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素描基础理论知识

1.草图头概述

素描头像要做到形神兼备,首先要准确,其次要有表现力。画得像不像,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住对象的造型特征,比如脸,五官。

作画前观察了解对象,熟悉对象的特点。画的时候不会顾此失彼,失去基本的造型。同时,绘画前的观察可以增强对对象性格的了解,也有助于日后的描绘表达。

真实的人有丰富的局部细节和表情,运动会引起身体的微妙变化。对于这些复杂的形状,除了遵循一般的素描表达规律和方法外,还要对各部分的结构有深入的了解,从内部结构去了解外部形状的变化,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形状的外观。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完整地表达对象。

不能一蹴而就,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做头部素描练习,再画胸围,最后画全身素描。

在素描练习中,运用素描的基本原理很重要,可以帮助解释疑难现象,但更重要的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积累经验。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熟练地掌握塑造对象。

2.颅骨结构

头骨的形状决定了头部的形状特征。整个头骨的正面和顶部呈长方形,侧面接近正方形。这个平方比对于掌握头部体积的概念非常重要。颅骨由颅骨和面颅骨组成,其中额骨、顶骨、前骨和枕骨组成一个实心的球形脑颅。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锁骨等。,构成面部颅骨的骨骼。

人类头骨上有一些突出的结构点,称为骨点。骨骼点的位置决定了头像的轮廓和形状波动。如果骨骼点用线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头部建模的基础。骨点是人像素描中必须深入理解和画出的部分。

3.头部肌肉

额肌:位于额骨前方,眉弓上方,向上:提拉眼眶上的皮肤和肌肉。

皱眉肌:位于眼眶上缘,靠近眉毛中心,拉动眼眶皮肤向中心移动。

眼轮匝肌:位于眼缝周围,负责闭合最多。鼻肌:位于鼻孔的上鼻侧,它扩大或缩小鼻孔。额肌:位于颧骨到嘴角,上提上屏和嘴角。唇方肌:星星呈放射状分布在鼻子的左右面,起到提拉上唇的作用。

口轮匝肌:位于口缝周围,主要负责闭嘴等嘴部运动。

唇方肌:位于下唇周围,做各种嘴部运动。上颌肌:位于衣领上方,上部:提拉下颌皮肤,送下唇向前,咬肌:位于下领至颧骨的一角,完成开口咀嚼动作。

4.五官比例

人类五官的位置和形态特征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头部的比例是“三分”和“五眼”。“三分”是指发际线到额头,额头到鼻尖,鼻尖到下巴。这三段的距离是相等的。“五目”是指额视的宽度可分为五等份,左右脸边缘至眼角及两内眼角之间的宽度为。

成人的眼睛是头的一半,儿童和老人的眼睛在三分之一以下。外眉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的距离相等,耳朵在眉与鼻尖的平行线上。

5.头部的基本特征

脸型是头部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古代画论中,人的面相分为八类,即“田、经国、目甲”。风中八字是用来描述头部前方的基本形状。一开始抓住人脸的特征,然后找出造成这些特征的物理结构,就不难解决形状精度的问题。

扩展数据:

肖像素描

香洲林

肖像是基础素描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各艺术院校作为入学素描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素描头像成为广大考生最重要的考前培训课程。但是,素描头像训练的作用不仅仅是入学的敲门砖。因为绘画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描绘人,

对人物的把握,对头部骨骼、肌肉、五官甚至表情、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创作。素描头像教学一般安排在低年级,

作为“由浅入深”教学内容的开头。其实没那么简单,从观察方法、直觉和理解到整体关系和细节描写;从身体结构、解剖、透视到体量、空间、精神并重;从点、线、面到黑、白、灰,可以说,

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素描因素。因为我们描述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个性和特点的。所以首要任务是仔细观察,了解模特的性格特征,做到心中有数。制图时,快速勾画出模型的动势,把握基本造型。

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头像也是有动态潜力的。其实头、颈、胸的关系形成的动势最能体现模特的风度。把握基本形状需要概括,去除细微的细节,着眼于大局,找出大轮廓线的转折点和形状的不同方向。注意头的基本形状是六面体,有前、后、顶、底、两边;

颈部为圆柱体,从背部向前倾斜,其底部在胸部的斜面上。眼睛的水平线和脸的垂直中线很重要。它们就像经纬线,标记着头部的仰卧、俯卧和扭曲。耳朵的位置不容忽视,头部几乎以耳朵为中心。大勾之后,进一步校对物理结构。

