向社会。如果我们把孩子保护的太好,那么总有一天,孩子到了社会,到了大群体,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成长。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责任感、适应性、灵活性和整体性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和行为后果。责任感,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爱护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学习,都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判断力强:根据适当的价值观,运用智慧评估情况。其实很多时候作为成年人,我们自己也会遇到非A即B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往往会让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在人生的岔路口,面临选择的时候,拥有强大的判断能力,会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更接近成功之路。

其实锻炼以上七种能力并不难,只是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天然的机会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重要的。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做了很多,从而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发展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不到,或者“理所应当”地享受父母的服务。孩子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屡教不改,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孩子更多的说教、责骂和“讲道理”,惩罚他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他本能地从自己的错误中体验自然后果。在这样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屈辱,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

在《惩罚引起的四个R》中,简·尼尔森博士还阐述了儿童用来“报复”惩罚的方式,如怨恨、报复、反抗和退缩。最可怕的是,孩子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在被惩罚时所做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的基础上的。当孩子下意识地认定“我做不到”时,他就会在未来的一切机会面前做出退缩的姿态。所以,作为父母,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长期影响,不要被一时的短期影响所迷惑。简·尼尔森博士说:“我们究竟是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谬的想法,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孩子做得更好,我们必须首先让他感觉更糟?”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往往是好感驱使下的行为。好的感觉激发好的行为。另外,我相信很多妈妈和我一样。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他。我把这一切都当成他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他妈。简·尼尔森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孩子这样做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而他只是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时间来引起她父母的注意。

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是:不惩罚不傲慢,给孩子善良坚定的爱。为此,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四个标准:

善良和坚定是相辅相成的。

当我们过于坚定,试图通过说教、责骂、威胁、羞辱来控制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善良,陷入了惩罚。那么,如何理解善良和坚定是齐头并进的呢?想象你是一棵大树,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展。想象一下,你在地板上的双脚像根一样深深扎根在土壤里,坚定而踏实;你的身体就像一根连着根的树干,挺拔粗壮;向上伸展的双手就像面向天空的枝叶。风一吹,你的枝叶会随风摇摆,但你的根却牢牢地扎在那里,连接着地板、整栋楼、大地、地壳、地球、整个宇宙。这时候你获得的力量让你坚定、善良、坚定地站在那里。

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人的第一愿望都是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每个人都在寻找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方法。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人爱,没有归属,通常会尝试一些方式去赢回别人的爱,或者会为了平等而伤害别人。有时候,孩子觉得要放弃,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了事情,没有归属感。当孩子感到不被爱或不重要时,他们所做的往往是用错误的方式去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我们称之为“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包括:

长期有效的纪律

我们可以看到,惩罚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标准。不仅如此,惩罚只是简单粗暴地达到短期效果,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隐患,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孩子要想做得更好,就要先让孩子感觉更差!认为惩罚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其实惩罚不会带来进步的动力,只会教会孩子四个r中的一个或者全部。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现在的心理动作,但他们未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的基础上的。

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

这最后一个标准也是正面管教的最终目的,让孩子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善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乐于合作。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正如《积极管教》中提到的,与孩子的沟通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表达你对孩子的理解。一定要和孩子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第二,对孩子表示同情,但不表示原谅。同情心并不意味着你赞同或者原谅孩子的行为,而仅仅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告诉孩子你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友善地迈出前两步,孩子这时候就会愿意听你说话了。

第四,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问问孩子对以后避免这种问题的看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谅解。

善良、关心和尊重是养育孩子的基础。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更愿意倾听你的观点,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会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靠别人的表扬或意见来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成为“马屁精”。

四。结论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需要继续阅读《正规正法》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感谢译者于冰把这本书带到了中国,也很幸运在我受教育的迷茫期学到了积极的纪律。我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读到这本书,我也希望能像我所学到的那样,传播这种善良而坚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