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之五:佛山张槎朗边古村寻龙(下)

=上下文来源

现在佛山是个大概念:“佛山市”包括禅城、顺德、高明、三水、南海五个区。当地人所说的“佛山”主要是指禅城区,由张槎、南庄、祖庙、石湾四个街道行政单位组成。

过去的“佛山镇”是指祖庙街一带,以现在的佛山大道为界。佛山大道以前是一条河,这边是佛山镇,对面是张槎镇。

张槎镇以前是农村,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个村子去广州佛山都要经过这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形态,清末民初涌现出一大批富豪。

张槎仍是佛山市禅城区的重要经济成分,张槎针织曾在中国纺织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张槎正在向物联网产业转型,创业园、互联网小镇遍地开花。世人只知道顺德壕多,却不知张槎致富更早。张玮是富二代,但大多务实低调,很少被媒体发现。

这种“梦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识途的老马,我以我的经济文化经验为大家找原因。

=坐标=

时间:2065 438+2008年5月26日

地点: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朗边村

人员:主管梁、文物爱好者关。

行程:蒋氏宗祠-赵氏宗祠。

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去了郎边村。今天运气爆棚,想进的祠堂都开了。

首先,我来到了位于浪莎路的蒋家祠堂。上一集介绍了它的外观,现在来看看里面。因为今天是蒋家各地族人来聚会的日子,所以门口的纱门被拆了,一进门就看到二楼的横梁上挂着“太师”的牌匾。这是因为江孔殷获得了名声,而且因为古代翰林也被称为太史帝,他把他的房子命名为“太史帝”。因为这个典故,江边村的长辈特意做了这个牌匾。

佛山被誉为粤剧发源地,粤剧文化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江孔殷的儿子江枫特别喜欢这种文化。他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寻求建议。后来投资粤剧团,自己当了专业编剧(笔名南海十三郎)。所以江边村的粤剧文化可以说是有着很深的渊源。

恰好全国各地的蒋家后人来到江边聚会,村里的居民对着墙上的资料给远方的人讲故事,还用专门的电视机播放版的连续剧《南海十三郎》。

灰雕是我国古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装饰工艺,又称“灰批”、灰塑,内容多为山水、花草、鸟兽、人物故事等。我们经常在白底古建筑的人字山墙肩上看到抽象的线条,一般称之为“草龙”或“草尾”。屋顶常以灰雕装饰,图中所示为传统的“博古岭”,造型复杂,绘画题材丰富,色彩斑斓。

蒋氏宗祠是2014年的新建筑,所以所有的灰色雕塑都是现代艺术家写的。现代可以使用的可塑材料更多更强,所以三维造型和自然产物的表达更精彩。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这些颜色能坚持多久。以前用的是矿物颜料,和国画用的一样,颜色能保持几十年。现在用的颜料都是化学颜料,一般可以用10年。

上一次,我基本上参观了蒋家所有的祠堂。今天想找列入禅城区历史建筑的赵家祠堂。

我们穿过一条小巷,尽头是一个水池。这里一排三个祠堂,门口看起来很统一,明显是一个宗族的。

说起村里的祠堂,据我所知,已经成为村里发展的一大难题。祠堂在精神意义上很重要,维系着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尤其现在是人文意识再次觉醒的时期,不能轻易动。即使宗祠没有后代,也要经过公投的程序,但宗祠属于混合所有制,统一处理意见极其困难。

现在很多祠堂都是当年有钱人家的祠堂。在动荡的年代,越有钱的人逃得越多,在当地总有一些亲戚。只要有接触,就不可能安定下来。毕竟,吸引海外游客投资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的大方向。想让别人回来投资,就得保全他们的祖传财产,不然会有个坏榜样,以后没人回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叫北寺,就算问了村里的老人也听不懂它的意思。看大门口的对联看祠堂很重要,那里一定有这个姓由来已久的密码。不过赵姓即使在当地也不算大姓,想不出什么名人典故。

墙后藏着一对功名石,是古墓派大师关雄凭借第六感发现的。当我们把水放在石头上,可以隐约看到石头上刻着三个举人的功名利禄。这可能是同一个家族,也可能是亲戚,所以都刻在一起,对后人很有启发。

我继续沿着池塘寻找,接连找到了三个赵石祠堂,但没有一个是我要找的永嗣堂。

在巷子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座草绿色的仿古建筑,材料明显是现代的,形状竟然是五边形。这座祠堂是2006年重建的,周围没有挖池塘的空间,但从门洞来看,推测和北寺不是一个族群。

这不是祠堂,也不是故居。

我不知道它的具体功能是什么。看来我们必须向村民们好好询问一下了。然而路过的村民只是随口一说,让我们更加疑惑。

道教人物供奉在里面,应该是本地人物。被神化后,当地村民集资建了一个道场。由于馆内缺乏介绍,推测昭道是僧人,只有接触中国的事迹后才会被村民供奉。同样,禅城的梁舍人也是民间口碑中的神化人物。

这个祠堂也是近几年重建的,但是旧的部分很明显,石柱上的对联很有智慧。它劝告赵的后代,只要能做农业、工业、商业上的任何生意,都是好儿孙,这显然脱离了封建社会“一切低人一等,唯读书高”的普遍思维框架。

