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儿童普通话能力的研究方案

一、选题的提出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关注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共同趋势。立足幼儿园、教师和教学实际,计划以集体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听、说、评、听课力度,为提高新教师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能力做出积极尝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努力解释和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时期也是人们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将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幼儿园教师探索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主体的定义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小组活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培养幼儿大胆、大声说话,指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并不刻意追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致性,而是认同个体语言能力的客观差异,力求不同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幼儿从思考到说话。

第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在社会环境中重新思考儿童语言教育,并吸收当代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发起了一场“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语言”运动蔓延到国际学前教育界。在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与国际学前教育接轨的时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和“用多种方式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等。以上题目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着眼于幼儿良好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器官逐渐成熟,具备了正确发出所有声音的条件。幼儿时期是人们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选择这个题目,注重关键期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儿童语言发展的优势。

(2)整体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理论倡导开放式语言教学,将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儿童的合作学习过程,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整体的、自然的。它是综合的、开放的、平等的;这是创造性的学习。因此,我们会通过师幼互动、子幼互动等形式,为孩子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以及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龄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师抓住最近的发展区,可以加速儿童语言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不同发展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有响应式的材料和指导策略,通过相互学习和过程性评价,支持和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4)大纲中语言领域的“内容和要求”。其中提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自由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老师和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熟悉、理解和说普通话。《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绪、思维、社会参与水平、沟通能力、知识和经验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教育应渗透到一切活动中。

五、研究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日常生活活动、小组活动、游戏活动为切入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培养幼儿围绕主题敢于大胆、大声、连贯地说话,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思维能力。

2.探索适合本幼儿园幼儿实际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目前教学活动中零散、不系统的教育现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师语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第六,研究的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