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医学基础知识试题(551)-2020天津医疗卫生
A.兴奋
B.禁止
C.中和
D.解毒
E.没有影响
2.在治疗剂量下,药物本身固有的不良反应有: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遗产效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反应
3.可以用来表达药物安全性的是:
A.最小有效量
B.最大有效量
C.治疗指数
D.半有效量
E.LD50
4.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都是:
A.兴奋剂
B.拮抗剂
C.感光剂
D.减感剂
E.拮抗剂
5.影响药物的身体因素不包括:
A.年龄
B.性别
C.遗传
D.药物相互作用
E.疾病状态
6.不属于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A.容忍
B.抗药性
C.依赖
D.药物戒断症状
E.毒性
参考答案及分析
1.参考答案a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的知识点——药物的基本功能——药理作用。(2)药理作用是改变器官原有的功能水平。功能改善称为兴奋,功能下降称为抑制。比如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呋塞米增加尿量,都是兴奋(一对);阿司匹林解热和吗啡镇痛都是抑制性的(B错)。
2.参考答案a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药物作用的双重性-不良反应的知识点。(2)解毒药物的应用原则:①副作用:也称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效应,多数是轻度的,可预测的(一对)。②毒性反应:指剂量过大或在体内蓄积时的有害反应,一般较严重。③遗留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浓度以下时的残余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早晨出现疲劳和困倦。④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反应的性质与药物的原作用无关,药理拮抗剂无效。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⑤特异反应:少数特定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其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因此用药理拮抗剂治疗可能有效。(BCDE全错,所以选A)。
3.参考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知识——药效与剂量的关系——治疗指数。(2)①能使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如果效应是死亡,则称为半致死剂量。通常,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较大的药物比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相对更安全(C对)。②最小有效剂量(阈值剂量或阈值浓度):刚好能引起作用的最小剂量或最小药物浓度(误差)。③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药物浓度或剂量继续增加,其作用不再增强,这种药理作用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疗效(B-error)。
4.参考答案a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知识点——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剂。(2)①激动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激发受体产生效应。按其内在活性可分为完全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一对)。②拮抗剂: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本身没有作用,但因为占据了受体而拮抗了激动剂的作用,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都是拮抗剂(B错)。
5.参考答案d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知识点——影响药效的因素——机体因素。(2)机体因素包括: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等。②药物因素:药物制剂、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
6.参考答案e .解析:(1)本题考查药理学的知识点——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的变化。(2)①耐受性:指反复给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加大剂量可恢复反应,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②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重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又称耐药性。③依赖性:依赖性是指长期使用后,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的生理或精神上的依赖和需求。生理依赖也叫身体依赖,即患者停药后出现身体戒断症状。精神依赖,即停药后患者仅表现为主要不适,无客观症状和体征。④戒断症状或戒断综合征:患者在长期反复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