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同学吗?

分享高三学姐考研人大新闻学高分经验(二战考研复习意见和建议)

一、二战考研的一个故事

我的考研成绩:政治72,英语79,专业1 121,专业2 112,总分384。虽然我很高兴得到这个结果,但是我也会想起我二战考研的难过。

刚进人大的时候初试成绩351,与复试差一分。我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八个月的复习期,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回宿舍。我不是每天第一个进自习室,而是几乎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门卫还记得我。每天都去学习,周末也不想休息。所以,我对自己的努力问心无愧。但是我为什么会失败呢?

考研是一件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不仅仅是努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本科学校的教学水平,学习的基本功,当年的招生情况,考研现场的表现,出题人有没有变化,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都有可能导致一个没有被录取的结果。但在这些因素中,只有自己的努力是可控的,其他的是无力改变的。我很喜欢这句话:“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分辨差异。”所以,对于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我们不能想太多。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把自己努力的因素最大化,这样才能尽量少犯错误,离成功更近一步。

我对NPC新闻的向往并没有因为考研失败而破灭。从中吸取教训后,我选择再来一年。二战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原因有三。第一,压力更大。一直被“二战考不上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着。我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我失去了并肩作战的伙伴,也失去了很多热情的鼓励。第二,接触不到新事物的空虚感。一旦选择了二战,就要立刻让自己进入准备考研的状态,开始早起占座,熬夜背诵,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拿出真题反复做。与考研无关的东西会逐渐与我隔绝,考研世界剩下的只有英语、政治、专业课。第三种是看到熟悉的东西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产生的失落和悔恨。因为是二战,所以看的书都是看过的书,做过的题都是做过的题。我们以为会看到一些新的想法,有更多的见解,但实际上很少有新的东西。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在重复过去一年所做的事情,复习已经记住和忘记的知识。所以,我真的不推荐任何人去二战,浪费很多时间,结果也极不确定。然而,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不考研,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学历,永远被自己喜欢的工作拒绝,心里会留下遗憾。所以,任何选择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内心呼唤的声音才是指引你的方向。

第二,两年战斗积累的经验

1.内心要坚定。

考研是一条艰辛的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被各种困难吓倒,更不要被一些谣言迷惑。人大的录取比例是多少?今年报考保研的人数又增加了!招生有黑幕吗?不要被这些问题困扰。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在乎苦与难。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不接触到这些信息,但我希望你能走向内心的宁静,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不要害怕前方的困难。只要你一直走下去,不要放弃,每个人都是赢家。

2.早点复习。

我觉得对于考过名校的小伙伴,尤其是本科背景和名校差别很大的同学,或者考上了的同学,尽早开始复习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提前并不是建议你从大二开始复习,而是希望你能把复习时间定在8-10个月。因为人大的参考书有近30本,第一遍要看2个月。第二轮边看边记笔记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用来背诵和做真题。这加起来正好是八个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很多任务在实际执行中会打折扣,所以充足的准备时间可以让自己有条不紊的复习,但是时间紧了很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局面。最沮丧的是,“我后天要考试,还没开始复习。你能给我发一份你笔记的电子版吗?”我会给你钱。"

3、没有最辛苦,只有更辛苦。

有些同学喜欢听“一个月复习考XX学校”“英语阅读猜题技巧”“帮你考试”的分享,好像别人的成功可以轻易复制。我不否认有轻松成功的例子。他们有自己成功的理由,但我想说,别人的轻松成功不是你偷懒的理由。与其听这些经验,不如踏踏实实做一套题,背一个名词解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此刻正在努力。所以我一直愿意相信天道酬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问心无愧。如果你真的对复习没有信心,可以去听听天道考研网校的课程,是我一个研究的朋友在二战时报的,然后和我分享了一些经验教训,现在还是有些用的。

三、具体的复习方法

一、新闻学:

陈利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是一本入门书,通俗易懂,趣味性强。能写出这样的理论书,真的很不容易。这本书虽然很基础,但是很重要。我每两年读七遍。这本书的题每年都会超过20分。

杨保军老师的《新闻学理论教程》是补充书目,要认真阅读,把“十讲”中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多关注热点,多看老师的论文。不要边看边看热闹,而是要思考一个热点事件可以用什么理论来回答,多关注老师论文里的新研究。毕竟教材的内容跟不上现实环境的变化。

b、沟通:

我觉得沟通是一门相对比较难的学科。我们应该读一读郭的《传播学教程》、的《传播学大纲》和的《范式与学派》。过去学术界主要研究实证学派,考试也以实证学派为主。但近年来,学术界加大了对批判学派和技术控制学派的研究,相应的考试重点也在向这两个学派倾斜。一门传播课程在全世界所向披靡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所以要加强对批判派和技控派的学习,做到有备无患。

C.中新历史:

研究中新历史有两点:第一,要形成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首先要记住有哪些时间段,然后记住每个时间段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事情的顺序一定不能错,形成一个框架有助于我们背诵。

二是从历史观的角度思考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意义。所谓历史观,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的看法或见解。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来理解新闻史实。总的来说,我们在谈报刊史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谈这份报纸对革命有没有帮助。

d、外国新史学:

我觉得外国新史的复习是所有科目中最简单的。大国(英、美、法、俄)的复习要全面。小国的内容只应记录在重点报纸、通讯社和新闻事件中,特别偏颇的内容不予检验。考试中外国历史所占比重比较小,复习时要注意轻重缓急,背重点内容就能应付考试。

说到背诵,我想说几句。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背完就忘的郁闷状态。请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能力。第一次背诵很痛苦,但不能因为痛苦而放弃。第二遍背诵自然会快。所谓熟能生巧。中新两国历史和外国历史的知识点多而琐碎,容易产生厌恶感,但这部分内容也没那么有思想性,你只要努力背就行了。相信你多背几遍,一定会背出来的。

E.媒体经济学:

以于国铭老师的《传媒经济学教程》为主,辅以于国铭老师近一两年的论文。虽然于国铭先生即将离开人大,但他并没有独自撰写《传媒经济学教程》。其他老师还在人大,所以这本书不能排除在书单之外。传媒经济学是相对应用型的,应该多关注传媒领域的热点。考试中纯理论很少,大部分是结合热点的题。这部分需要你的广泛积累和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有原创的想法怎么办?就是多读传媒经济领域的新论文,把大牛老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内化大牛学者的话,结合一些答题技巧,来应对这部分的考察。

公共课,英语多做真题,政治多做选择题,背一些大题。

进人大新闻对我来说是一条艰难的路。途中的悲伤已成往事,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人生的财富。希望我们都能有梦想,并为之努力。路越难走,挑战越大,对吧?你的勇气和坚韧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风景,你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感悟。愿那些执着追求梦想的人,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热泪盈眶。朋友们,加油。