注意头部的对称关系,通过横截面找到左右对应的骨骼点,这是头部所有面的边界。围棋里有句话叫“金角银边”,在素描里也可以借用。“角”就是骨点,就像桌子的角一样。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三个面的结合点。

比如额结节分前额的前部、侧部和顶部;颏结节将下巴的前部、侧面和底部分开。两个“角”的连线就是“边”,就像桌子的边一样,是两个面的分界线。比如颧骨到颏结节的连线,把脸的正面和侧面分开;

额结节、眶缘、颧骨、颏结节的连线构成了头前部的“内轮廓”,划分了头的前侧、顶侧、底侧。横断面就是切片,是帮助我们理解体积和身体空间的最好方法。透视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常见。

比如四分之三侧面像中两只眼睛的透视,大部分同学都无法正确表达。人的眼睛不是平在脸的正面,而是随着头部的弧度向后弯。所以我们从四分之三的角度看,近眼是正的,远眼是缩短的,鼻骨的高度挡住了内眼角的一部分。

远端的眼睛比近端的小很多。身体的穿插要仔细研究,边线上的穿插对于体量感尤为重要。要仔细找出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穿插的线条或明暗,用前形压后形,产生体量的纵深感。动态与形式的关系确定后,开始画基调。

首先要找出两块,白色和黑色,分别是受光和背光。然后分别对比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找出亚亮级和暗级。反复对比是绘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找形状比较,画色调比较。因为颜色是相对的,黑、白、灰和物体并不完全一样。

而是将物体的黑、白、灰之间的关系进行压缩概括后绘制出来。明与暗,明与亮,暗与暗,各部分的色调只能通过对比来确定。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受光部分的灰度画得太重,把背光部分的反射画得太亮,导致画面凌乱不完整。

这些都是局部观察造成的。总的来说,光接收表面的灰度不比背光部分重,背光表面的反射不比光接收部分亮。还要注意最亮和最暗不在等高线上。因为侧面的形状有一个后翻的面,这个面通常不会被直接照射或反射,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在外轮廓的边缘有一个狭窄的灰色表面。很多教科书都标明,黑暗的交线是最黑暗的地方。其实投影线是最暗的。因为“黑”是相对的,明暗的交汇处通常有一个灰色的面过渡到亮的部分,黑与白之间有一个灰色带;而投影线就是光线与非光线部分直接相切的地方。

黑色和白色一起看起来更暗。好的素描头像离不开细节描写。深入描述直接关系到对解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想要画出好的头像,首先要画出好的头骨。另外要掌握面部表情肌肉的变化和五官的结构。外行人观察一个人,往往会注意五官的细节。

而艺术家考虑的是结构下的头骨,从而处理好五官在头骨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眉毛画成黑线。眉毛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眉毛的拱骨。眉毛以眉弓骨为界分为两段,其起点在眉弓骨之下,因未受光照而较暗。

当它向上突出于额骨的外角时,它逐渐消失在光线中。上下眼睑覆盖眼球,上眼睑的曲线沿着眼球的形状达到最高点,正好在透明角膜的虹膜黑点上方。注意上眼睑在眼球上的投影,尤其是在“黑眼球”上,这是眼睛最黑暗的部分。

注意眼睑的厚度,用交线和投影线表示。眉间是表情的主要部位。云台的下降、上升、收缩、伸展都会引起表情的巨大变化。画鼻子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位,了解鼻子的基本形状。鼻子分为鼻骨和鼻软骨两部分。

在它们的结合处有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鼻部具有两个倾斜侧面,一个前侧面和一个底侧面。鼻孔在底部。画的时候要表现出空间感,而不是扁平的黑洞。注意鼻中隔和鼻翼在鼻孔中的插入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口腔中的容积感很有表现力。浅层和深层肌肉从各个方向都集中在口轮匝肌。

使嘴唇撅起、卷曲、凸出,形成各种独特的面部表情。通常上唇比下唇长,下唇从上唇的眼角向外翻。嘴角也是表情的主要部分。耳朵在头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耳朵的穿插和体量感、空间感被很多人忽略,很容易把耳朵画成平面“交子”。

耳朵的耳轮和耳垂在空间上来回起伏,这种起伏要通过线条的插入来加强。头发的分开困扰着许多人。在画头发的时候,一定要研究头骨,根据头骨的结构来区分光和背光。

对素描的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形体结构的理解。你能看懂多少就看懂多少,然后你就能展示出多少。临摹实物是画不出好的素描头像的。(作者是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

百度百科-人像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