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实验
为了解释这一阶段儿童操作的逻辑模式,也为了了解和确定正式操作的阶段和这一阶段的平均年龄范围,皮亚杰和他的学校成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或测试题(皮亚杰的作业),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实验者将两杯等量液体中的一杯倒入儿童面前的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中,让儿童说出此时哪个杯子的液体更多。孩子意识不到液体是守恒的,所以倾向于回答高杯里的液体更多。孩子们只注意到高脚杯里的液体更高,却没有注意到高脚杯更薄。皮亚杰把这种思维称为“我向着自己思考”或“自我中心”。也就是孩子认为别人的思维和操作方法应该和自己的思维完全一致。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皮亚杰和英国盖尔代特(在赫尔德&;皮亚杰,1958))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考察儿童在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的归纳推理能力。不同长度的绳子固定在一根横梁上,绳子末端可以绑上不同重量的重物。实验者向受试者展示如何让钟摆摆动(拉紧拴有重物的摆绳并将其举至一定高度,然后放下)。被试的任务是通过考察与摆的摆动有关的四个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的高度、推摆绳的力和摆绳的长度),确定是哪个因素决定了摆的摆动速度(每个因素都有不同的等级:比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等级,重物的重量有四个等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