赵并不是一个大姓,即使在佛山,当地人口也不算多。历史上佛山有名有姓的人都不是上朗村的。也许是因为人口少,生产力和竞争力有限,所以老祖宗教导后人,不管以什么为生,做好事,做好人,才是正道。

这个祠堂是专门传承人脉的,墙上有很多字。这个框架中的文字收集了关于当地赵氏家族起源的几种说法。

村里有三个赵家堂号,其中两个可以追溯到近亲,所以门看起来是一样的,而我们刚才看到的北寺是另一个堂,所以看起来不一样。

明大礼堂的墙上,挂着一幅彩画,主题很特别,名为《久别重逢》,似乎是在描述赵太公带着三个弟弟南渡,来到银行投靠叔父的情景。

这块碑上的铭文清楚地显示了明礼堂祠堂第一次修缮的时间,前三次修缮的时间,以及最近一次修缮的时间和过程。

前面的群里,刻的是“韩大洪以暴制暴之计。”

赵萌,南海人(汉代南海很大),汉代负责外交,接待外宾。

中间的一个雕塑表现了赵家谱中的一个故事,意思是赵的祖父原籍河南,来佛山经商。

注意墙檐上用的木管和滴水都是蓝色的。据说这象征着这个家族在古代的身份。蓝色代表商人,绿色代表平民,红色代表官僚。

第三组雕塑,讲述了南宋末年赵石太公路路过“河边”,看中了这片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在这里扎下了根。

离开赵世明礼堂后,终于找到了今天要找的主“燕忆堂”。

这座建筑是规划局名城办在民间普查时,村民自愿申请为历史建筑的,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赵家后祠堂的自豪感。

从对联上可以知道,这个大殿的始祖是朱姬的一个人,来南方投靠他的叔叔。燕子有北飞南回的习性,比喻招北方家庭来扎根。“燕翼”应该是指兄弟齐心协力,南渡创建基业。

涂成红色的金框很显眼,也是第一次见到刻有云纹的斗拱框。诚然,斗拱一般用于宫殿、神社,但民间建筑不能用。这可能是赵家乡圣贤在民国重建祠堂时,骄傲的表情所致。

好像对名城办牌子上的文案不太满意,赵的乡贤自己加的文案。原来这个祠堂原来叫“赵石南庙”,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一对南北庙。

赵石南祠1920被龙卷风摧毁,1933重建,采用新加坡归侨设计方案。2006年,赵家再次筹钱重建。

这座祠堂正面的瓦檐左右各有一只陶瓷瑞兽。不知道是不是龙族九子之一。右边吉祥兽脚下的基座上,有“吉祥”二字,左边自然是“成宝”。寺内庭院四角挂有铜钟。铃铛上好像有字,但无法辨认。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任务,参观了村里的两栋历史建筑。据说村里有两个重要的民俗场所,即“荔枝基地”和“车公庙”,每年夏朗村都会举行车公诞活动。

在与赵石祠堂里的老人聊天中,我了解到当地人过去以经商为主,工业为辅,清末民初出现了一批富人。这和蒋家的情况差不多,说明张槎地区有重大机遇,被那些有积累的家族抓住了。

佛山镇自古以来就有四通八达的水路网络,但张槎与三江相连,自然成为交通枢纽。张槎人得益于天然的物流线,上过学,学过读写算的人,因为商业的大发展,被吸收进了商业。

那些家庭里的剩余劳动力,比如没有继承家业的儿子们,因地制宜地做起了餐饮服务和出差,逐渐打出了张槎饮食的招牌。那些去广州、佛山做生意的商人记住了张槎的味道,为张槎人创造了进城开店的机会。短短几十年,张槎人几乎统一了南番顺地区的餐饮界。“食在广州”说了近百年,却很少有人知道“广州味”其实起源于张槎。

我记得纺织业是英美资本主义工业萌芽后最先起飞的行业。由于时代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服装发生了变化,全世界对服装消费有巨大的需求。

1873年,西樵人陈启元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先是西樵,再是张槎,从纺织业的风口起飞,与世界经济接轨。一百年后,张槎仍是纺织、印染、布料重镇。无数的乡镇企业在这里诞生,在改革开放时期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神话。

事实上,近年来,张槎的发展趋势大不如前。纺织行业竞争激烈,出口增速放缓,江浙地区同行转型快速抢占市场,让佛山西樵和张槎压力都很大。

如今,张槎仍有交通网络优势。浪莎路在村子前面。前年开通的禅西大道连接季华路大动脉,正在建设的地铁也将惠及张槎。在这26平方公里内,几年间数十个创业园、产业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充分体现了张槎与互联网时代融合,进入物联网时代的雄心壮志。张槎人已经很富裕,有着传世的工商业传统,将来很有可能后来居上。

但作为一个吃货,还是希望张槎人发扬传统,重现沙县奇迹,重建美食王国。

=附言

花了两个星期才完成对长边龙的搜索,耗时之长出乎意料。领导给我的权限太大了,让我很累。回来的路上,我还完成了宝颜图书馆的游览,这一季度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如前所述,我还有寻找鲁的人文的想法,但我在了解了现场的情况后就不再提了。一个家族在当地兴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风气、风水、奖励机制、土地资源、地域特点等等,但其衰落的原因往往是一样的。

我去过张槎街道的李安堂、大富、村头等村级单位,但没有做过深入的实地采集,以后有机会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